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埠地区旱涝急转的成因、特点及治理对策

2012-01-26王后明

治淮 2012年1期
关键词:旱涝支流蚌埠

王后明 顾 梅

蚌埠地处淮河中游下段,地跨淮河两岸,辖怀远、固镇、五河3县及淮上、禹会、蚌山、龙子湖4区,总面积5952km2,人口约350万。全市除淮河南岸有少量的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9%)外,其余85%的土地是平原洼地,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地区。这部分耕地土壤肥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极易遭受旱涝灾害特别是涝灾的地区。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亚热带区。夏季,南北冷暖气流频繁交汇于此便产生高频的降雨,引起淮河流域干、支流水位持续快速上涨,造成洪涝灾害;若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久地维持在江淮上空,又会产生高温闷热天气,引发干旱。近几年夏季,蚌埠市常发生先旱后涝、旱涝急转、洪涝交加的自然灾害,引起气象、水文和防汛部门的关注,本文试图从蚌埠地区旱涝急转的演变过程来探讨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期对今后的防汛抗旱工作有所借鉴。

一、旱涝发生的时段、成因

1.旱涝发生时段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蚌埠市发生干旱或洪涝的季节多为夏季。虽然春旱、秋旱、冬旱以及春涝、秋涝也时而发生,但与夏季旱涝相比,其影响范围、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小得多。夏季旱涝或旱涝急转之所以引起各级政府特别是防汛部门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夏播、夏种需水量最大的关键时期,同时夏季又是一年中降水量集中的时期。这时期发生干旱除直接影响到夏种、秋季农业生产的丰收外,还对农村畜牧水产养殖、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构成严重威胁。发生内涝或洪灾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影响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引发社会安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近几年的资料显示,夏旱均发生在麦收期前后,如2003年为5月下旬及6月上、中旬,2005年为6月上、中旬,2006年为6月上、中旬。而发生洪涝的时段均从6月下旬或7月上旬开始,如2003年为7月上旬,2005年受台风影响7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旬分别发生了3次洪涝过程,2006年为7月上旬。

2.旱涝成因

蚌埠地区旱涝主要取决于大气降水的多少和时空分布是否均匀。当连续10~15d持续无雨时,就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减少而形成干旱。涝灾的成因比起旱灾要复杂得多,除了与一时段内降雨强度有关外,还与排水体系是否健全、农田沟洫是否畅通、涵闸和排涝泵站开启是否及时有效,以及接纳涝水排入的干支河流、湖泊的水位高低有关。

蚌埠地区的干、支河流均为平原河道,落差小、槽蓄量小、洪水下泄缓慢、河道调蓄洪水能力偏低,往往一场暴雨后,干、支河流水位便迅速上涨。此时,若不能科学及时地调度好控制涵闸,很多自排涵闸便失去自排机会。若农田积水仅靠排涝泵站抽排(蚌埠市排涝站的抽排标准目前只能达到3~5年一遇),抽排效率低、历时长、涝水排除缓慢,损失便不可避免发生。

二、旱涝转化的特点

为了论述蚌埠市旱涝转化的特点,笔者由近几年夏季降雨引发的干、支流河道水位变化及旱涝急转发生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蚌埠地区旱涝急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发生的时间上看,旱涝急转一般发生在6、7月份,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可知,1982年发生于7月中旬,1991年发生于6月上旬,1998年发生于6月下旬,2003年、2005年、2006年均发生于7月上旬。

二是从形成的过程看,旱灾的形成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是个渐变过程,夏季一般持续15d以上,由量变到质变;而涝灾形成历时短,是个突变过程,最长的需3~5d,最短的不到2d,因为夏季气温高,这时若出现内涝,刚出苗的黄豆、芝麻等作物幼苗抗灾能力低,一旦进水,很难成活。

三是从受损的程度上看,蚌埠市涝灾的损失远大于旱灾。

四是从灾情转化看,旱涝急转后,内涝与外洪往往密不可分。流域性的强降雨起初使旱情得以解除,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80~100mm以上的降水就会使局部地区产生内涝,此时,如果淮河上游泄洪量加大,与本地产水叠加,便会发生外洪。旱—涝—洪的转化,往往只需7~10d时间,2003年仅用4d时间,便形成了内涝、外洪共存的局面。淮河外滩地、湖洼地乃至生产圩内很快遭受淹没。2003年全市8个生产圩全部溃破,淹没生产圩及外滩地耕地4600公顷,为了防洪保安的大局,荆山湖行洪区、汤鱼湖行洪区按省防指命令及时启用,临北段行洪区、花园湖行洪区居民及大宗财产进行了转移安置,准备启用。

三、应对旱涝急转的主要对策

从现阶段人类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手段来说,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旱涝灾害的发生仍将不可避免。如何面对这一现实情况,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是摆在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防汛抗旱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根据蚌埠地区近年来水旱急转变化规律提出如下对策。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

无数事实说明,防御水旱灾害应该遵守客观自然规律,反之就会受到惩罚。面对自然灾害要理性地认真对待,清醒地认识到水旱灾害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旱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2.不断完善旱涝急转应对的预案

近几年,随着防汛抗旱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防指先后编印了多种防预自然灾害的预案,预案的编制及启用,对进一步规范防汛抗旱的行为、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预见性,无疑具有指导意义。但纵观各类预案,都存在原则性过强、实际操作性难以把握的问题,特别是对旱涝急转情况,如何有效预防、积极应对缺乏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今后应将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都要强这方面的预案做得更细一些,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得防御旱涝急转时从容应对,不顾此失彼。

3.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好境内干、支流控制涵闸

旱时蓄水、涝时排水是涵闸调度的基本原则。蚌埠地区应对旱灾的工程手段是旱象初显时及早关闸蓄水,适当抬高蓄水位;非工程措施是农业错开用水高峰,如北淝河下游灌区在每年6月中旬必须提前7~10d抽水泡田栽秧,否则一旦全流域都在用水,下游水源便无法保证。对于旱急转为涝的调度除了要准确掌握近期天气变化趋外,还要对全市乃至全流域旱涝趋势有总体把握,对境内各支流控制涵闸上下游水位变化也要有正确的分析判断,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准确判定旱涝急转发生的日期或时段,及时地开闸泄洪,腾出河湖库容,为以后的排涝创造条件。如果时段(或相当于从旱到涝的一条曲线上的拐点)确定不准,就可能过早地泄洪,影响前期的蓄水抗旱,或开闸较迟,贻误自排时机,为后来的排涝防汛加大成本。特别是处于淮河中游的控制性纽枢蚌埠闸的调度更应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兼顾好上下游、左右岸、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在由旱转涝时,及时开闸泄洪,降低闸上水位,有利于芡河、茨淮新河、天河等支流洪水的自排,但此时也应考虑北淝河下游505km2的涝水自排问题。如2006年7月1日蚌埠地区普降暴雨,前一天蚌埠闸及各支流涵闸都在关闸蓄水抗旱。7月1日蚌埠闸上水位17.44m,闸门开12孔高2.0m,闸下吴家渡水位13.77m,流量1460m3/s。此时处于蚌埠闸下游的北淝河沫河口闸闸上水位14.4m,闸下13.4m,根据降雨趋势3孔闸门全开自排,但7月2日蚌埠闸40孔全开,闸上降至17.27m,吴家渡水位涨至16.51m,流量2800m3/s,沫河口闸上水位15.87m,闸下16.07m,闸门被迫关闭,500多km2的涝水便滞留在北淝河两岸,造成严重的内涝。从此后10多天的淮干上下游水位变化情况看,蚌埠闸如果推迟1天40孔全开,不会对上游防汛造成大的压力,既兼顾到蚌埠闸上几条支流排内涝,又能使北淝河地区的内涝大大减少。由此可见,作为“中枢神经”的蚌埠闸如何优化启闭,兼顾各方利益显得尤为重要。

4.密切注视中短期天气气象变化,提高防御旱涝急转的应变能力

在蓄水抗旱的同时,根据天气变化趋势及降雨强度大小及早开闸腾出支流河道及排水大沟水位,为后期排涝泄洪赢得主动,减少排涝成本。

5.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在抗灾减灾中的作用

涝灾发生后,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立即投入运行,按照制定的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除了调度好各控制涵闸外,还要全力以赴开动各类排涝泵站抽排涝水,视汛情发展,组织民工上堤巡逻防守,加固险工险段。及时组织群众开展排涝沟洫的清淤清障、清沟沥水工作,努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6.实施退田还湖和沿淮蓄滞洪区移民迁建,让道于水

对一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湿地、不种庄稼的湖洼湾地要教育引导农民退田还湖或种植水生植物,变对抗为适应。对沿淮蓄滞洪区,通过移民迁建,让道于水,实施干流河道整治,加快洪水下泄速度,降低淮河中游水位,对排除干、支流洪水,减轻沿淮防汛压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旱涝支流蚌埠
传统旱涝急转评估指数的局限和改进
基于知识图谱的旱涝急转研究进展
基于LDFAL及SDFAL指数的鞍山地区旱涝急转时空特征分析
贵州省1968~2017年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广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县导江乡段)护岸建筑物型式设计
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浅析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金沙江支流东川玉碑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