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居环境宜居性建设理论基础初探

2012-01-27杨靖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1期
关键词:宜居人居承载力

杨靖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人居环境宜居性建设理论基础初探

杨靖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所处环境的宜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宜居视角下人居环境的内涵、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宜居视角下人居环境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宜居;人居;理论基础

引言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与环境最直接、最密切、最具体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地理空间[1]。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及环境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这种追求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因此,人居环境也成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又一重要指标[2]。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城市努力提高人居环境,营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更深层次的提高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

1 人居环境宜居性的内涵及特点

1.1 人居环境宜居性的内涵

人居环境宜居性强调各个系统的和谐共处,社会安定平稳,经济蓬勃发展,人口规模合理,城市环境宜人,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活便捷度,生活其中的人可以安居乐业,有张有弛,实现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和谐自然。

1.2 人居环境宜居性的特点

1.2.1 社会和谐稳定

人居环境要“宜居”必须保证居民最基本生活,因此应建立起多层次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另外,还必须考虑到公平分配,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所以,宜居的人居环境是应该社会运行有序,财富分配公平,治安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

1.2.2 基础设施完善

宜居性强调人居环境的生活舒适度。生活舒适度主要包括居住舒适度、生活质量水平和生活便捷度等内容[3]。因此,宜居的人居环境必然是一个基础设施先进、完备,居民生活与出行方便、快捷的环境。

1.2.3 人与自然和谐

人居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环境是人居环境宜居的物质基础。只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良好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1.2.4 城市景观宜人

城市景观协调度由自然景观美观度、人文景观美观度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度组成[3]。宜居性要求必须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宜人尺度的建筑人工环境,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舒适要求。

1.2.5 文化丰富多彩

良好的城市文化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是促进人与人交流与互助的重要渠道。因此,人居环境的宜居性要求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融合现代文明,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

2 人居环境宜居性建设理论基础

2.1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的思想认为“人”和“地”这两个方面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在一起的,交错构成了复杂开放的、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4]。在实际研究中,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可以利用地理环境中的资源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人的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所处的地理环境。

在人地系统中,人居于主导地位,居所是人类休息、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居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人居环境是否“宜居”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居环境应该说是联系人地的最基本的联结点,而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提出了目标。

2.2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人类赖以生存环境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综合生态系统[5]。组成复合生态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均有着各自的特性,社会系统是分析社会组织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必须考虑的因素;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自然界为人类生产提供的资源。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需满足生态学基本原理,各系统在结构上要协调,功能方面要努力实现循环不已的代谢与再生。

人居环境在广义上讲,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是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在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且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2.3 环境伦理理论

环境伦理观首先强调尊重与善待自然,这就要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从整个地球的进化来看待自然。环境伦理认为人类对后代承担有道德义务和责任。如何从自然生态的价值与种族繁衍的角度来看待环境问题,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取得个体利益的平衡,是环境伦理面对的重要问题[6]。环境伦理理论要求我们在这种冲突发生时,要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价值赋予同等的重视。

环境伦理讨论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工具性考虑是次要的,我们要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必须遵守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要求,珍惜自然本身为我们提供的物种多样化的价值和生态系统本身。

2.4 环境承载力理论

环境承载力理论认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当今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当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即外界的“刺激”超过了环境系统维护其动态平衡与抗干扰的能力,也就是人类社会行为对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强调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另一个是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它不是单一的经济概念,而是与人类生态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系统互相联系和影响的整体性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中贯彻着生态观、环境观、和谐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索取程度应建立在保持自然生态如的基础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全世界实现共同公平的发展——这正是人类活动的共同目标归宿。

3 结语

人居环境宜居性的建设理论基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人地关系理论强调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而在这样的关系中都离不开复合生态系统;然而,要达到一种和谐的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又必须秉承环境伦理以及环境承载力理论的观念;最后,可持续发展观是对这些观念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人居环境宜居性的建设要遵循这些理念的指导,在建设中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原来的经济、地位、文化、三维角度的思路转向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的四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1]李娜.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06.

[2]张淑敏.济南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原会秀. 武汉生态城市的综合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张馨. 大连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5]陈胜.生态位理论在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D].兰州大学,2005.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1.018

猜你喜欢

宜居人居承载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宜居星球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