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研究

2012-01-27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刘 毅

1.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2.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学院物理系 253023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研究

刘 毅1,2

1.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2.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学院物理系 253023

近年来社会开始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文章从认识、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和高等教育本身三方面分析了就业难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包括毕业生本人共同解决的相应对策思路。

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妥善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摆在各高校乃至社会面前的突出问题。首先各大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从而出现了现在就业指导的对象、内容、形式和人员配备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其次,高校设置的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设置趋于集中化、同化,因此就会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第三,重理论轻实践,这与当前就业形势不符,也就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1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

1.1 认识有误区

1 )高校扩招惹祸。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由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再增68万,达到280万人,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不容乐观。因此,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把这种现象的发生归结于扩招!

2 )大学毕业必然是“高材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大高校开始慢慢摒弃十几年前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然而,广大家长和学生一时适应不了大众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十几年前,认为只要大学生走出校门,就一定会有用人单位排队录用。而毕业生的功利性太强,过分的追求面子、位子、票子、车子、房子,盲目攀比,缺少对自身的定位,忽略了自己所能与社会所需的关系。这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3 )毕业生对“选择”和“被选择”的理解还不够充分。高校中的大学生过于被保护,实践能力几乎为零,更没有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用人单位的真正所需。而现在的就业选择是双向的,而不单单是像往常一样等着被分配。毕业生一旦迈出校门找工作,难免会迷茫,无法真正从思想上付诸行动,从而出现态度不端正、不积极等现象。

4 )“高不成、低不就”现象较为严重,“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意识不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思想观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中的集中反映,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观上的偏差,正是这些的反映。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更多是关注自我,把物质的多少作为衡量职业价值、个人价值的标准。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就业竞争力不强,而对自身认识又不准确,只注重短期目标而很难把眼光放的更远。

1.2 社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问题一年比一年严峻。而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机构改革,就业市场吸纳能力大幅度下降,与毕业生人数成反比例。因此,失业也就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

2 推动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2.1 高校应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应从每一位学生入校开始就对其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为大学生的择业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特别是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们及时了解到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新政策、新精神、新举措。同时,加大对学生的人生教育的力度,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2.2 设立相关的就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

大学生刚刚迈出校门开始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他们以前预想不到的就业问题,由于缺乏基本的就业知识,没有确定好就业方向,他们就会处于无助盲目状态,动手、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弱。高校应增设就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职场礼仪、心理咨询、与人沟通、团结合作等内容。将课本所学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2.3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学历并非重要的更不是必要的了,有着全面的素质,真正掌握一门技能才有可能立足于社会。现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都讲究用人求“实”不求“高”。学历并非越高越好,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实战能力。因此高校要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石。在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是最基础,它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而文化素质中包括掌握知识、能力、方法、仪态等。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较强的整体实力和突出的优势把握就业主动权,增强就业中的竞争力。

2.4 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大学生就业思想和观念有误,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突出表现有业不就,导致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学校要针对这种不良的思想和观念采取对策。教育学生理性地面对现实和自我,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教育学生要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正确择业;教育指导学生自主择业,大学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可以成为职业领域拓展和新职业创造的缔造者,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新的职业领域。

2.5 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与择业观的教育结合起来

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只有做到了德才兼备,才有可能真正在社会上立足。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需要。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职业道德观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很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概括和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6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能和教师的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大量的、第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与以前的毕业生建立稳定的联系,成立专门的就业网络信息小组,随时掌握就业信息和社会需求,也就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做出合理的就业指导。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这样可以及时掌握需求信息,向学生及时公布;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为毕业生就业架桥铺路。此外,还可以发动教师为毕业生找工作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指导服务,教师可以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供毕业生随时查阅。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时间系统的工作,涉及国家、社会、政府、学校和学生等各个方面。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深度和重视程度。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1]张炳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南阳师范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8)[2]曾湘泉.中国劳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28-31

[3]廖中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之解读与对策[J].福建高教研究,2006(3):11-12

[4]张小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0.085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