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额尔古纳矿山国家公园矿业遗迹类型与价值

2012-01-25田明中

中国矿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遗迹矿业矿山

郭 婧,田明中,田 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随着矿业兴起而出现的现代地质学,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地质遗迹、矿业遗迹对于地学研究的科学价值,从而开始关注,早期建立了国家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质遗迹的保护[1]。从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前半期,地质遗迹的保护已经由各国的分散行动编委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的全球行动[2]。在我国,地质遗迹和矿业遗迹的保护行动和措施也不断发展,已建立起一定发展体系。截止到2010年,我国已建立24个世界级地质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182处,61个矿山公园获得建设资格,在世界上已初见规模[3]。

矿业遗迹也叫矿山遗迹,是矿业开发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踪迹和与采矿活动相关的实物,具体主要指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以及位于矿山附近的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物和史籍。矿业遗迹包括矿产地质遗迹、矿业生产遗迹、矿业制品遗存、矿山社会生活遗迹和矿业开发文献史籍等5大类别,矿山公园是以展示人类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进行科学考察与科学知识普及的特定的空间地域[4-5]。矿山公园是近些年产生的一种新的公园形式,担负着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促进枯竭型矿山经济转型、保护矿业遗迹与地质遗迹和发挥旅游经济效益的多重使命[6]。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额尔古纳市,其矿山公园以丰富的砂金矿业遗迹和浓厚的黄金文化为主体,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民族特色为补充,塑造了我国北部边陲独特的矿山公园面貌。额尔古纳右旗境内砂金开采已有130年历史,矿山公园发现多处重要矿业遗迹,是矿山公园的主体景观,而且额尔古纳市经济基础良好,规划合理,为以后建设、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一定的基础。

1 研究区概况

额尔古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的额尔古市,地理位置为50°01′~53°26′N,119°07′~121°49′E,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市境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南北长约600km,东西宽约50km,边境线长675km,全市总面积2.8万km2[7]。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内机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设施完善(图1)。

图1 额尔古纳市交通图

2 地质地貌概况

额尔古纳市全境位于亚洲大陆中部,蒙古高原东缘,地处大兴安岭北段支脉的西坡。区内地形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低,这一地势特征使区内河流顺应其地形走势,由东部和中部和向北、西、南三面分流。地貌类型包括山地和平原两种地貌单元,主要呈相互穿插状交替出现。山地包括中山、低山和丘陵,山地是区内地貌的主体,沟谷和河谷平原呈枝状、网状散布其间。平原中,台地和沙地为剥蚀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倾斜平原属堆积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倾斜平原和侵蚀台地仅占全市地貌的31%,大多呈零星小块分布在市境内南端,或散布在额尔古纳河右岸[8]。额尔古纳地区的地层发育不甚齐全,古生界地层中缺失了奥陶系和志留系,中生界中缺失了三叠系和白垩系,新近系亦发育不全。

额尔古纳丰富的冲积砂金矿床发育在第四系地层中。额尔古纳国家矿山公园内的矿床是典型的北方第四纪冲积砂金矿床,主要为河谷冲积矿床,其次为阶地冲积矿床[9]。

3 额尔古纳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类型

额尔古纳国家矿山公园内的矿业遗迹丰富,类型多样,主要有矿业生产遗迹、矿业开发历史资料、矿业活动遗迹、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等多种类型。

3.1 矿业生产遗址

额尔古纳吉拉林砂金矿区均采用露天开采,生产开采的遗迹均遗留在地表面,包括清末、民国和伪满时期等时代的大量开采砂金的矿业遗迹,开采现场、古人采金的碃眼和水道现今仍清晰可见,在废弃的矿区可见大量的前人采金遗迹和金矿遗址,这些遗迹是中国黄金历史发展的见证。

3.2 矿业开发历史资料

公园内的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形成和保存了一系列反应矿业开发的历史文献,成为额尔古纳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记录的主要在建国以后调查勘探资料,主要为地质部大兴安岭区域地质测量队在1955~1957年开展了二十万分之一地质测量;黑龙江省地质局编图队1958年在该区进行过专题研究;1964年内蒙古地质局103地质队在该区进行过砂金普查;1978年,黑龙江地质局五队在该区进行过砂金普查,探求砂金远景储量2571kg;1982年和1983年武警部队在该区进行普查和勘探砂金工作,探出砂金表内C+D级储量1355.51kg(其中C级832kg),表外C+D级198.49kg。这些资料对当地砂金开发具有重要意义[7]。

3.3 矿业活动遗迹

额尔古纳保存的矿业活动遗迹主要为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加工、运输等,以及生活活动遗存探坑(孔、井)采掘、供排水、装载工具、安全设施及生活用具等。公园内现在仍遗存有碃眼、溜槽等手工采金的遗迹,向人们展示着吉拉林曾经的辉煌。这些矿业活动遗迹的保存,对于探究矿业开采活动和矿山地质公园普及开采活动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3.4 矿业地质遗迹

矿业地质遗迹是指与矿产形成有关的地质遗迹,包括典型的含矿地层剖面、构造地质遗迹、找矿标志物及指示矿物、水体景观,以及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矿山动力地质现象遗迹。吉拉林砂金矿赋存在额尔古纳河支流吉拉林河谷河流阶地及河漫滩的冲积物中,河谷宽浅、河漫滩和阶地发育,是典型的地质遗迹类型——河谷地貌,所以,矿业地质遗迹也是地质遗迹的研究内容之一。

3.5 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

在额尔古纳采金史的发展中,也创造了独特的人文文化和景观。“闯关东”来这里采金的华夏男人与因为战乱和政治原因来到这里的俄罗斯人中的青年女子“始而相识以为友,继而相爱以为姻”的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采金文化和民族——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是世界唯一的华俄后裔聚居地,这里形成了独特的俄罗斯景观和文化,为采矿的发展添加了人文色彩。

4 额尔古纳矿山开采所带来的问题

额尔古纳作为砂金的重要产地之一,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开采活动的加剧,给当地的地质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问题。

4.1 恶化地质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额尔古纳砂金矿的开采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影响。目前,虽然砂金矿已经全面闭坑,但是开采区域遭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河谷河道破坏严重,少数挖掘的矿坑还没有及时填埋,水体污染,甚至有的河流已经断流,原生植被消失,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4.2 矿山周边土地废弃严重

在废弃的矿坑附近,废弃物无秩序堆积占用周边土地,产生土地废弃问题,不利于土地的再次开发和合理利用。

4.3 过剩开采,易产生资源枯竭

额尔古纳在清朝末期已经开始了砂金矿的开采活动,无政府的开采活动引起了高度的资源浪费和过度的开采,造成了当地资源衰竭,资源量严重不足,造成经济发展瓶颈,面临资源衰竭的威胁。

4.4 社会影响

砂金开采业在额尔古纳已经闭坑,势必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了社会负担的加重,使社会问题不断突出。

基于以上产生问题,建立矿山公园是目前进行矿业遗迹资源保护、环境恢复与治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额尔古纳应当抓住本地优势,利用当地典型的矿业遗迹类型、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外界发展条件推动资源重置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利用矿山公园所带来的价值优势,不断促进当地发展。

5 建立地质公园的价值

5.1 科学价值

矿山公园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科学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对矿业遗迹的研究活动,而且推动了旅游、经济、建设、规划等学科的研究活动。额尔古纳砂金资源丰富,是北方典型的第四纪冲积砂金矿床,其赋存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矿床学意义、构造学意义和地质历史意义,为地学研究和科学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矿山公园在建设和发展中,需要各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配合,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活动。

5.2 矿业遗迹保护和利用价值

我国矿山枯竭危机不断涌现,矿业遗迹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根据矿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原则,矿山公园的申报建立可以有效地保护矿业遗迹和历史文化遗迹,弘扬悠久的矿业历史和灿烂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矿业发展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矿山公园,可以充分保护矿业遗迹,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使游人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5.3 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在矿业开采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使得矿山及周边地区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必须要重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建设[10]。额尔古纳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将结合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恢复环境的正向演替功能,将矿山建设成为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景观游览地,取得一定的生态效益。

5.4 社会经济价值

矿山公园的建立,可以突破当地由于资源衰竭所产生的经济瓶颈[11],不仅对当地的矿产遗迹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势重组,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城市经济转型。

额尔古纳市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典型丰富的矿业遗迹资源为矿山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由于额尔古

纳矿山公园尚处于初步开发和建设阶段,在今后的建设和矿业遗迹的保护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问题,这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 赵逊. 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J]. 国土资源情报,2003(6):1-9.

[2] 李一飞,田明中,王同文.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保护开发原则解析[J]. 资源与产业,2009, 9(5):97-101.

[3] 郭婧,田明中,刘斯文. 古生物类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定量分析[J]. 资源与产业,2011,13(6); 51-56.

[4] 郑伯红,杨果. 地下矿业遗迹保护和开发——以湖南宝山矿山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 现代园林, 2010(3): 32-34.

[5] 侯万荣. 略论矿山遗迹的开发和矿山公园的建设[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0): 37-38.

[6] 张志光,武法东. 建设内蒙古林西大井国家矿山公园的优势分析[J]. 资源与产业,2011,13(5):53-58

[7] 范郁森,濮德茂,等. 额尔古纳右旗志[M]. 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

[8]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吉拉林砂金矿可行性研究报告[R].1986.

[9]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黄金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吉拉林阶地砂金矿床地质勘探报告[R]. 1988.

[10] 李军,李海风. 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 华中建筑, 2008(7): 136-139.

[11] 王同文,刘志刚,苏顺余. 甘肃省白银市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与经济转型[J]. 资源与产业,2006,8(5): 12-14.

猜你喜欢

遗迹矿业矿山
灵渠历史文化遗迹探踪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