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2012-01-26梁绍钦

当代医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鼻窦

梁绍钦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梁绍钦

目的 观察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与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广东东莞石龙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42例非侵袭型真茵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治疗,观察组21例患者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结果 随访6~36个月,观察组治愈1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80.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确切,而且创伤小,是临床的首选方法。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上颌窦根治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疗效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疾病[1],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随着鼻内镜的应用,鼻内窥镜手术已经成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大部分基层医院因没有配备鼻内镜系统,或因缺乏经鼻内镜操作培训的医生,仍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本文通过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论述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较佳及其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东东莞石龙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4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治疗,年龄29~71岁,平均(48.5±18.5)岁;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年龄28~70岁,平均(47.5±18.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头晕等,其中21例鼻出血,6例鼻腔异味,2例流脓涕,5例面部麻木并伴疼痛。

1.3 诊断 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示显示,鼻窦腔内显示不均匀的软组织影,密度增高。其中12例可见上颌窦口扩大,25例有钙化影。

1.4 手术方法

1.4.1 观察组 本组21例患者均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行表面局部麻醉,Messerklinger法钩突切入,咬开筛泡。11例有筛窦病变的患者开放筛窦,扩大上颌窦口至1.0cm×1.0cm,用吸引管对窦腔病变黏膜与病变组织进行彻底清除,保留正常黏膜,清理结束后用2.5%碳酸氢钠冲洗窦腔,仔细检查无明显干酪样物后结束手术;术后5~7d连续鼻腔鼻窦冲洗,第2、4、8周常规冲洗并复查。

1.4.2 对照组 本组21例患者采用上颌窦根治术,经尖牙窝径路,对窦腔病变黏膜与病变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后,用2.5%碳酸氢钠冲洗窦腔,结束手术,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5 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窦腔黏膜部分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术腔粘连,窦口狭窄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3]。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6~36个月,观察组治愈1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80.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真菌无处不在,鼻腔、鼻窦内均有真菌,但一般条件下不会发病,但条件一旦成熟,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导致真菌大量生长繁殖[3],而形成真菌团块,从而发生真菌性鼻窦炎。该病按其感染类型可分为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两种。真菌球型是临床最常见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其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以外科治疗为主,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上颌窦根治术,该术式的优点是能直观地对病变组织和黏膜进行观察并切除,不足之处是术后会留下大量的瘢痕组织,导致黏膜上皮功能消失[4],而且下鼻道造口不符合鼻黏膜纤毛运送方向,虽可引流但时间长了容易发生狭窄闭锁。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鼻内镜的应用,使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可在鼻内镜下完成,而且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医疗器械的日益先进,只要术中充分开放鼻窦,对病变黏膜与病变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可保证治疗效果。从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效果显示,观察组治愈1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80.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提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确切,而且创伤小,是临床的首选方法。

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应:⑴在行内镜鼻窦手术时首先应充分开放鼻窦,以便于更好的暴露手术野;⑵钩突的残留易导致鼻窦口的粘连与闭锁,因此术中完整切除钩突非常重要;⑶对病变黏膜与病变组织进行彻底清除;⑷术后2.5%碳酸氢钠仔细冲洗窦腔,并连续冲洗5~7d,以提高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与上颌窦根治术相比较,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应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1] 储俊才,何培杰.鼻内镜术后再手术64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1):172-173.

[2] 胡雨田,苏河南.鼻曲霉菌病[A]//卜国铉.鼻科学[M].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1-283.

[3] 郭清华,邵华.内镜筝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赛炎12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8):362-363.

[4] 傅敏仪,黄桂球,陈美珍.内镜鼻窦术后鼻腔长期分泌物的合理用药局部冲洗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3):306-307.

[5] 田玉玲.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8,14(23):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4.049

523000 广东东莞石龙人民医院 (梁绍钦)

book=74,ebook=308

猜你喜欢

真菌性上颌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