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2012-01-26本刊评论员
文/本刊评论员
在延续了七年8%左右的高增长之后,2012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调整为7.5%,此举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中国经济增速调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增长,真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走上一条节约资源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道路上来。”两会结束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对调低GDP增长预期进行了解读,同时强调节能减排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耗的主力军,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在我国以传统燃煤为主的能源体系下,想方设法提高能效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不仅关系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到全国节能减排工作能否顺利推进。
着眼全局,不进则退
我国在2006年正式启动“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十一五”前四年少消耗了4.9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亿吨。2011年通过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但令人担忧的是,当年节能减排目标有6个约束性指标,其中3个没有完成。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2012年经济增速预期调低,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政府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的决心。除了加大力度推动各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与80%以上的企业签定节能减排协议,更多企业的发展将受到节能减排政策的制约。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处在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阶段,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之下,煤炭行业既要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又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是煤炭企业应该做的事,也是必须要做的事,就企业自身发展而言,只有不断在提高能效和资源利用率上下功夫,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我国煤炭工业一直在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之间寻求着一种突破性的变革,现在,我们有理由对这种变革抱有更多期待。
迎难而上,加大攻坚力度
在经过几年艰难的重组整合之后,山西、内蒙等产煤大省的产业集中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矿井和煤炭产业园区相继建成,在节能减排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很多企业积极探索“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技术,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是,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增长方式粗放、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的现状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得到根本改变,我们应该看到“黑色煤炭,绿色开采”的转型之路还很漫长。同时,我国煤炭资源的自然赋存条件极不均衡,煤炭开采规模庞大,中小型的煤矿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任务还很艰巨。目前除少数大型煤炭企业外,大部分煤企的采煤设备都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与7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瓦斯抽采、原煤入洗率、动力煤入洗率与先进采煤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整个煤炭行业的综合回收率即便提高1%,资源节约效益也相当可观。”这看似触手可及的1%,对于很多煤炭企业来说,意味着要在技术、资金、人力上进行百分之百的投入才能实现。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全行业必须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高度,积极推进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他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产能理念,加强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先进经验,推动自主创新,积极推进煤炭清洁生产与高效利用,控制污染物排放,采取各种措施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努力推进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深化技术创新,建立长效机制
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核心是实现资源安全、高效、清洁的开采和利用。只有通过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的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才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控制好主要污染物,提高回采和利用率。只有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不断深化科技进步,改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才能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生产。只有不断推进洁净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好地利用生态环境技术,才能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把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因此,煤炭企业要正视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克服短期效益行为,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和完善行业的低碳运行模式。与此同时,国家也要尽快完善相关的监管和激励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煤炭清洁高效发展战略研究及相关技术攻关,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才能打好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