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2012-01-26林建华沈月琴
林建华 沈月琴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一、我国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概况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迟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1991年设立工商管理硕士等首批硕士专业学位点,至今拥有工商管理、会计和公共管理等共计38种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区别于学术型硕士[1]。近20年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但受学历制度制约,亟需打破这一障碍[2]。2009年开始招收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各项培养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中[3]。但改革伊始,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不正确或不完整的理解与认识,遭遇身份认同危机和办学宗旨偏差等困境[4]。尽管如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仍将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重点。
农业推广硕士于1999年批准设立,下设作物、渔业和园艺等17个领域,招生单位由2000年的24个增加到2010年的93个(见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农业推广硕士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这些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业余性、对口性和短时间速成等特点[5]。目前主要招收在职业务骨干,这些研究生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对教学要求较高,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均较强[6]。由于在职研究生生源类型多、个体差异大,对于教学要求不同[7],所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在知识内容组织上,侧重宽广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基础与高新知识兼顾[8]。目前该专业教育存在教学方式和方法尚待规范、教师队伍还需完善等问题[9]。2009年开始招收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比较困难,生源主要靠调剂成绩稍逊色的学术型考生[10]。生源学科专业背景复杂,大多数来自非农林学科本科毕业生,直接影响培养质量[11]。此外,该专业学位理论人才市场需求高但受制于现实就业保障和激励等制度性障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且研究生就业功利化,难以在基层就业,研究生就业诉求与市场需求不一致,面临就业困境[12]。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于2003年设立,是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授权单位最多、招生人数最多和生源多样化最显著的领域,2007年招生人数占到农业推广专业的37.1%[13]。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源结构、研究生学习与就业心态和培养环境等,揭示当前全日制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完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法。
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浙江农林大学于2008年取得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招收在职研究生,2009年与全国其他科研院所一起,首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经招收2届共62名全日制研究生。本文从研究生生源结构、学习研究定位、专业学位的认知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等方面来分析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生源情况
1.本科专业结构复杂
首先,研究生的本科专业学位结构复杂,浙江农林大学农村与发展领域研究生来自除医学和军事学之外的所有学科门类,管理学和文学类专业学生占大多数;其次,从具体专业上看,更为复杂,62位同学来自41个不同的专业,具有农林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占到很小一部分。
2.年龄跨度大
这些在校研究生中年龄最大的是34岁,而最小的是22岁,24~26岁的研究生占到了47.54%,这部分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年龄跨度大反映了研究生经历多样化、复杂化。
3.实践经历多样化
首先,没有实践经历的研究生占到多数,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全日制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中应届生源占到了57.4%,多数研究生未有工作经历;其次,研究生实践工作的职业类型多样化,多数研究生曾在公司和教育机构中就职,占具有实践经历研究生的73.91%。
(二)学习情况
调查表明研究生学习研究定位较模糊,具体表现在学习方式未转变、学习目的不明确,进而面临就业困境。第一,研究生尚未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调查中,多数学生表示教师授课缺少系统性教材与讲义,不习惯讲座、讨论等授课形式。有专业基础和相关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为数不多,绝大部分研究生是跨专业学习,如果不转换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很难掌握课程知识。第二,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研究生不清楚该专业学位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更加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是沿袭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即原来学什么现在还关注什么,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学历文凭。部分研究生未能转换思维,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只看到学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而未能认识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就业的关系。第三,面临就业困境。由于农业推广硕士设立时间不长,专业学位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刚刚起步,社会对其认识不够,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也未为农业推广硕士设置相关岗位,与该专业学位相关的农业推广和基层政府部门也未招收该专业学位全日制硕士毕业生,企业层面的人才需求更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对专业学位的认知情况
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其认知水平仍非常有限,不仅研究生对于培养方向认识不清晰,就连一部分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和管理工作人员也认识不到位。浙江农林大学目前拥有学术和专业学位2类硕士授予权,但是由于专业学位授予点研究生培养时间不长,一般导师和任课教师还难以把握这2类硕士教育的区别。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跨专业报考,缺少专业实践经历,且自主学习能力弱,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不强,使得很多研究生在入学1年后,仍然对该专业学位认知不清晰。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首先,培养方案不仅有变化,而且还不完善。2009年招收首届全日制研究生后,制订并采用了第一个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但是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0年下发了“关于转发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培养方案的通知”(见农推指委[2010]10号文件),因此根据文件要求又修订了培养方案,所以2届研究生的课程截然不同。新方案较老方案有了改进,课程更加贴近实践,但是新方案的主干课程内容存在交叉现象,课时数偏少。其次,实践教学机制不完善。培养单位制定、试行了实践研究方案与考评办法,虽然效果不错,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未能发挥该方案全部作用。经过多方努力和探索,实践类课程“案例研讨”由外聘实践单位的专家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研究生对农林发展缺少感性认识,迫切需要一个直观、生动的实践机会,但是受条件制约,未能开展课程实践观摩、调研活动。最后,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稳健的导师、任课教师队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侧重实践研究,大多数研究生都聘请了实践单位的专家作为第二导师,但第二导师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大多数任课教师虽然都有农林经营管理实践研究经历,但在授课时涉及案例探讨方面的内容较少;部分任课教师虽系学校管理、科研骨干,但由于日常大量繁重的管理、科研工作,使得课堂教学不规范,也未能形成一支稳定的授课师资队伍。
三、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一)提高生源质量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从事农林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于应届本科生,可以利用学校广播、校报、论坛和各类学习讲座等途径与场合,宣传现代农业,激发青年学生投身农业的热情,传递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培养信息,引导具有农林学科和农林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报考;对于从事农林经营管理的社会人员,则可以通过农林行业通讯、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大众传媒,传递研究生招生信息,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些渠道宣传,吸引具有农林学科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进校学习,不仅提高了生源质量,而且也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要高质量地完成培养任务,首要工作是注重平时的教育与引导,端正研究生学习态度,消除研究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导师要定期与研究生沟通交流,关注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情况,在必要时及时引导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研究心态;其次,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如适当布置一些课堂讨论、小论文等,促使研究生主动去寻找、整理材料,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最后,学位授予点要营造实践研究氛围,调动导师组织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举办研究生论坛、学术沙龙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设稳定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加大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持,引导导师和任课教师探索研究生培养规律,培养一支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其次,要完善“第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第二导师作为实践导师的作用,并增加第二导师的权利与责任,为研究生实践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导师的互补作用,共同培养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最后,要建立课程组,落实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稳定任课教师队伍。
(四)完善培养方案和实践制度
在农业推广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制定适合本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将实践研究教学方法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工作中;要增加实践参观考察环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提高研究生理论与实践水平。根据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尝试改革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制度,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论文之外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工作报告等实践研究成果。让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完成1篇调查报告或社会实践工作报告等实践研究成果,并将此成果作为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进行答辩。在这个过程中要将硕士学位论文撰写与实践研究环节统一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思的目的。
[1]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49-53.
[2]刘晓武,何静静,张爱辉.我国专业硕士学位发展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1):63-65.
[3]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46-47.
[4]韩映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与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0(3):67-70.
[5]张君.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浅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1(增刊1):87-88.
[6]张远英,田维波,张萍.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91-93.
[7]李爱萍,介晓磊,张勇民.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生源特点及培养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3(5):12-14.
[8]张文修,仇国芳.工程硕士培养要重视质量突出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15-17.
[9]张世红,刘亚琼,李焕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5(1):16-18.
[10]张明艳.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13-14.
[11]李文灿,林清泉,黄玲.试论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选择[J].新西部,2009(22):174-175.
[12]戴雪飞,贺梅英.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与出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58-60.
[13]赛江涛,马履一,贾黎明.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5):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