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西分水闸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浅析

2012-01-26马树齐章启兵

治淮 2012年1期
关键词:监控点管理所危害

马树齐 张 晖 章启兵

一、工程概况

运西分水闸是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境内的一座中型涵闸,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与京杭运河交汇处。建成于1981年,共3孔,设计流量300 m3/s,闸孔两侧共布置10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0 kW。其主要功能是从灌溉总渠运东闸上分洪入里运河,在闸下大运河航运水不足时补水,同时为闸下淮安、扬州两市150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水轮发电机组还可结合水情进行水力发电。该闸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也暴露出较多病险状况。2009年运西分水闸被鉴定为三类闸,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安全运行。在尚未加固改造的情况下,如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继续发挥工程效益,江苏省运西分水闸管理所抓住淮安市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契机,2009年在水管单位中率先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为水管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中“1”是指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3”是指建立三项机制:即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监控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管理评价机制。早在1989年,淮安市就开展了“创建安全合格班组”工作,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教育,把事故危险点的控制作为重要内容,探索构建群防群控的安全监控体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4年推行了安全生产“控制法”,1995年制定了《事故隐患、危险点控制法实施办法》,在全市工业企业全面推行。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不断总结完善,“控制法”的内涵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机制不断完善,逐步发展成为“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三、运西分水闸推行“1+3”的主要做法

运西分水闸运行管理单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该闸运行年久、老化严重、部分机电设备已属淘汰等实际情况,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1.强化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首先是在职工中开展体系知识学习。领导和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体系知识讲座,学习江苏省淮安船闸管理所“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经验。充分认识该体系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群众性与专业性结合的体系,是全节点、全过程、全方位的体系。其次是内部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将“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知识印发每一位职工,利用每月和每周的例会进行学习。让广大职工认识到“1+3”是视觉化、模式化、群众化的体系,自己是安全生产的受益者、责任者和实践者,使职工自觉成为安全生产的主人翁。通过强化学习宣传,职工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目标方向,为顺利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夯实基础工作,推行“监控法”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1”即“监控法”,“3”主要是建立“二图五卡”、四项制度和一套台账。根据体系要求和人员岗位设置情况,完善了安全生产组织网络,形成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组织网络图。结合所管运西分闸、沙压引江闸等工程,组织技术骨干认真分析、科学选择监控点,通过排查、评估、确认运西分闸厂房等6个A级、检修库房1个B级及清污机闸、配电房2个C极共9个控制点,绘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示意图。根据以上隐患排查和分级确认,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卡、评价卡、整改卡、应急救援处理卡和职工岗位权利义务告知卡“五卡”,同时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检查表、汇总表等一套台账。为保证“监控法”顺利推行,还建立了安全生产学习培训制度、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评估确认制度、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检查考核制度以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奖惩制度四项制度。

3.结合单位实际,建立“三项机制”

(1)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

一是监控点监控机制。运行班组,每天对各个监控点进行巡视,使监控点处于可控状态。二是事故监控预警机制。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修订完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职工演练,发挥预警机制作用。三是职工再教育制度。结合运西分水闸发电机组齿轮箱、控制柜等设备更新、维修,对新设备、新技术使用进行讲解、培训,确保安全可靠使用。四是监控激励机制。对职工在检查、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隐患,采取奖励制度,凡是发现一处经管理所确认的隐患,给予50元每人每处奖励,既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又加强对隐患和危害的动态监管。

(2)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

运西分水闸运行管理单位全员都是安全监控体系的实施者,除正常的检查、巡视外,每月还组织全面排查,及时整改、评级、预警控制。安全生产管理中,还积极吸收安全生产的新理念、新法规、新技术手段和新管理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监控方法。

(3)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

主要是建立三个层次的评价制度。一是职工评价。每个运行班组的职工每天对监控点的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现场管理进行评价,根据“职工每天评价、班组每周评价、管理所每月评价”的结果,对监控点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单位评价。管理所组织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三是监管评价。管理所的上级单位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还对该所的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和“1+3”安全监控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价。

四、运西分水闸推行“1+3”的主要成效

1.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运西分水闸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水管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体制创新,一改以往安全生产“少数人管”、“管少数人”的状况,实现了安全生产入每一位职工眼、脑、心、岗,实现安全生产从组织领导、排查隐患、辨识评估、挂牌确认、动静监控、检查考核、效果评价,再反馈到组织领导,形成一个全过程循环管理,从而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2.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群防群控机制

运西分水闸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明确了管理所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每位职工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和主人翁。把安全生产管理由管理所“一双眼”变成职工“千百双眼”,使广大职工既成为安全的受益者,又是安全生产的责任者和实践者,从而实现传统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由被动监督向自我实施转变。

3.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有效控制安全隐患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有效地防止各种不安全因素与行为,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也是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该所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三年来,有效控制了各类安全隐患,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运西分水闸管理所通过推行“1+3”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了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生产安全的长效机制,确保了病险水闸安全运行,发挥出工程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监控点管理所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伦台公路隧道管理所设置方案探究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船闸管理所降本增效路径探讨
药+酒 危害大
高速公路室外监控点一体化智能箱设计浅析
某企业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项目能源中心烟气监控点位设置研究
四川九寨沟地震致震区部分文物受损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深基坑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