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消防应急救援机制改革方向分析
2012-01-26宁再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60
宁再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革,我国现行的消防应急救援机制经受着严重的考验,由于长期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消防应急救援机制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任务日益增多,如地震、洪涝灾害、雨雪冰冻等重特大事故,消防部队专业性不断增强,业务能力的强化逐步升级,发挥着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尤其在近些年来,随着突发事件的增多,消防作战部队应急救援的能力更是得到了肯定,为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推动消防应急救援机制的改革,是更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障社会和谐安定发展的关键。
1 我国现行消防应急救援机制的弊端
我国现行消防应急救援机制中存在着很多弊端,推动应急救援机制的进步与发展,就要先从弊端入手,逐条分析,形成对策方案,从大局出发,推动消防事业的发展。
1.1 应急救援机制权威性不够,制约资源整合利用
1)消防专业规划性和执行力的欠缺。政府出台虽然出台了相应的消防规划方案,作为建设规划和土地部门在城市规划中对消防及应急基础设施规划不能有效监督,造成占用应急救援通道,放任改建救援设施等诸多问题的呈现,最终出台的应急措施成为一纸空谈。
2)缺乏协调应急救援联动管理能力。突发灾害的救援必须要求时效性和快速性,消防部门在救援中往往受到不利条件的制约,造成联动机制落后,尤其对辖区内有些级别高于消防监督管理机构的单位或特殊企事业单位,难以实施有效的消防监督检查和灭火预案制定。救援部队到达现场无法清晰了解实地情况,联动性差,往往贻误灭火战机。
3)救援设备投入量小、装备落后。对于救援装备的投入,往往认识欠缺,采取节省经费的方式,不能保证设备在灾害救援中的充分利用,影响救援能力。
4)应急救援队伍重复建设。政府应急机构设置单一,不能实施统一协调指挥,缺乏预防和预警机制。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应急救援人员50余万,分散于多个部门和行业,网络化程度很低。消防部队的日常灾害救援不能满足应急机制的有效运行,单纯依靠消防队的技术力量,达不到作战要求,难以有效地协调配置分散在其他部门的救灾资源,发挥各部门作用,形成协同作战。
1.2 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不足
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现役消防队员16万余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2%,远低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上海“11·15”火灾的发生,由于力量不足,造成许多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的空白点,导致救援的困难。暴露出了其他救援团体缺乏统一管理和培训,协同作战能力差,不能补充救援力量的弱点。
1.3 消防应急救援专业人才缺失
目前全国培养专业消防救援人才的院校极少,专业人才欠缺。由于消防专业人才推广力度不足,教育训练内容落后,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对突发事件处理要求,加大专业性人才培养,设置更多专业院校成为了补充后备人才的关键。当前消防院校的培养模式对引领时代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器材很难符合要求。。消防院校数量匮乏,不仅消防部队指挥员、消防监督员和战斗员缺乏良好的培训,更无法开展对社会单位消防管理人员、特殊岗位人员消防安全资格的培训。
2 我国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改革的方向
借鉴国外应急救援模式,结合我国灾害特点和特殊的社会结构、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我国必须大力推进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改革。
2.1 资源整合利用
1)提高灭火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突发性火灾,具有起火原因复杂,救援难度大,引发多种灾难的特点,尤其地下、高层建筑、油气储罐火灾模拟和道路交通、建筑倒塌事故,检测难度大,救援条件有限。要在训练中模拟操作,开展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演练,加快灭火救援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重点部位情况、各类灾害事故处置对策、危险化学品辅助决策等灭火抢险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灭火抢险救援作战能力。
2)“三台合一”建设模式加快发展。火情需拨119,警情拨打110,路情拨打122,还有其他为数不少的急救号码,这些应急救援的服务分工细化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号码过多,现场情况复杂不便于老百姓报警,也容易出现误报、错报现象;另一方面,各“中心”的许多设备和系统相同或相近,职能交叉,造成了资源、经费和人员上的严重浪费。“三台合一”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财力、物力和警力,便于统一调控,采取就近原则的方式,减少救援时间,缩短了救援难度,降低了警务运行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多方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2.2 加大学校建设与专业培训
目前,我国专业性的指挥员、消防监督员、士官、社会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及专业救援人员匮乏,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应建立高中级职工岗位消防安全资格、公民消防知识技能等的培训基地。加大办学力度,培养专业性人才,实行消防及应急救援队员资格证制度,确保后备力量充足。
2.3 加大科研投入和资金投入
建立生产、流通、使用中的消防产品的监督机制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一方面投入资金扶持科研机构进行消防产品的研发,确保消防产品质量,推动不断研制和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消防产品,从源头堵截灾难的发生,消灭火灾隐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应急救援的保障。
2.4 扩充救援力量,多样化宣传
我国救援力量薄弱,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缺乏应急救援意识,一旦发生危险,缺乏经验,盲目跟从,使危险升级。应在学校、单位、团体活动中加大救援知识讲座,使人民群众了解自救和施救的知识,扩充救援力量。同时,应采取多种宣传手段,提高对隐患发现、上报的意识,互联网、广播、报纸等方式多管齐下,提高全民消防意识。
消防应急救援的改革要符合我国国情,结合各地区特点,统一指挥,分散管理,充分吸收借鉴国际科学合理的经验和做法。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救援模式,通过客观实际、理性分析、多元思考、平等商议的原则发展我国应急救援机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前提,推动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机制的深入发展,这也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以科学严谨的作风、扎实肯干的精神、我国消防应急救援体制的改革必将不断加大,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施行、发展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出访考察情况汇编[M].2008
[2]汪青松。社会化消防体系建设的制度性保障:国际经验和启示[C].2009
[3]李程伟。大城市公安消防组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C].云南:消防改革与发展论坛,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