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质量管理的实用方法
2012-01-27杨敢邱福文吴应堂
杨敢,邱福文,吴应堂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质量管理的实用方法
杨敢,邱福文,吴应堂
对现场监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按照监测方案阶段,监测准备阶段,现场监测阶段,监测结束阶段,等现场监测的基本过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方法。
监测;现场;质量管理;方法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各级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第四条指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据研究表明,对于整个环境监测全过程而言,当采样误差大于分析误差的3倍时,降低分析误差就失去了意义,可见采样过程对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1],所以要获得准确可信的监测数据,多方面、多渠道的现场监测质量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针对环境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已经有许多的文章讨论,但是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现场管理中应该引起重视和注意的地方,对使用什么手段来达到质量目标,则没有提出多少实用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方法,以供探讨及应用。
1 监测方案阶段
1.1 监测方案流程化
对现场监测方案的编写实行流程化管理,按照明确监测目的,选择项目负责人,监测方案编写,质量控制方案,方案审核等过程,编写详细的工作流程,明确具体步骤的负责人及责任。
1.2 明确的监测目标
尽可能详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建立监测任务清单,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来源、联系人、主要内容、要求完成时间、项目负责人、监测目标说明。
1.3 合适的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应当熟悉相关标准、规范及国家政策,熟练掌握所监测领域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富有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当的权威,做到秉公办事不怕得罪人,并且容易沟通能够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对项目负责人的技术职称和工作经历、资历做出相关规定,最好达到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中质量监督员的标准[2]。
1.4 监测方案编写
建立不同监测任务的方案编写要求,做到方案内容无遗漏,使用标准无错误,明确需要收集的现场资料,建立应收集资料表,通过查找资料、现场踏勘收集编写方案所需资料。
完整的监测方案能消除采样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完整的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的内容、标准、点位、频次、采样设备、样品保存运输、现场应填写资料及监督管理方法。建立监测方案模版,在每一次监测方案编写中应按照模版,逐条编写落实。
1.5 质量控制方案
质量控制方案属于监测方案的一部分,建立质量控制方案编写指导书,按照指导书要求进行编写,明确空白样、平行样、质控样、现场质量监督员等质量控制方法,还可确定一些现场定位标志,要求监测中提供到达定位标志的依据。
1.6 方案审核
监测方案的技术性较强,应该经过技术主管批准,复杂、重要的监测方案甚至须组织技术委员会或上级专家审议,审议监测方案是技术管理层的重要职责之一[2]。编写方案审核大纲,审核监测目标、编写流程、使用标准、监测内容、监测点位及频次、质量控制等是否正确与完整,确保监测方案对监测过程的指导作用。
2 监测准备阶段
2.1 熟悉监测任务
充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清楚监测点位布设及周围情况,熟悉工况核查方法、采样方法、样品保存要求以及有关现场测定技术,做好人员分工和安全保证措施等工作[3]。保证现场监测时不会因为,目标不明确,方法不熟悉,而出现监测误差。
2.2 加强监测人员培训
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4]。加强监测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克服懒惰思想,使每个监测人员真正认识到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对《环境监测人员行为规范》的遵守。监测前培训,以现场监测理论、实际操作、仪器基本原理、维护和使用方法为主。
2.3 合格的采样器材
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安排专人与仪器保管员进行仪器领用检查,清点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查验检定校准资料,对仪器设备性能进行检查试用。
使用合格的监测材料及试剂,识别对监测质量有影响的重要耗品,建立供应商名录及档案,按技术要求进行供应品质量验收[5],现场使用时登记验收编号。
2.4 合适的现场监督人员
完善质量监督员制度,任命合适的现场监督员,细化质量监督岗位职责,填写质量控制表[6],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的主观能动性,在严格执行监测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现场监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2.5 建立监测出门清单
为避免监测准备时出现遗漏,影响现场监测的连续性,及可能使未经检验物品进入监测现场,造成监测质量失控,建立监测出门清单,列出不同监测类型现场所需物品。
3 现场监测阶段
3.1 现场情况检查
到达监测现场后不应立即开展监测,而是要先观察监测现场环境,充分调查周边环境,污染源生产工艺;检查企业生产和环保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填写现场环境调查表,污染源生产及排污情况检查表。确定现场环境是否会对监测产生影响,当现场条件达到要求时才能开始监测。
3.2 规范监测操作
在监测中不规范操作主要表现在:不考虑现场实际情况,未到达规定监测位置,随意改变监测时间,样品数量不足,操作程序不正确,仪器使用不规范,监测异常不处理。
要求现场监测人员,认真填写周边环境调查表,污染源生产情况调查表,标注监测地图。通过查找历史资料,查看现场数据,现场观察,询问当事人,进行计算和分析,多方面判断现场实际情况。
知道监测点位经纬度时,可通过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存储设备、照相机、实时位置短信进行定位;无明确经纬度时,可通过特征目标照相比对,布设点位签到设备来确定到达监测位置;对于布设垂线、开口位置、取样深度等监测具体位置,则主要靠现场监督人员、照片和录像来进行质量控制。
制定监测仪器现场使用、维护、校准制度,科学使用、维护仪器,加强仪器正确操作学习,避免不规范的使用仪器。
监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加以重视,充分了解、分析是否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经批准后及时调整,并在采样记录中加以注明。
对于随意改变监测时间,样品数量不足,操作程序不正确等不规范监测,除了通过照片、录像及查看监测记录,则主要通过加强现场监督来进行管理。
3.3 加强现场监督
在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充分认识并重视在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编制现场监测质量监督检查表,采取的表格化操作方式提高了质量监督员的工作效率,使得整个工作程序化、规范化[6]。
3.4 记录详实完整
采样记录是复现现场监测情景的一个重要途径,保证监测原始记录的完整是现场环境监测人员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设计不同的采样表格,全面、准确、详细的记录采样状况,可要求现场监测人员随时拍摄现场的采样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现场及周围环境状况等一些影响现场采样分析的重要场景,作为附件一并提交[7]。
3.5 使用特殊设备
使用特殊设备和技术,能保证监测结果更准确,避免不规范的监测操作。
例如:安装临时的连续监控设备,可以避免监测时企业作弊行为的发生;卫星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使监测人员更准确的到达规定位置;借助延伸杆和延伸电缆,能使声级计在监测时位置更准确。
4 现场监测结束阶段
4.1 收集现场监测结果
认真填写现场监测说明收集现场监测资料,还原真实的监测现场,监测设备具有打印功能的,必须输出打印记录;拥有数据接口的,用电脑采集数据。
4.2 样品及资料收集检查
在样品保存、运输等环节建立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收样人负责对样品状态、现场监测结果及现场采样记录进行检查,样品实际状态与记录不一致,采样记录信息不全时,收样人不得接收样品。
4.3 现场监测结束评估
检查现场监测是否完成,监测内容是否正确,样品、资料是否完整,是否达到质量控制目标,填写监测任务与完成比对表,评估能否结束现场监测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现场工作中的问题,在离开现场之前进行弥补。
4.4 监测完成总结
编写现场监测完成总结,从监测方案,监测准备工作,到达监测现场,现场监测取样,样品及资料收集与交接等与现场监测相关的各项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现场监测过程的经验与不足,找出监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参考资料:
[1]刘蔚。初探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1,(3月刊):11-12。
[2]郭晓茆。加强监测方案管理,提高监测科学性[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4):4-6。
[3]郑瑜,王东霞,隋小娜。环境监测现场监测中的质量管理[J]。北方环境,2010,22(2):100-101。
[4]彭刚华,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2):46-48。
[5]唐雅萍,张丹宁。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可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4):1-5。
[6]高兰兰。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3):35-37。
[7]黄小蕾。论环境监测现场监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J]。北方环境,2011,23(9):173。
X83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