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2-01-26韩朝晖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11期
关键词:高技能应用型实训

韩 乐,韩朝晖,雷 静

(1.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3.湖南常德市一中,湖南 常德 415000)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从企业生产中萌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被提上了学校的教育议事日程,该方式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对企业资源的利用和提高就业率。湖南文理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大型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自2008年起,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上分解为:以学历达标、技能合格、就业保障共三个培养指标,在管理上,由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密切合作;在目标上,以围绕培养企业需要、社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简述为“321”模式。在地方高校中较早地实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近五年来,已经陆续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好评,在同类院校中开创了一条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办学新思路。

湖南文理学院基于工程应用与开发的工科专业特征,将高技能人才培养首先定位于机械、电子、计算机一体化的应用型工程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机械电子等行业,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与技术开发能力,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基层工作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充分的研究论证确定了“以工程素质训练为基础,以现代制造技术为主线,机电结合,校企联合,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地方企业培养基础好、上手快、能力强、留得住、有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五年来,学院通过不断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地方高校高技能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特色。

1 工科专业高技能“321”培养模式提出的客观根据

1.1 专业定位与服务面向的需要

作为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形势下,应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为主,学校的服务面向应当主要是本省、本地区的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为高技能的应用性专业只有以地方为依托,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才能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湖南文理学院近五年来,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主要瞄准本省的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建筑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行业,因为省内有一大批在这些行业中的知名品牌,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浦沅集团、常德纺机、云锦纺织等大型企业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数千家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尤其是其中的民营企业都急需高技能型人才。因此,高技能专业应充分适应这些企业。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的人才不仅要专业基础扎实,更要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因此,只有与这些企业、公司进行长期深入合作,才能逐步形成本专业自身的办学特色。

1.2 地方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

近几年来,湖南省的机械电子、建筑和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为工科高技能性专业的办学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人才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致使沿海等发达地区人才过于集中,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求职就业困难的现象。对于内地的地方企业,一方面,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不愿来,即使来了的也难留住,造成人才引进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愿意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工作上手慢,导致企业二次培养的投入大,人才成熟期长,企业觉得不好用、也不愿用的局面。近年来,很多有远见的地方企业家,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人才品质观与人才引进策略,把“基础扎实有潜力、实践能力强上手快、思想稳定留得住”作为衡量人才品质的标准,把地方本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中技能较强的作为引进的重点考察对象。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审时度势,把握人才需求的趋势,尤其是要通过校企联合,有针对性和有区别地主动为地方不同的企业培养适应各自特点需求的、有创新潜力的高级应用专门人才。

1.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根据高技能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地方高校借鉴企业竞争发展的经验,树立“以特色创品牌、以个性求发展”的竞争意识,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专业教育思想。以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出发,高技能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教学上,应定位于机械、电子、计算机一体化的宽口径工程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机电行业,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与技术开发能力,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基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基于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才能有效地探索地方高校高技能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而实践教学机制的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地方院校只有根据自己的地情、校情现状,通过校企联合,才能构建真实的工程环境,强化高技能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校企联合也可以补充本专业实践条件的不足,并通过不断的教改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高技能专业的地方院校特色。

2 工科教学的现状及推进改革的主要措施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接触工程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的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实习效果也显得不尽人意,毕业生大多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特别是综合性较强的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如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就一直存在着工种单一、教学手段单一的倾向。在实习中是以重复课程内容训练为主,造成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因此,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已成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心课题。工程教学实习的改革,应当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2.1 构建起相对独立于课程、能够前后衔接的实践环节链

新的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模式怎样?金工教学改革怎样?目前,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依附于课程,为课程教学服务,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我院把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相对独立出来,按实践教学环节的性质与作用,把实践教学环节重组为“公共基础、设计制造基础、机电结合、综合应用与创新”四个实践教学群。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夯实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的前提下,注重机电结合实践,构建机电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设置综合性、应用型实践教学环节。如:把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数控技术与编程等课程设计整合为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把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整合为机械设计实践等。重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四个实践教学群前后衔接,总体串行、局部并行、不断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校内外实习以及课程设计、制造技术实践等环节。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重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机械设计制造综合素质,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2 建立结构完整、能突出专业技能重点的实践基地

目前,推行这一模式需要很多条件,比如:要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硬”条件必须具备。这就是要有设施完善的实验实训的基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推行实践性教学创新模式的必备条件。其要求是:(1)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这需要富有远见地舍得进行一定投资;(2)建校外实验实训基地,这就需要开展校企联合。

2.3 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践教改的关键

实施实践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力量是教师。教师队伍既要懂理论又要懂技术,即具有“双师型”素质。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再就是用人机制的不灵活,学校缺乏应有的自主权。我院为了适应实践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愿意聘用企业(行业)上理论功底扎实、技能能力强的专家能手,作为学生实践实习课的指导老师,充实教师队伍。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用人机制上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导致了企业与事业用人上的“二元”结构,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不利于人才的有效利用。学校想要的人才引不来,从而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我院金工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改革指导思想,加强金工实习基地硬件和软件建设,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实习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采用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优化技能训练手段,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力争把金工实习基地建设成多功能、综合性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训练中心。

3 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

3.1 创新实践教学理念,修订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以学生为本,适当安排理论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动手和创新协调发展,实现“金工实习”向“工程训练”的转变。比如,我们在修订金工实习人才培养计划时,将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设计纳入计划之中,同时,将实习教学模块分为“认知能力”、“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创新能力”四个阶段培养,教学学时也分散在不同年级阶段进行,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线。

3.2 全面整合教学资源,更新实践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整合院系优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分配,中心与各教学研究室负责制定训练目标和计划,完成工程实训阶段的理论授课;工程训练中心负责教学计划的组织、安排、实施;教学车间承担工程训练任务,教学班组负责落实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改变过去单纯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等新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作品零件、编制加工工艺并完成制造过程。通过建设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教学大纲、安全教育、多媒体课件、各车间实训相关情况的文字、图片和多媒体信息等开放式学习环境。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2006年《机械设计制造》课程建设成了省级精品课程,并修订完善了教学大纲、教案、实习指导书、实习报告、实验指导书、实习图纸、工艺卡及考核规范等教学文件;编写了《金工实习与考证》和《金工实习教程》等教材。

3.3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必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增加应用型较强的综合性、设计性内容。建立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涵盖基础型实训、综合设计型实训、研究创新型实训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训的课程和项目设置方面,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创新性,形成了适应专业特点的完整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将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四大模块:热加工工程训练、机械加工工程基础训练、先进制造技术与方法训练、创新设计。在编排上也按照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从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认识规律,形成了连续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树立“大工程”意识,激发学习和创新的主动性。

实习基地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的双证书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每年10余个工种的社会职业准入资格考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通过开设大学生研究学习和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自2010年以来,湖南文理学院在我们启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后,其学生参加湖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南六省及港澳地区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3.4 加强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架设院企合作桥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工程训练中心不仅要成学生接受实践训练的基地,更要为院企合作架设一座桥梁,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学生的创新基地。将工程训练与产品和市场对接,以教学实训促进产品开发,以产品丰富教学实训内容,靠产品支撑教学实训运行和中心建设的主要经费。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直接参与到产品的生产中,提高面向社会服务的能力。

4 未来产学研一体化的新途径

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是已被实践证明非常成功的教改新路。教育与企业的联合,最成功的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二战后长期与旧金山“硅谷”数千家企业合作,产生了众所周知的长期效益。我国改革开放后,北京中关村的数百家企业,依托北大、清华,培养了包括联想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品牌。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迫使我国大批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寻找新的发展出路,这就为广大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以湖南文理学院近两年开展的校企合作为例,该校在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过程中,坚持把“产学研合作”当作重点内容,有意识地从两个方面与企业进行合作,一方面是产学研式的教学,其目的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这种教学执行一条“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共同研讨→回到实践中巩固提高”的教学路线图;另一方面是产学研式的开发,其目的是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该校与机械制造企业常德纺织机械厂的合作,在产学研式的教学方面,近两年为该厂培养了近300名专业岗位技术骨干;在产学研式的开发方面,双方深入合作攻关,较大幅度地提升了该厂的传统产品,尤其是开发了新型号的“YJ2-142型细纱摇架、YJ4系列粗纱摇架”和“GE271经编机送经系统”,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普遍欢迎。这两种机型是纺织行业的市场必需品,该厂的常年产量为25万套/月,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曾骤减为5万套/月;而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比1997年要严重得多,但由于校企合作开发了这两种产品的新型号,至今产量仍保持在18万套/月以上。这说明,地方高校在与中小型企业合作方面,尤其是与产业调整与升级中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

5 结束语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我们以湖南文理学院为试点,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步,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改变了实习基地的基本实习条件,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要将其建设成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符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基地,还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1]刘舜尧.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107-111.

[2]王 丽.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与信息,2007,(11):80.

[4]岳建伟,张大伟.虚拟现实技术提高建筑施工的教学[J].科技资讯,2007,(10):239-240.

[5]范克危,方志达,黄王争.管理专业多媒体模拟实验室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02,(12):51-54.

[6]韩朝晖.多变量灰色优化模型在金属切削理论研究中的应用[J].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7-120.

猜你喜欢

高技能应用型实训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