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改实践
——面向非精算专业

2012-01-27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0期
关键词:实务案例教学法

林 枫

浙江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系,杭州 310018

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改实践
——面向非精算专业

林 枫

浙江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系,杭州 310018

基于我国精算人才结构的现状和精算应用的广泛性,系统地思考了保险精算课程在非精算专业中的定位。围绕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方法上,把案例教学法与虚拟现实相结合,创新了虚拟实务教学法,并展示了一个实施效果较好的虚拟实务创意,为同质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本课程的案例设计提供参考。

保险精算;非精算专业;课程目标;教学方法

引言

保险精算学是以数学、统计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的理论与方法,处理保险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定价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从发达国家精算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精算已不再局限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领域,在金融投资、咨询等众多与风险相关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只要有风险就有精算的用武之地,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风险。

根据保险精算师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共有精算师198人(其中非寿险方向22人)、准精算师1281人(其中非寿险方向104人)。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以及保费收入的增加,对精算师的需求将越来越大,预计未来10年内专业精算师的需求量将攀升至5000人,精算人才存在很大“缺口”[1]。与此同时,在“精算师收入高,人才缺”的信号指引下,近十多年来全国各高校和地方院校积极新建精算专业或精算方向,扩大招生导致供给数量飙升,我国精算专业学生日渐饱和。

因此,保险精算课程在非精算专业中如何定位,如何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挥课程的最大魅力和作用,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1 课程目标

精算教育归口多样化,主要分布在统计学专业(如人大、华东师大、中国科大等)、应用数学专业(如复旦、北大等)和金融保险系(如南开、中财等)等[2]。由于所属的专业不同,授课的内容也有差异。鉴于此种现状,应明确适合学生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目标,使精算学习成为一种长期起作用的且受益终身的学习过程。

1.1 传授知识

任何一门课程的基本目标都是“传授知识”,它是更高层次目标的基础。但对保险精算学这样的高度综合性学科而言,传授知识并不像别的科目那样单一,需在授课内容的适度调整上特别注意专业特点,构建清晰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课内外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提炼和补充,以弥补专业授课内容的欠缺。

1.2 培养技能

在精算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算技能,它是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所在。精算技能的培养,就是要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加深对精算问题的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精算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更要侧重培养学生对精算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具体包括有形的数据处理、文字表达、沟通等,以及无形的做事负责、系统、严谨、有章法等[3]。

1.3 提升素养

发挥专业所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算素养。在精算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精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注意对其研究能力进行一定的开发。比如,部分数学类专业学生拥有有效的理论学习方法和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而部分经济类专业学生拥有宽广的经济视野和过人的经济分析能力,都为其研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无论对提高后续毕业论文的质量,还是对学生将来的深造或择业,都大有益处。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选课之初对精算一无所知,却对精算师职业有着强烈的向往。虽然精算师考试是成为精算师的重要环节,但是它不应是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课程本身来讲,它是一门终端学科,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打好基础,就是为学生的进一步择业留有余地,考试应该是业余的个人行为。

2 教学方法与课程目标

在教育部提出的“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4]的精神指导下,“培养技能”应是面向非精算专业的保险精算课程的核心目标,但非精算专业的实践受到行业合作限制,因此,我们根据保险精算课程特点,在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虚拟实践教学法,提出了新的虚拟实务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虚拟实务教学必须务实,我们要让非精算专业的学生意识到:精算可以成为一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有用的生活技能,而不只服务于特定行业。

2.1 虚拟实务教学法

虚拟实务教学法是在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而得的依托于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场景,由不同的角色(一个角色可以是单个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团队)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一系列相关案例的调研、讨论、研究、计算、分析、决策和再讨论等环节,可以理解为是带角色的大型综合案例教学。

2.2 虚拟实务教学法的实施

虚拟实务教学法的实施有几个重要环节:

1)选题。选题应把握时代脉搏,需凭借授课教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和透析能力,选择操作性强且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题目。

2)设计。包括设计场景、角色和成套案例。在这里,案例的设计尤为重要,既要提炼社会热点问题中的精算问题,又要结合课程内容,明确考查目标,难易适中;角色的设计主要考虑从哪几个角度思考问题。

3)布置。教师清楚阐述虚拟实务教学活动内容,分配角色,给不同角色布置不同内容的同类任务,要注意学生工作量和工作内容的均衡。布置的任务应分为调研任务和分析任务两类,调研任务希望学生对本次虚拟实务教学活动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以及搜集一手材料和数据;分析任务又分为目标任务和分步任务两种,目标任务让学生明确目标,发挥想象,而分步任务则是提供思路,引导学生逐步达成目标。

4)组队。一般要求若干名学生组成一队,充当场景中的某个角色。需要同组的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讨论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具有领导才能的一位同学将被推选为组长,负责给组员安排具体任务和汇总材料等。

5)课外。调研任务和分析任务应在课外完成。为了得到真实数据和相关政策条例或行业惯例,学生应首先做好调研工作。调研工作由组长根据本组获取的调研任务组织队员在课外分散完成;根据调研结果,在组长的领导下,全组队员同心协力讨论分析任务所涉及的精算方法和精算模型,运用计算软件得到精算结果,进而得到分析结论,最终完成书面分析报告和演讲报告。整个课外过程一般安排一周时间。

6)课内。课堂简单布置场景,各组分饰角色,不同的角色派代表展示调研成果和分析计算结果,此为第一轮展示。因为这些结果可能存在错误,所以需要老师或同学们在讨论中进行指正或给出新的建议,此为第二轮修正。修正好的结果将成为某些角色的决策依据,因此需要第三轮的决策分析。此间,需由教师把握各环节的衔接。最后由教师组织进行启发式的再讨论和总结。

7)延伸。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未尽兴之处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延续讨论和推广。

2.3 虚拟实务教学案例创意展示

在生存年金教学内容完成后,可以围绕“养老”这一热点展开虚拟实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调研和计算分析,了解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方法、重要因素对养老金领取额的影响、新型“以房养老”模式产品的定价方法等,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国家的养老困境和缓解措施,以及人与房子的这一辈子。

角色设置:社会保障机构、商业金融保险机构、有房老年人。

公共调研任务(了解选题背景):1、我国的老龄化现状和权威预测结果;2、我国的现行养老模式;3、我国最新的基本养老保障政策;4、什么是“以房养老”;5、具体案例分析中需要用到的真实数据(各种利率、平均工资及工资增长率、生存及死亡概率、平均二手房房价、人均消费价格等)。

分组分析任务(这里只给出目标任务):“社会保障机构”角色的任务是测算不同个体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月给付额,分析记账利率、退休年龄、参保年龄等因素对养老金月给付额的影响;“商业金融保险机构”角色的任务是测算不同个体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养老金月给付额,分析年龄、利率、房价波动等因素对给付额的影响;“有房老年人”角色的任务是在特定假设(年龄、性别、参保情况)下,分别测算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加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两种情形下所能获得的养老金月给付额,分析其老年生活质量。

深入讨论问题:养老金月给付额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推迟退休年龄在养老金给付额的精算结果上有什么影响?能否缓解我国的养老保障压力?为什么?开发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是否有助于缓解我国的养老保障压力?思考人与房子的这一辈子。

建议:多个虚拟实务教学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层次关系。比如,利息理论部分安排的住房抵押贷款案例可以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结合思考,生命表部分安排的人口预测案例可以和“老龄化”背景结合思考等。在讨论时多引导学生产生知识关联。

2.4 虚拟实务教学法的优势

虚拟实务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与虚拟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既保留了案例教学客观真实性、较强综合性、深刻启发性、学生主体性、能力培养效果好的优点和虚拟实践教学仿真、成本低的优点,又在案例教学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多视角、贯穿性理解,一次教学多重收益;在虚拟实践教学基础上降低了对实施环境的要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能动性。因此,它相对于案例教学法更综合、更系统、更全面、更有实践特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相对于虚拟实践教学法在理论上更深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虚拟实务教学法是立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形体现,它充分发挥了混合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同时有助于混合教学模式落到实处。

虚拟实务教学法使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政府决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精算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它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和演讲表达能力,甚至营销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 结语

本文考虑到我国精算人才的现状和培养对象的专业特色,从宏观到具体分别对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做了较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及研究,分享了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改经验。随着教改实践的深入,本课程选课人数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开始选择出国深造精算学或从事保险精算行业,指导的本科学生精算小论文已有数篇在国内正式刊物上发表。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们的生活。

[1]中国保险报.精算专业学生渐饱和高端人才仍缺[EBOL],2012-06-18

http://124.42.43.7/zgbxb/html/2012-06/18/ node_2.htm

[2]李保东,蒋青松.困扰地方院校开展精算教育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06): 274-275

[3]吴岚.中国高等学校精算教育的现状和关注的问题[J].精算通讯,2003,4(2):19-23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1)4号.

G642.0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0.138

猜你喜欢

实务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