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考

2012-01-27农春仕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5期
关键词:校园大学生学校

农春仕

南京林业大学 210037

关于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考

农春仕

南京林业大学 210037

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有利于高校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而且也是推进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面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网络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复杂等多种因素带来的挑战。加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着力提高保卫工作科学化水平;三、着力加强平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平安校园;建设

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有利于高校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而且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平安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如何准确把握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如何有针对性地推进建设平安校园的各项措施,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平安校园?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笔者担任高校保卫处长多年,长期工作在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现结合自己在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中的长期实践,阐述自己在创建高校平安校园方面的思考与想法。

1 建设平安校园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1.1 平安校园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措施1。以人为本,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也是对大学生积极健康、安全可靠、开拓创新的育人环境的保护。复杂、不安全的校园环境不仅会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会影响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育君子,险恶育小人。”平安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高校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必要环境。而年轻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又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创建一个平安而和谐的校园,对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平安校园建设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平安校园建设对高校发展来说可能不是主流。但历史和实践也一再证明,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校园环境,学校的发展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学校各项事业前进的步伐就会受到阻拦。高校要发展,必须有安全和稳定的局面。对高校来说,安全稳定工作做不好,其他一切工作都会失去基础和前提。为了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学校既要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事关学校发展的内涵建设,也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平安校园建设等影响学校发展的保障建设。构建平安校园,不仅使全校的师生员工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而且能不断促进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3 平安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成组成。高校是社会的细胞,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第一,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部分。第二,学校这样的“小社会”中生活学习的人群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在这一群体的每一个个体背后,都联系着一个个家庭和一个个群体,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学校集中了社会的精英群体,属于社会各方面都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发生在高校的各种事情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如,前一段时间内个别高校校园内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食品安全问题等,就不仅给学校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也给学生本身及家庭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加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无疑对维护校园安全及和谐校园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面临新情况新形势

2.1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带来挑战。一是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是造成高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高校扩招以来,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在校人数成倍增长,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日趋多元化,学生成分更加复杂,而办学条件、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等相对滞后,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校园安全和校园管理带来较大难度。二是大学生就业形势间接影响着校园大学生的思想稳定。近几年,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毕业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使很多在校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间接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稳定。三是大学生心理障碍是诱发校园安全问题新的因素。高校近几年入学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立自理能力差。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产生失意、压抑、焦虑,如不及时疏导,可能诱发或导致违纪、违法、犯罪。

2.2 网络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挑战。近年来,网络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学校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在带给师生员工丰富的、积极的、科学的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落后甚至腐朽的信息。青年大学生对于网络与信息技术比其他人群更容易接受,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实践者之一。同时,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也的确容易对学生起到消极负面的作用。一是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与色情有关的图片、视频的诱惑、网络交友不慎等等,容易导致青年大学生迷失方向。二是境外敌对势力也通过网络传播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些信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讲是一种诱惑、误导因素,极容易被灌输错误思想,造成校园不安全的隐患,增加了高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三是各种虚假信息充斥网络,一些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充足,对虚假信息没有防范意识,容易为犯罪分子提供作案机会。

2.3 复杂的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直接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 高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校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拉动辐射作用和产业性特点日趋明显,高校周边地区相邻单位和居民依托高校进行商业开发,相关商业服务业发展迅速。一是高校周边地区网吧业的兴起以及其提供的周到服务,对部分青年学生产生不良诱导,一些学生通宵达旦上网,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二是高校周边的经营性商业网点甚至流动性的小商小贩遍布高校周围,人员流动增加、成分复杂,使高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趋于恶劣。三是各种日租房星罗棋布分布在校园周围,在为大学生考研、学习等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场所。这些方面迫切需要高校加强治安保卫工作,更需要社会综治部门、政法机关与高校携手加强高校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保障高校的治安秩序和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

3 关于加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想法

平安校园的创建是一项全面、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学校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从全局的高度,整合各种资源,进行综合治理,积极探寻创建平安校园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在构建平安校园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平安校园建设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与学生紧密联系这一优势,广泛搜集、信息,及时反馈给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所在年级的辅导员处,以便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更好地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效率。二是开辟多种渠道和环节,更好地加强对在校生的安全观教育,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始终。目前高校在校生学生普遍存在独立能力欠缺的情况,加上在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对一些社会问题缺乏成熟、理性的分析。因此,学校应委派专门人员负责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信息宣传栏、安全知识展板、网络、视频等方式为学生敲响安全警钟。三是要建立大学生安全保卫助理团,发挥助理团在维护校园文明等方面的作用。

3.2 着力提高保卫工作科学化水平。学校保卫队伍是平安校园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在平安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卫工作与校园平安建设直接相关。提高保卫工作科学化水平至关重要。一是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要求,大力开展做师生员工满意的保卫人员的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不断加强对保卫队伍的培训,促进保卫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校保卫队伍素质。二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和实行首警责任制、限时办事制、片区责任制以及巡逻队巡逻制度、保卫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制度、保卫人员抓现行破案奖励制度等,着力提高保卫队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促进保卫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保卫队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践行“服务为民”宗旨,着力提高保卫队伍服务水平,如通过采取公开报警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24小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等措施,使保卫工作更好地服务师生员工,造福于广大师生员工。

3.3 着力加强平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加强与平安校园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基础设施,合理规划、设置醒目的校园及周边交通路线和防火、防震等各类安全标识。二是要建立闭路监控系统,在学校主教学楼群、校行政办公楼、计算机机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重点要害部位和场所安装闭路监控和无线被动式红外防盗报警器等,构建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三是定期对所属的校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消防安全等各类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种设施高效稳定运行。四是要完善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源等危险物品的管理制度,保证危险物品的安全。此外,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新特点,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注重对网络信息的监控。

[1]杨丙军,李小梅.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8年 02期:140~143

[2]秦小红,段再青.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年 02期:109~112

[3]李赛.知识经济 [J].2011年 06期:161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5.114

农春仕,南京林业大学保卫处处长,讲师。

猜你喜欢

校园大学生学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