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2012·14学术论文导读
2012-01-27
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寇清荷等(湖南省西瓜甜瓜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中国蔬菜》2012(14)
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逐渐降低,目前尚缺乏系统的体系能准确鉴定西瓜枯萎病菌的侵染性。本文比较了现有的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技术,对西瓜抗枯萎病机理及其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西瓜抗枯萎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祝光涛等(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2(14)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它主要来源于植物果实和微生物中。随着番茄红素代谢途径的阐明和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使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番茄红素产量成为可能。本文对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微生物和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进一步提高番茄红素产量的研究方向。
结球甘蓝BoCBF1与BoCBF2基因的CAPs标记及其对耐寒性的影响
靳哲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2(14)
以两份具有不同耐寒性的甘蓝自交系341和21-3为试材,根据已有拟南芥CBF1基因序列及甘蓝基因组测序拼接出的Scaffold信息,获得了甘蓝BoCBF1和BoCBF2基因编码区的全长序列。经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BoCBF1基因在自交系341和21-3间的变异表现为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而BoCBF2基因则表现为16个SNP及1个18bp碱基的插入缺失(InDel)。为简便快捷地鉴定两个自交系间BoCBF1和BoCBF2基因序列的变异,开发了BoCBF1和BoCBF2基因的CAPs标记,分别命名为BoCBF1-TaqαⅠ和 BoCBF2-BstUⅠ。利用这两个CAPs标记对两个自交系、F1、F2群体的基因型与耐寒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个基因的变异与材料的耐寒性极显著相关,可用该标记进行甘蓝耐寒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的标记和定位
王彤彤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2(14)
为了获得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高抗大白菜根肿病的F1金锦2号(编号A00645)及其自交F2群体197个单株为材料,通过根肿病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发现该材料中根肿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InDel分子标记技术,在F2分离群体中构建抗感病池,筛选了720对InDel引物,多态性标记进一步单株验证并利用JoinMap4.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获得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连锁的InDel标记9个,其中最近的两侧标记为BrID90269和BrID11683,遗传距离分别为2.0cM和2.5cM。该抗病基因定位在大白菜染色体A8的Scaffold10上。
油菜种子特异启动子Napin控制外源EGFP基因在芥菜中的表达
邹敏等(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蔬菜学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5)—《中国蔬菜》2012(14)
为研究油菜种子特异启动子Napin在芥菜中的表达特性,以E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将其置于来自油菜的Napin启动子下游,并经农杆菌介导转入芥菜。对转基因芥菜种子及其T1代幼苗的EGFP检测表明:随着转基因植株的种子逐渐发育成熟,绿色荧光蛋白在种皮、子叶、胚根中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在转基因种子发芽过程中,幼苗根、子叶、下胚轴中EGFP的表达逐渐降低,直至不能检出绿色荧光。结果表明Napin启动子驱动的外源基因表达在芥菜中表现出较为严格的种子表达特异性。
番茄抗病基因Ty-1的CAPS标记及检测
李海涛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沈阳110161)—《中国蔬菜》2012(14)
为了获得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分子标记,利用特异引物对3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和3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进行PCR扩增,抗病、感病材料均产生400bp的PCR扩增片段,感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酶切产物存在Rs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50、50bp以及400、350、50bp的片段,而纯合抗病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400bp的片段。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抗病杂合材料,是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33份番茄F1进行检测,有20份材料含有抗病基因Ty-1,13份材料不含抗病基因Ty-1。利用该标记对国内的24份番茄自交系进行检测,24份材料均不含抗病基因Ty-1。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以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筛选鉴定。
甜瓜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吕丽华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2(14)
以200932(果肉橙红色)和200930(果肉绿色)为亲本构建 6个联合世代(P1、P2、F1、BC1P1、BC2P2及F2)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探讨甜瓜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组合200930×200932的β-胡萝卜素含量性状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1)控制,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92.66%,多基因遗传率为5.40%,BC1P1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86.80%,多基因遗传率为0,BC2P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59.88%,多基因遗传率为38.60%。
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守伟等(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2(14)
以不同化感潜力的分蘖洋葱为供体,黄瓜为受体,研究了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感潜力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总体提高了黄瓜幼苗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说明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土壤养分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化感潜力强(L06)、根系分泌物浓度高(1株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应10mL去离子水)的处理效果更佳。高浓度的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转化酶及脲酶活性的提高。
有机土基质栽培对生姜产量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宋小艺等(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中国蔬菜》2012(14)
为提高生姜有机土基质栽培的肥料利用效率,设土壤栽培不施肥(CK1)和常规土壤栽培(CK2)两个对照,研究了有机土基质栽培不施肥(T1)、有机土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等量施肥(T2)、有机土基质栽培与按目标产量需肥量施肥(T3)对生姜生长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植株生长量以T2、T3较高,T1较低,CK2居中,T1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分别比CK2降低27.63%、23.01%,而 T2、T3则分别比 CK2提高 17.46%、15.36%和11.05%、13.04%;T2的生物产量显著高于T3,但经济产量则与T3无显著差异。生姜对氮(N)、磷(P2O5)、钾(K2O)利用率以T3较高,分别达35.11%、22.81%和46.25%,较CK2分别高7.31个百分点、3.65个百分点和14.98个百分点;T3的氮、钾利用率也显著高于T2,但二者对磷的利用率无显著差异。生姜肥料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均以T3较高,分别达14.46kg·kg-1和 45.34kg·kg-1,而 T2和 CK2仅分别为 10.26、30.86kg·kg-1和 11.25、26.75kg·kg-1。表明生姜有机土基质栽培适量施用速效化肥有利于提高肥效和生产能力。
籽用和肉用南瓜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邢伟等(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2(14)
以籽用和肉用南瓜品种为试材,分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籽用南瓜品种和肉用南瓜品种的可溶性糖、β-胡萝卜素和干物质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随着果实的逐渐成熟,含量逐渐增加,但各营养成分在不同品种中增长速率不同;淀粉、VC、果胶含量在肉用南瓜品种和籽用南瓜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不同,其中籽用南瓜品种98-2-2和银辉1号两个品种淀粉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而籽用南瓜品种金辉2号、0516-2和肉用南瓜品种锦元、红栗淀粉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类型品种VC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籽用南瓜品种98-2-2、银辉1号和肉用南瓜品种锦元、红栗VC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籽用南瓜品种金辉2号和0516-2VC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金辉2号果实中果胶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外,其余5个品种果实中果胶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叶雪珠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1;富阳市农业局,浙江富阳311400)—《中国蔬菜》2012(14)
通过对浙江省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情况调查和9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了目前蔬菜中主要残留农药品种及其潜在风险。结果发现,目前蔬菜生产中主要使用78种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以低毒农药品种为主;蔬菜中主要残留28种农药,检出频率较高的农药依次为啶虫脒、多菌灵、毒死蜱、吡虫啉、烯酰吗啉、三唑磷、霜霉威和哒螨灵等,其中有46.4%检出的残留农药品种在调查中未发现有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仍有检出。农药产品标识和农药成分不明是主要风险之一。此外,蔬菜中使用的28种农药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检测方法,蔬菜食用仍存在农药残留安全风险。
甲基胺草磷诱导大蒜多倍体的研究
张雨等(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2(14)
以通过生理休眠的紫皮大蒜Z-006-10鳞茎茎尖为试材,利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甲基胺草磷的离体诱导方法,研究甲基胺草磷不同处理浓度和时间对紫皮大蒜体细胞染色体的诱导效果,并利用形态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对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0μmol·L-1甲基胺草磷处理6d,四倍体诱导率最高,达32.87%。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得到的四倍体植株多倍体形态特征明显,与二倍体植株差异明显。根尖染色体压片观察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32,对照为2n=2x=16。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表明,四倍体体细胞DNA的相对含量是二倍体的2倍,其结果与染色体计数法鉴定结果一致。
酸类化合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刘丹丹等(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866)—《中国蔬菜》2012(14)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温室防效试验,研究了6种酸类化合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甲酸对根结线虫毒力最强,其次为丙酸,苹果酸作用最弱。温室防治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草酸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