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对学生思想与行为影响的研究
2012-01-25宋吉红李铁铮赵海燕
宋吉红 李铁铮 赵海燕
(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083)
高校学生自组织是高校社会化后迅速成长起来的种类繁多、宗旨各异的学生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自组织作为校园舆论主体之一,在校园舆论环境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而,研究大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环境的形成机理,通过各种途径在大学生中营造浓厚的思想、人文和文化氛围,引导他们做全面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紧迫;对于构建新时期合理的学生群体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学生自组织在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中的主体、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对于帮助宣传工作者扩大舆论宣传的覆盖面,丰富舆论宣传内容,改进舆论宣传手段,创新宣传舆论形式,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意义重大。
一、新时期大学生自组织的群体特点
当代青年个性突出、价值观多元,他们大都喜欢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自发成立、自我参与、自我发展、自主管理各类自组织。这些自组织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在党团组织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的正式在编的组织,组织形式比较严密、规范,有明确的组织宗旨及目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如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第二类是非正式在编的学生组织,它们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约束力,但组织边界模糊,流动性强、随意性大,管理上比较松散(如老乡会、追星族等);第三类是借助新媒体技术成立的各类虚拟组织,这类组织形式比较随意,没有严格的组织传承和体制保证(如网络论坛、人人网和BBS等)。无论是哪一类组织,他们都会形成基于自身爱好组成的自发性的组织文化形式,如“志愿者热”“学生社团热”“论坛热”“网友热”等,这些组织由于个体相同的爱好、兴趣、同似的生活环境、同样的情感需求和其他方面的一致性而形成各类群体,在很多方面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是“最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的新载体”,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大多数学生自组织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求和情感归属基础上的一种自由、民主的人际关系
成员以真诚、友谊、互助和激励为基础,相比传统的班级成员间的关系更广泛、深入。在自组织中,每个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宣泄自己的情绪,彰显自己的个性,展现自身的能力。组织内部民主的气氛和自由的空间被成员的接受程度远大于有严格制度约束和意愿强迫的班级、团组织等组织。
(二)一些学生自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正规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系统
长期缺乏团组织的指导,只依靠它在自然发展中形成的老大(组织领袖),如“老乡会”“追星族”“朋辈圈”等,其组织行为更多地靠的是个体的自我修养、道德品质、领导能力和威望等综合因素,因而往往存在内容管理松散、外部监督不严等问题。长期下去,不仅不会发挥其育人功能,还出现一些不良思想及安全的隐患。这些自组织存在于大学生的群体互动,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发心理、文化和价值观追求。
(三)学生自组织求知欲强但判断力有限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个体意识比较独立,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类信息及新生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自主意识、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征。但也表现出判断真伪的能力差、知识匮乏和信息接受杂乱的特点,如北京林业大学通过调查得知,有56.47%的学生不能正确判断信息及其来源的真伪。
(四)学生自组织对组织的依赖形式发生了转变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和招生人数的扩招,大学生生活群居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集聚形式由传统意义上的大单元集体如班级、院(系),向着生活自由、志趣相同和交流便捷的小单元集体如生活园区、社团、老乡、网友和男女朋友等转换。这使得他们在教室、生活园区、图书馆和食堂等各个舆论场所,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1],这些场所成为最易传播思想和学术文化信息的阵地。北京林业大学在对“校园中哪些人的言论对大学生更有说服力?”的调查中,有36.59%的学生认为是老师,63.41%的学生认为是学长、社团前辈及同级同学。
(五)学生自组织交流方式更加多样与灵活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思维更具开放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渠道更加多元。在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上更加个性化,有更多的载体和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如QQ群、手机短信、网络博客等。尤其是高校学生组织活动活跃,是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的文化群体,他们之间的平等交流、积极研讨不仅能发挥教育的主体性,还能成为高校管理干部了解舆情的最佳渠道。但同时也表现出,学生对校园传统的传媒方式的接受程度下降。如54.12%的学生对校院报刊、宣传栏里的信息传播不感兴趣,认为用传统的方式获取的信息有限;82.44%的学生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和电脑邮箱与朋友进行联系;62.65%的学生认为BBS(论坛)是传播舆论的最佳方式。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学生之中,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深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众多高校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2]。
二、大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的特征
新时期大学生自组织的群体特点使其群体舆论成为校园舆情中的重要部分,自组织群体舆论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形成了独特的特征。
(一)学生自组织在认识层面上具有趋同性与批判性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校园舆论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信息纷繁庞杂,但大学生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在自组织内部其对舆论的认知行为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与批判性。所谓趋同性是指学生自组织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学习目标上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相互之间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3],容易一致行动,他们往往会对意识形态、社会问题达到一致意见,形成群体合意,成为校园舆论环境的主体。一些舆论在群体中极易传播且被信任,出现了有些事件往往会在群体的想象中被曲解,使一些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甚至面目全非。所谓批判性是指大学生的年轻化特征使他们有一定的叛逆倾向,他们在认知、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对校园舆论有依赖的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性,在舆论话题上喜欢对传统权势提出挑战,对各种信息进行质疑,以此彰显年轻人张扬的个性,从而构成了大学生群体在校园舆论环境中的趋同性与批判性共存的特征。
(二)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具有随机性和自发性
大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是大学生对校园现实或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对自身意愿的表达。当前高校学生自组织成员之间的意愿表达基本不受时间、场所、方式的限制,他们之间的交流手段、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活动场所非常方便而自由,舆论传播和信息交流便捷、快速。学生自组织极易在课堂、教室、寝室等舆论产生的正式与非正式场合形成舆论合意,因而,其舆论特点呈现出随机性、自发性特征。自组织群体舆论的形成要经过接收信息—产生个人意见—进行意见表达—形成舆论圈,并存的多个舆论圈会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缺乏引导的舆论传播往往会使他们形成不实、歪曲舆论的合意,表现出负面思想与行为的从众化。
(三)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在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中发挥着正面与负面的作用
第一,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的正面作用,表现在:一是由于大学生认知上的趋同性,使得他们经常通过一定的组织依托找到归属感、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赏,都有一定的从众行为。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舆论并形成舆论资源,能使舆论快速传播及蔓延,达到彼此之间互相影响的效果。自组织舆论从心理上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积极向上的组织舆论能够形成批判的精神与力量推动学生弘扬正气,发挥着组织向上的牵引作用,进而引导他们的整体价值取向。二是自组织舆论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具备教育和激励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作用,实现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功能。正确的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如在社团、同辈中正确的号召和倡导会激发自组织积极向上的动力,使一些思想与行为涣散的个体得到约束,达到集体与个人成长的正向促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这种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的负面作用。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同任何社会舆论一样是把“双刃剑”[1],在这把“双刃剑”下产生的正向舆论和负向舆论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负面作用表现在:一是由于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具有随机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其舆论传播形式往往不太注意角度,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社会或群体情绪。尤其是在一些对社会产生危害的突发性事件和社会问题在没有正确导向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负责的认识,舆论的灰色效应(负面作用)也随之出现。二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对事物的分析判断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不少大学生在群体舆论的影响下出现盲从现象,在某些问题的解决方式上会出现极端、不理智的行为。这种传受关系的特殊性,使信息传播道德规范方面的控制难度加大。通过调查可以反映出群体舆论有可能引发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在对“假如学校有些政策相当不公平,您会怎么办?”的调查中,有51.22%的学生选择了响应同学号召,进行罢课向学校威胁的方式;在“假如有人在学校组织游行示威,您怎么办?”的问题上,有35.37%的学生认为“随大流”,有14.63%的学生选择“不管怎么都去”,这也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某些行为方式上,一方面体现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也缺乏客观理智的特点。三是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生与自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速度高速、广泛,在某种情况下要比校园官方传媒还要快,一些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十分有害的信息会轻易地进入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正确发挥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在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中作用的途径
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自组织群体的特点和舆论特征,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发挥自组织群体舆论的正面影响,克服负面影响,力争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发挥学校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主动掌握和宣传校园舆情
加强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的引导与监督,进一步完善学生自组织群体舆论的机制建设。学生是舆论的接受者,也是宣传职能部门形成媒体合力的重要人力资源。高校一方面应建立舆论引导工作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做好全面的统筹协调工作,发挥学生自组织自身的作用,形成整体优势,立足校园,面向学生,选好校园舆情的代言人和传播者,并加强网上论坛的管理,为学生自组织开辟专门的空间,让大学生畅所欲言;另一方面要加强监控,避免伪科学、不健康的信息在组织成员中传播,同时还要建立教育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新媒体技术环境要求高校要逐步形成传媒的合力,这不仅要求高校抓住受众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功能,而且还要与受众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努力为人才培养服务[4]。为此,应逐步建立健全学生自组织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分析和通报制度,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中加强对学生自组织的引导。特别是对一些回避不了的突发事件,要提前研究对学生自组织的宣传口径,积极主动发布,成为舆论主导,避免人为炒作甚至片面的、歪曲的错误报道。
(二)充分利用好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挥舆论的正向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志愿服务等理论与实践教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在信仰、政治追求上相互鼓励与鞭策,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在对学生思想与行为影响的途径调查中,有16.00%的学生认为是校园舆论,有64%的学生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党课),有20%的学生认为是网络媒体。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很大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软实力”,高校应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重视校园人文环境、文化设施与景观建设,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三)建立学生自组织自身的舆论导向机制,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是以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存在的,他们对外界传播的一切信息都持关注态度,他们对舆论的反应十分积极敏感。一直以来,他们都被当作校园舆论的受众,而忽视了他们自身也是重要的舆情传播者的地位,因而,高校必须加强自组织自身的舆论导向机制。
第一,正确发挥学生领袖的带动作用。自组织中的学生领袖对组织成员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对组织成员有一种约定俗成的领导力。学生领袖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会给其他成员带来榜样的作用,他们会去效仿他、模仿他,给他们带来更有效的激励力量。党团组织应将自组织的领袖纳入教育管理的范围,建立党团组织与自组织体系上的有机联系,积极吸纳自组织中的学生领袖成为党团组织的骨干力量,畅通党团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的舆论交流途径。
第二,高校在舆论氛围营造上应发挥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先进经验的作用。在学生中大力宣传优秀分子的高尚人格和突出成就,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高校存在着一批在学业、道德、思想等方面的优秀分子,他们一般具备较高的素质,有的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奖学金获得者),有的工作能力非常出色(优秀学生干部),有的综合素质较高(三好学生),有的政治素质较高,是学生中的精英和“旗帜”(学生党员),这些人物对大学生有着典型的示范作用。他们的个体特征是:一是有理想、有抱负,关注现实,在各方面总是走在群体的前面,具有很强的带动力;二是他们都是来自于学生之中,熟悉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种朋辈之间的吸引力在某些方面比辅导员更容易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在青年学生中很有感召力,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出特殊的作用;三是一些学生组织的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在特殊事件中往往会处于特殊的位置,他们对组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几种类型的学生典型、领袖往往对学生群体舆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而应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舆论中的正面作用,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对青年学生进行舆论和文化渗透。
(四)加强学生自组织的舆论环境和队伍建设以及舆论监管
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学生自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每一位置身于其中的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组织的推动力和牵引力。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入持久的[5]。在以高校校报、校园有线广播、校园有线电视和校园网作为校园主要传播媒介的传统理念下[6],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学生自组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这种同辈群体对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个体社会化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7]。各类自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在大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学术和科技氛围,引导学生做全面发展的人。
通过调查得知,72.4%的学生认为学生社团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80%的学生认为在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中能获得有效信息,50%的学生认为其发表舆论的主要方式是同学之间的传播。因而,高校应加强学生群体组织的舆论营造与引导作用,使学生群体组织内化成一种向上的风气。一是要严格把握各类学生会议的方向,使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会议是学生组织活动的最普通的形式,其中学术报告研讨会、组织建设会和常规例会,还有典型的论理说道的舆论会议,这些都是舆论形成和传播的发源地,而积极发言的人都可以成为舆论人。因而,在学生组织的会议上应落实责任,严格审查,强化宣传纪律,规范会议内容,加强教育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使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要加强学生宣传队伍的建设,使学生成为新闻宣传工作良好的载体。建立健全学生新闻宣传通讯队伍、学生校报编辑队伍、学生新闻发言人队伍等,切实提高大学生参与校园传媒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积极配合宣传主管部门开展舆论育人工作,努力形成舆论育人的工作合力。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传媒队伍的建设,拨专款用于学生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学生的宣传工作素质,使学生成为舆论育人的策划者、引导者以及育人环境的维护者。
[1]涂秀珍.高校校园舆论环境探析[J].发展研究,2008(2):101-103.
[2]陈文慧,刘经纬,李洪峰.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宣传舆论阵地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59-60.
[3]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66-68.
[4]章建文.切实加强高校传媒建设[J].学习导报,2002(2):35.
[5]吴云.论共青团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2(2):51-52.
[6]李宏弢.略论高校传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28-29.
[7]陈黎黎.薛林峰.高校学生社团参与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5):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