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探讨
2012-01-27刘广龙
刘广龙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甘肃 金昌 737102)
1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自然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世界人均土地2.93 hm2,而我国人均仅0.777 hm2,为世界人均占有量32%;我国陆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 300 m3,为世界人均占有量25%;我国人均草地0.33 hm2,为世界人均占有量50%。同时,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水平相当于美国1/10、日本1/20和德国1/6,能源使用效率为31.2%,比发达国家高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2倍多,是日本11.5倍,是德国和法国7.7倍,是美国4.3倍[1]。
我国资源消耗增长迅猛,浪费大、污染重,单位GDP能源、原材料和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现有资源供应条件下,如要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意味着资源消耗量还将继续大幅度增加,而这种以资源大量消耗来实现现代化的模式必然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在自然资源能源日益紧张及污染日益加重的国情下,建设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及重要任务。
1.2 发展循环经济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必然途径
随着经济逐步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推进,环境资源日趋稀缺,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及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出现了普遍的“垃圾围城”现象。在农村,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和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日益加重[1,2]。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各地区的粗放型经营和掠夺式开发引起的,农村与城市同样严重;二是来自中心城市的大量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污染,由于在城市中处理垃圾在空间上价格昂贵和公众压力巨大,粗放型垃圾处理方式会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但运用高新技术处理在技术经济上不现实,因此,市郊农村就成为这类垃圾的目标去处。综上所述,走能源低耗、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反馈式循环经济之路势在必行,在市郊农村推行垃圾资源化,不仅有利于城市,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在市郊这个层次上,阻止其走先发展后治污的道路。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必然途径。
1.3 发展循环经济与工业化升级目标一致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机制去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用新的技术范式和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去指导工业生产,核心是要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和消耗资源、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点是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而循环经济是“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过程,强调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循环经济还可以拉长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因为循环经济最能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目的,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致的。
2 循环经济发展历程及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我国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则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城市、区域、国家不同的空间规模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此后围绕循环经济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1,3,4]。
循环经济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运动过程。循环经济观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在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下,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循环经济观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将自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而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不仅考虑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和最大限度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社会财富。循环经济观要求生产过程中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循环经济模式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1,5]。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型经济运行模式。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增长。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模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更主要目标是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生产与消费。
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互动层面,以生态型企业为代表的小循环微观层面主要措施是清洁生产,以生态工业为代表的中循环区域层面主要措施是产业集群和生态园,以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大循环宏观层面主要目标是绿色GDP、调整产业结构和静脉产业。这3个层面的循环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最终实现各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3条技术路径实现。
3 经济模式比较
经济模式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基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经济运行的相对定式。
3.1 经济模式的关联经济术语
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即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和。经济体制是在特定地理区域内进行决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任何经济体制都是由决策结构、经营结构和动力结构组成。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关系进行抽象、简化的表达,经济模型是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所以又称“经济数学模型”。经济模式是各种经济成分的构成形式和调节经济运行机制的一定式样,是忽略经济活动中次要因素和细节,对现实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方式框架和原则所作的抽象;也是对国民经济基本运行规则、增长类型以及主要经济政策在理论上的一种设计和构造[6]。
3.2 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
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不断发展变化且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称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发展基本特点,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心内容是分析人均GDP发展趋势和GNP内部各种组成部分的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及其收入分配关系;经济发展模式也注重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和手段,研究政府与企业及市场关系。按经济制度划分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经济模式和转轨国家市场经济模式[7]。
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制度看作象太阳系、河流系统、生物系统、机器系统等一样的自然物质系统。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调节国民经济的体系、方式、方法的总称,属于操作层次。经济体制受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因不同国情及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而异。经济模式是建立在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介于经济体制与经济模型之间的一种经济发展定式,是对现行经济进行抽象而得到的比较特色的东西。
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是对于经济运行实践中,取得显著经济绩效的主体的成功运作方式的总结。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政府、企业,总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突出竞争力后,其模式才被引起重视和模仿,也正是为了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才重视研究、总结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动态性是经济发展模式最本质特点,它是对经济发展有效方式的总结,并且要对现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如果不从发展的动态角度予以研究,模式趋于刚性或者僵化,则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再次,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于经济过程某一主体成功运作方式的总结,但是该主体的构成,背后是人的设计和推导,任何一个经济模式都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经济表现,只有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分析,才能够透视该模式的本质特点和深层结构。最后,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处于同样的经济制度下,还是立足不同的制度背景,通过比较,才能更加显示出该模式的本质特征[3,6,7]。要善于把经济发展模式置于开放的全球经济状态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在全球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成功方法,以便于在市场运行和国际竞争中,择优借鉴。
3.3 三大经济模式特点
美国、日本和欧洲三大经济模式在当今世界有较强代表性。
美国模式(“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模式)是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有利于投资、高效和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优点:弹性很强的劳动力和产品市场,低税,激烈的竞争和股东资本主义,要求使他们利润最大化;缺点:收入差距悬殊,低福利救济,“公共物品(初等、中等教育)”质量差,公共服务与其社会财富不成比例,低投资率和很低的储蓄率[8]。
日本模式(政府导向资本主义、“亚洲资本主义”或“开发政府”)优点:终身雇佣制促进了忠诚和高熟练度,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质量高,银行与其他工商业企业关系密切,公司交叉持股使管理者受到保护,免遭失去耐心的股东影响,从而使之得以对投资采取长期观点;缺点:受到保护,没有完全暴露在市场力量之下的公司受到的促使其高效率地利用资本的压力很小[6,7]。
德国模式(谈判或协商资本主义“欧洲福利资本主义”)主要特征是银行和公司间关系密切,银行以股东和放款人的双重身份对公司实行监督,追求创造高利润、利益分配平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优点:出色的教育和培训,慷慨的福利国家和工资差距较小,培养了社会的和谐,公司和银行的密切关系助长了高投资;缺点:劳务市场和产品市场的限制较多,权利过大的工会、高税率、过分慷慨的失业救济和对劳动力市场及产品市场的广泛限制等导致了失业率居高不下[6]。
3.4 三大经济模式比较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学探讨的永恒课题之一,三大经济模式对政府作为一个经济因素有不同的态度。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主体,其发展水平可以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因而在经济模式中占有重要位置。以下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进行比较。
3.4.1 政府因素比较
美国模式强调个人成功和短期金融利益,其市场模式是自由开放;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强调集体成功与长期利益,其模式是政府干预。美国政府对市场干预手段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间接调控,政府在决定资本和劳动相互作用方式上仅起到极其有限的作用,政府任务是创造优良的货币,防止垄断扭曲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危及自由开放的贸易,从而保证和便于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此外,政府的经济行为还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如防务和社会基础设施)和政府(尤其在联邦水平上)对消费品制造业政策带有浓重的自由主义思想,一直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以塑造市场为中心。德国模式实质是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采取直接干预(对价格形成控制、各项政策规定和参与企业投资等)和间接干预两种手段调节市场运行中的偏差,政府充当经济现代化的实施者。日本模式是建立在国家官僚和私人企业、产业界紧密细致合作关系之上的,是“国家指导的高速增长体系”,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指导经济活动,特别是对企业决策进行强有力干预和诱导,依靠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间接有效调控,并一直落实到企业[7,8]。
3.4.2 企业因素比较
美国模式中公司制是典型的企业制度,核心的500家大公司周围是一大批中型企业,边缘是数以万计的小企业,私营工商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大公司依靠庞大多变的证券市场生存。企业中股东出钱,股东对公司管理层施压,要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家和经理出脑力,工人出劳力,三者平等结合,其中股东在企业管理方面有较大发言权,执行业务的经理绩效最为关键,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企业筹措资金比较侧重于发行股票、债券方式,金融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大多数居民手中都持有公司股票债券,具有较强风险意识,追求获得丰厚的分红收益。
日本模式中企业形成以大企业(母企业)为顶点,中坚企业(一般为子企业)为骨干,广大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垂直型”企业群体结构,企业集团内部结构严密,大致包括综合商社—银行—生产厂家三部分,集信息、销售、资金周转和生产开发为一体。日本模式侧重企业利益,企业不急于追求短期利润而着眼于长期主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得尽量多的利润,企业强调集体作用和集体决策,一般先由下而上提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然后请有关人员参加讨论,再由领导层集体做出决策,不强调个人作用;提倡劳资协调矛盾,不允许独立活动,也无全国性统一工会组织。企业股东只提供资本,筹集资金主要依靠储蓄和银行,公司实际管理者为经理阶层。德国模式中企业组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类,公司股权结构主要以法人持股为主,企业普遍实行监事会制度,公司实行共同决策制度,吸收工人参与经营管理[6,7]。
3.5 三大经济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社会文化、各国和地区的市场经济机制及其观念、意识各有特点,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模式,有成效,也有失误,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模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使所有模式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对模式自身需要反思,各种模式都是需要不断发展的。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正在创造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和独特方式,因此分析我国经济组织的不同方式,特别是德日与英美经济体制的不同之处,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3.5.1 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市场经济本来就是由市场竞争和政府管理相结合的经济,因此市场与政府成为对立统一关系。市场经济是一种管理经济,管理就离不开政府。从历史看,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不对市场进行干预,只是干预的程度、范围、方式不同而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原始积累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实现的,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并开拓国际市场。市场经济从产生到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相反,市场经济呼唤敢于干预、善于干预的政府,呼唤能根据国情和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干预的政府。正如法国总理若斯潘所说:没有国家,就没有市场,市场经济需要规则,需要强有力的机构,需要稳定,需要组织。削弱政府的作用,必然导致市场经济的混乱,造成经济下滑。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推行全盘西化政策,大搞自由化、私有化,结果导致俄罗斯金融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给全球留下了深刻教训。联合国欧洲委员会1998年12月16日发表的《1998年欧洲经济调查报告》指出:从俄罗斯危机应该吸取的重要教训是,不能降低政府的作用,私有化进程中形成的私有制度既不利于实行有效的集团化管理,又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7,9]。
在美国的发生的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一系列假账丑闻后,不仅美国会计制度遭到批评,甚而连美国人一向引以为豪的“美国经济模式”也遭到许多人质疑,说明重视股价的美国经济模式事实上剥夺了整个经济的活力,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必须对于市场进行严格的适度监管。
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政府不应统揽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不应包办代替,不应无所不为,而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是动态的,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市场法律规则修订,宏观的货币、财政政策手段的实施,以及对公营企业的直接计划目标控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是一种政府干预程度较德国模式更大的市场经济模式。
3.5.2 企业与政府和金融机构建立融洽的关系
人类社会由经济不发达走向经济发达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选择市场调节作为一种微观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必须以市场调节作为调节微观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这一点与美日德3种市场经济模式是共同的。而市场机制得以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具备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化行为、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健全的公平竞争法律规则3个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除了一些特殊产业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与控制地位之外,将一般竞争性产业中的众多中小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为以现代公司制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为补充的经济主体构成是必要的。从一般竞争性产业的微观经济主体构成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美日德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也是共同的,即一般竞争性产业都要以私营或民营经济为基础。
三大模式经验证明,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的国有及地方公营企业同私营、民营经济相比,通常具有管理的社会成本高、效率低的弱点,但是,这些可以被政府直接控制的自然垄断性、基础设施性特殊产业经济成分予以弥补。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有必要在国防、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公共物品与服务、高科技等特殊产业保持国有及地方公营经济的主导和控制地位,管好、管住国有及地方公营经济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共目标(并非都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根本标准)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所以,对于这一类特殊的经济成分,政企是不可能也不应当分开的。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保持这类经济成分在一些特殊产业的主导和控制地位,就必须对这类经济成分分类进行重新定位,并建立健全一整套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6,9]。
3.6 建设中国循环经济模式的客观要求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建立在自身现实经济条件、国情和文化基础上,是一个自发探索过程。从上述经济模式看,代表西方自由竞争的美国经济模式是一个加强“看得见的手”的过程,不断地增加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权力;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是加强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过程,不断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科学的选择经济模式是保证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我国学习他国经济模式,构建中国式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遵循以下3原则:一是理清三大模式与我国独特情况关系,在实践中摸索出与我国历史、文化、地理、资源、人口、政治等相适应的中国化模式。二是任何经济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的动态化模式。三是任何经济模式都是一个有机系统,中国模式也不例外。(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