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消防部队经费使用效益的几点思考

2012-01-27刘志强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效益部队

●刘志强

(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财务处,山东济南 250102)

近年来,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在保障部队重大任务中经受住了多次考验,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部队经费在总量上每年都有新的增长,在面临复杂环境的情况下攻坚克难,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破解了许许多多瓶颈问题,为完成以灭火执勤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消防部队的需求,经费的供需矛盾仍是消防部队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矛盾的解决,一是靠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推进经费大幅度增长;二是要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条例》要求,科学决策、依法管理、合理使用经费,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如何充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决策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根本

决策过程科学化,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理财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保证理财决策行为的正确性。作为最高决策层的党委,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财经问题,增强理性思维能力,用辩证思维分析经费决策形势,研究对策措施,确保决策科学合理,促进经费总体使用效益的提高。一是要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智慧,民主决策,科学理财。把部队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避免“重短期,轻长期,重表象,轻实效,重局部,轻整体,重静态,轻动态”现象,对年初预算、基本建设投资、大型设备采购等重大经费开支项目应当充分论证、严格审查、根据项目的有用性、合理性,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确保决策的科学性,避免投资效能差、重复投资的现象。二是严格预算审批。预算既要体现政治账,也要算好经济账,既要重视短期效益,也不能忽视长期发展目标,既要审核预算编制表面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也要对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科学的分析,党委对部门的年度计划要结合财力、物力的可能和各项事业任务的重要性,对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确定项目经费的分配情况,预算安排,既要立足当前,注重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要放眼长远,注重发展的后劲,提高消防部队建设的全面效益。三是要权责分明。把理财决策和领导班子的政绩挂钩,对决策失误、把关不严,给部队造成经济损失,影响部队发展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激励党委科学决策。各级党委严格按照统一领导,按级负责,分工管理,财务归口的党委集体领导下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党委要紧紧围绕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部队战斗力提升和部队持续发展的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经费重点投向部队建设中的急需项目上。要按照“一保执勤灭火及抢险救援,二保平时生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优化财力配置,统筹规划好财力资源,科学决策,着重解决好消防部队建设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严格经费开支审批程序,确保党委集体理财制度落到实处,维护集体理财的严肃性。

二、依法管理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2011年3月28日,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条例》,该《条例》是新时期财务工作的基本法规和基本依据。作为职能的财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条例》是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的首要任务,财务人员要把遵守《条例》变为自觉行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身作则,始终坚持统一领导、按级负责,分工管理、财务归口的原则,大力倡导科学理财、依法管财、节约用财。

(一)加强制度建设

各级党委必须把财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条例》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加强财务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加强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依制度规范管理,促进工作,为维护财经活动秩序提供制度保障,做到依法理财,并对其任期和职责范围内的财经决策事项、财力保障绩效和经费安全纳入党委理财范围,把审议预算方案、预算执行情况、大项经费开支、大项资产处置和资产统计分析报告等重大财经事项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明晰财务管理工作责任

依据《条例》赋予的责任,总队机关事业各部门及支队(大队)各部门要进一步明晰财务工作职责,坚持“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则,各行其责,严把预算编制与执行关,科学定标定额编报,提出合理、科学的资金预算需求,确保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三)严格按《条例》赋予的责任管好财、用好财

一是在经费分配上,要准确把握财力需求,运用信息分析技术,准确测算论证各方面的财力需求,确定保障重点和优先顺序,减少盲目性,做到总量控制,统筹兼顾;通过对部队财力资源需求信息的精确掌握、精确分配和精确运用,使经费保障适时、适事、适量,确保部队建设和以执勤灭火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二是在经费使用上,压缩开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彻底解决公共消费效益不高的问题;对于办公消耗的低值易耗品,采用“统一购置、分工管理、层层负责、节约使用”的原则,通过行政开支管理制度,严格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领用,大力压缩行政性消耗开支,把经费主要用于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的各项活动上,满足灭火执勤、抢险救援部队建设的经费需要。三是在标准制度执行上,财务部门要严格按预算计划和法规标准控制开支,对计划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的经济合理性、经费投入与产出、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比较,量化经费使用绩效考评,提高经费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有限的财力转化为最大的保障力;按照财务工作规律特点和经费管理使用的基本流程,对预算管理、经费供应、支出管理、资产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监督和相关业务建设等进行规范管理。

(四)坚决执行《条例》设置的禁止性条款

培养机关和部队树立供管结合、钱物并重、成本效益的思想观念,依法管财、节约用财,严格经费使用审批、资金安全管理、预算外经费收缴、资产处置、会计核算、财务内部控制等制度的落实,特别是要从严控制会议、集训、公务接待、差旅、办公设备购置与维修、办公杂支等行政消耗性支出,贯彻国家和军队关于厉行节约工作的政策要求。财务部门作为党委理财的参谋助手,一定要为党委理财积极出谋划策,确保党委决策科学、合理,经费使用适时、适量、适地。

三、齐抓共管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关键

各部门在经费开支的第一线,要科学用好各项经费,严格标准制度的执行,确保经费使用及时、高效。财务、审计等部门应随时通过各系统反馈的信息了解资金投向、投量,准确、全面地掌握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经费使用发挥的经济效益,避免超预算或无预算的财务支出事项发生,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实施预算执行控制,防止铺张浪费。对专项经费进行逐项跟踪监督,确保经费拨付到末端、用在既定的项目上。一是各业务部门要明确财经工作的管理目标和相应责任,把责任细化量化到主管领导、具体岗位和承办人,达到履行职责有规范、检查考评有标准、追究责任有依据的目标,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标准管理问责机制。二是规范经费支出审批,坚持先审核后审批,防止越权审批、一事多批、化整为零等现象,杜绝未经审计办理工程结算、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用虚假发票报销等问题。三是广大官兵要树立敬业精神,精打细算,准确掌握标准规定、准确领会上级意图、准确把握大局、规律,秉公办事、认真工作,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切实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形成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整体合力,使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四、着力推进财务队伍建设,夯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基础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基础,要用科学发展的方法完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部队持续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着重培养财务管理能力、科学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财务管理人员成为政治素质高、军事素质硬、业务素质精、科技素质强的专业人才。同时,注重人才结构,培养年龄层次不同、职务层次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的财务管理队伍,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确保部队财务工作的连续性。首先,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从年龄、学历、专业、岗位需求选配人才,确保人才资源科学合理使用,使财务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持续性;其次,加强政治业务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抓手,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及时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积极开展谈心活动,了解掌握财务人员的思想情绪和实际问题,增强凝聚力,引导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奉献精神,确保队伍政治合格。结合工作实际适时举办短期培训班、聘请相关专家同行,对法律、法规、会计准则、《财务条例》、职业道德、财经纪律等方面进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一定范围的业务交流会,探讨工作方法及问题,相互学习经验,开阔视野,从而推动财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还要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岗位需要适时调整财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培养财务人员的多岗位工作能力,铸就一支思想、业务过硬,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的高素质财务管理队伍,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效益部队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老部队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