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

2012-01-26邹艳丽曹金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梗死康复

邹艳丽 曹金明

河南省封丘县人民医院,河南 封丘 453300

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四高”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和康复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对138例脑梗死患者及早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2月~2011年3月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82例,女56例;年龄39~80岁,平均67.6岁;基底节梗死58例,脑叶梗死49例,丘脑梗死31例;左侧偏瘫72例,右侧偏瘫66例。所有患者均无失语和意识障碍,无既往脑卒中病史,或有病史但无后遗症。

1.2 治疗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减轻脑水肿,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抗感染,扩血管和给予能量合剂等治疗。

1.3 护理干预

1.3.1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精神症状常有抑郁、焦虑等。急性期抑郁障碍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患者对早期康复与治疗的配合,病死率也高于无抑郁者,因此日益受到关注[1]。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感到自己无用、无助或绝望且生活毫无价值。干预措施:①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关心他们的生活,同情他们的疾苦,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②多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情绪波动的原因,消除不利的刺激因素,帮助患者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③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过程,使患者对疾病经历有正确的认识,教会患者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适度使用倾诉、哭泣等心理发泄方法,积极向医护人员或家属求助等[2]。焦虑常与抑郁同时存在,患者常有心悸、胸闷、多汗、多尿、紧张、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症状。干预措施:主要采取心理暗示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避免在有效的睡眠时间内实施影响患者睡眠的护理操作,动员同病室的患者现身说法,处理因焦虑引起的各种心身反应问题,协助处理来自医疗、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馨,消除不良因素。

1.3.2 饮食指导 急性脑梗死患者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可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利用,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并发感染等而加重病情,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3]。因此,应鼓励能吞咽的患者进食,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肠内营养支持。

1.3.3 健康教育 向新入院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主治医生、责任护士、住院制度,让患者对医院的情况有初步了解;接下来告知患者的病情,讲解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发病先兆、患病症状、并发症及危害、介绍治疗方法、用药情况及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图片或手册。利用治疗、护理、床头交接班、巡视病房等时间,见缝插针,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1.3.4 康复训练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48 h不再进展即进行康复训练。脑梗死后恢复率在病后3个月内,特别是最初4周内最佳,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非常重要[4]。急性期给予良姿位摆放,进行被动运动。在保持抗痉挛体位时,在身体的支撑点垫以软枕,使患者体位舒适,一般每60~120分钟变换体位1次,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柔,并按摩受压部位。作桥式运动训练时,护士应帮助患者固定下肢并叩打刺激臀大肌收缩。摆动训练时,如患者屈膝困难,可帮助患者屈膝,让患者练习控制离心和向心的膝关节屈伸。康复期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衣、刷牙、进食、如厕等,鼓励患者尽量自理,护士协助为辅。

2 结果

通过对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5]评定疗效,基本痊愈110例,显著进步21例,无变化7例,总有效率为94.9%。

3 讨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偏瘫占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而在发病急性期,患者由健康人突然变为患者,他们的心理也同样遭到创伤,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6-7],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挖掘损伤修复的潜力,促使末端突触再生,克服残疾所造成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心理护理干预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8-11]。因此,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加强康复训练,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张长青,王向华.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J].中华神经杂志,2006,39(1):63-65.

[2]李美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J].中国当代护理,2009,19(11):69-70.

[3]蒋国敏.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综合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146.

[4]余文莉,陈玉英.外伤性脑梗死的护理[J].广东医学,2007,28(2):333-334.

[5]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6]李厥宝,雨丽君,刘国英.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578.

[7]陈宗羡,李冬梅,何进香.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9):619.

[8]颜雅玮.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75-76.

[9]田辉,马育峰.家庭康复治疗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自评情况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87-88.

[10]王利花.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89,93.

[11]覃尚红,俸献珠,韦金华,等.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J].广西医学,2011,33(7):898-900.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脑梗死康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