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老校区 整治规划初探
2012-01-26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院甘肃兰州730050
陈 谦(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院,甘肃 兰州730050)
截至2011 年5 月23 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01 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86 所;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共计354 所,其中民办成人高等学校2 所。其中,有一定办学历史的高等学校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老校区和新建校区。21 世纪面临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学校规模扩大,人数增加,校园基础设施的陈旧,校园人文景观的缺乏,高等普通学校老校区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重新整治。
1 高等学校老校区的现状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校园普遍面临着整治、更新的迫切需要。1999 年开始的扩招和随之而来的新校区建设热潮在某种程度上转移了高等学校老校区的压力和注意力。如今,大部分大学的新校区的建设已经完成,出现了“一校多区”的局面,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首先,各个校区要进行统筹的职能定位,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老校区就可能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其次,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队伍的扩充,校园基础设施的陈旧,部分建筑物已到达设计年限,校园面貌较为陈旧。再者,由于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交通等问题,高等学校老校区的更新将是近期内大学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1]。
2 兰州理工大学校园整治规划中所发现的问题
2.1 学校概况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前身是始建于1919 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 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同年10 月1 日正式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 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 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经过90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工科实力比较雄厚、理科水平不断提高、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兰州市兰工坪和彭家坪。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 亩,校舍建筑面积94.4 万平方米。
2.2 主要问题
兰州理工大学老校区由校教学区(校北区)、职工家属区(校南区)、甲子坪绿化区等用地组成,面积约766 亩,并由兰工坪南街(城市支路)一分为二。校区内部基地为“南高北低”坡地,其最低点和最高点的高差处约28m。地面现存建(构)筑物较多,平均层数较低。
从功能构成上看,由于学校建设的历史原因,校区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规划,现状功能分区较为混杂,空间形态缺少层次。从空间结构上看,校园中心有一块较大的集中绿地(图书馆和一号楼前),是学校的核心交往空间。但校园空间层次不足,缺乏次一级的组团院落和建筑院落,空间系统不明确。从道路交通上看,早期的校园由于规模较小,人车流量不大。但随着校园的开放性增强以及车流量的增大和校园人数的扩张,人车混行造成了交通混乱以及学习环境的破坏。当前的状况是:交通流线不够流畅,缺少停车设施;道路缺乏分级,人车混杂,存在安全隐患。从景观绿化上看,校区现有绿化类型多样。但是绿化率较低,只有12.80%,而且在景观节点的营造、绿化空间环境的提升方面较差,利用率较低。从现存建筑状况上看,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校内相当一部分建筑早已达到设计寿命(其中,五六十年代建筑均以到达其设计年限)。从人文环境上看,校区内现有的人文环境严重不足,能够体现学校办学历史、沿革的建筑及景观内容极少。
3 兰州理工大学校园整治规划的对策建议
3.1 原则与目标
1)尊重现有校园环境,对其进行整合和完善,以最少的措施获得最大的成效;
2)建立校园清晰有机的内在结构,塑造完备的空间序列[2];
3)满足校园运行的功能需求;
4)创造生活化、园林化、人文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3.2 对策与方法
在对老校区现状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了如下的规划手法:
例 8:原文:I believe we owe this chap something.This Chinese man won’t give up.Keep back for now.No point waking the dragon.
1)延伸及发展轴线关系,形成与原有建筑群的有机生长骨架;
2)继承和强化传统空间序列和肌理。对于老校区内完整的有历史意义建筑群体空间应予保留,新的建筑群体空间的生长对原有特色可以起到强化和发展的作用[3];
3)整合与织补松散群体空间。对于原有松散无序的校园空间形态,通过建筑的改扩建、对室外环境及道路的织补与整合,形成完善的有序的空间形态;
4)提高外部空间环境质量,注重外部空间的连续性,形成多种层次的人文室外环境,尊重原有人文发展纹理,强化与人文环境的联系与沟通。
4 兰州理工大学校园整治规划
通过校园轴线的再次整合,道路骨架的重新调整,景观绿化的层次重构,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等方法,对于兰州理工大学老校区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4.1 校园空间的重新塑造
规划以现状条件为基础,展现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设计着眼点。校园的整治规划借鉴了中国的书院传统,形成了庭院式的建筑布局形式,同时融入信息化、生态化、地域化、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大学规划理念,使校园整治规划既沿承历史文脉与原有建筑完美结合,又具有当代大学应有的现代化、人性化气息。
以现代建筑形式围合而成的传统空间形成内街体系,包括学生宿舍所围合的学生生活街、以教学组团、院系组团等围合而成的学术院落等,形成良好的亲和感,从而以建筑与生态的和谐、温馨宜人的尺度使学生愿意在其中停留,并促进学生的交往与研讨。
4.2 道路交通及路网结构整合
道路交通:规划范围内的用地被兰工坪南街(城市支路)一分为二,在校园东南侧现状设有三处出入口(其中一处为人车共用,两处车辆管制,仅限人行)与后家属院相连接,因三个出入口间距较近。从实际使用情况出发,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在规划中调整中间一处人行出入口,并将原有与其直接相连的道路等级降低。因此,在减小道路面积,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将其作为国防生训练基地的补充调整用地。
路网整合:本次规划改变了以前工大“一条路”的交通组织方式,将原来的“车行空间”改变为步行“留赏空间”。从校园内步行交通量大的特点,把原来学校的主干路改造成为步行主干道,并将其设计为校园的主要景观轴线,形成了良好的步行空间,增加了大学的人文和文化气息,减少了人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的冲突。同时也考虑机动车增加的特点,将机动车交通布置在主要教学区和学生活动区的外围,形成机动车环形交通,基本形成人车分流;并且在步行空间与车行空间的交汇处相应增加停车设施。
4.3 景观与绿化的完善
校园的优良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状况下,能够舒缓压力及启迪思维、激发灵感。校园整治规划中不仅要绿化,更要美化,要体现出校园建筑与绿化存在着相互衬托、互为融合的关系,以达到赋予绿地景观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的效果,形成宜人、怡人、冶人的校园环境,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校园整治规划通过“一线-四轴-六核-九节点”的方式对于学校院落较为紊乱的景观轴线和节点进行重新整合:
一线:贯通校北区的景观步行轴线;
四轴:逸夫楼-校史馆轴线、一号楼-图书馆轴线、能动学院-艺术馆轴线、七号楼-大学生活动中心轴线;
六核:入口引导核心、学习交流核心、历史人文核心、资源共享核心、文化艺术核心及生态自然核心;
九节点:工大附中与科贸服务区之间的台地节点;八号楼入口小广场;八号楼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绿地节点;弘文宾馆与校史馆以及八号楼南侧绿地节点;图书馆、一号楼以及实验大楼之间的休闲绿地节点;艺术馆、中试楼和图书馆(改建)所围合的庭院绿地节点;在一号楼南楼与七号楼之间(原有篮球场),由艺术馆、能动学院所围合的绿地节点;大学生活动中心与餐饮服务中心所围合的庭院绿地节点;现有“鱼沼”水面空间节点。
校园景观节点主要是设置于景观轴线交汇点或终点的系列开放空间,如宽敞舒展的校前区礼仪广场、图书馆主广场、学生服务中心休闲空间等。各个开放空间作为轴线的交汇点或尽端的收头,安排有主题雕塑、小品等,种植乔木、草坪花坛,以其独特的空间氛围成为校园的标志性空间。
现状校本部地势环境起伏较大,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环境与气候条件,利用现有地势形态,尽量不对原有地形做大的改变,在总体规划设计中依势而建,同时注意校园的绿化景点和文化艺术小品的建设,创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4.4 校园建筑风貌的协调与统一
校园建设主色调明快和谐,整个建筑布局疏密适度;建筑单体应以一号楼、七号楼为蓝本,努力营造大气、大方、简洁、明快氛围,突出工科学校特色。新建建筑的布局、造型在体现时代风貌、现代气息的同时,兼顾考虑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如,一号楼南、北教学楼)。设计中本着贯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主体的设计及布局上,应使之成为兰州理工大学校本部的标志性建筑或重点建筑。
5 结 语
高等学校的老校区的整治规划如同城市设计一样,需要规划师和建筑师精心考量,谨慎设计,充分体现设计师对于校园的物质空间与人文景观的思考、关怀。只有在对老校区现状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判断和创新的设计,才能实现建设“功能合理完善,空间结构清晰,形态舒展优美,路网合理便捷,景观丰富优雅,人文特色明显”的现代大学校园,并且使得普通高等学校老校区再次焕发活力,从而达到“教育余人,环境亦育人”的目的[4]。
[1]赵万民.山地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方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09.p28
[2]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01.p36
[3]姜辉.孙磊磊.万正旸.孙曦.大学校园群体[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03.p202
[4]宋泽方.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p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