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兰人工栽培技术
2012-01-25李军
李 军
(牡丹江市林业局五林林业站,黑龙江牡丹江 157035)
一叶兰(AspidistraelatiorBlume),因其果实极似蜘蛛卵,又名蜘蛛抱蛋。兰科观花植物,多年生常绿宿根性草本,地下根茎匍匐蔓延;叶自根部抽出,直立向上生长,并具长叶柄,叶绿色。一叶兰终年常绿,叶色浓绿光亮,姿态优美、淡雅而有风度;同时它长势强健,适应性强,极耐阴,是室内绿化装饰的优良喜阴观叶植物。它适于家庭及办公室布置摆放。可单独观赏;也可以和其它观花植物配合布置,以衬托出其它花卉的鲜艳和美丽。此外,它还是现代插花极佳的配叶材料。变种有洒金型,叶片布满黄色斑点,星星点点,煞是好看;白纹型,叶片镶嵌淡黄白色纵条纹,或半片叶黄,半片叶绿。因耐阴性特强,置于室内月余,植株状态依然良好。
1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近圆柱形,直径5~10mm,具节和鳞片。叶单生,彼此相距1~3cm,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22~46cm,宽8~11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多少皱波状,两面绿色,有时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叶柄明显,粗壮,长5~35cm。总花梗长0.5~2cm;苞片3~4枚,其中2枚位于花的基部,宽卵形,长7~10mm,宽约9mm,淡绿色,有时有紫色细点;花被钟状,长12~18mm,直径10~15mm,外面带紫色或暗紫色,内面下部淡紫色或深紫色,上部6~8裂;花被筒长10~12mm。裂片近三角形,向外扩展或外弯,长6~8mm,宽3.5~4mm,先端钝,边缘和内侧的上部淡绿色,内面具条特别肥厚的肉质脊状隆起,中间的2条细而长,两侧的2条粗而短,中部高达1.5m,紫红色;雄蕊6~8枚,生于花被筒近基部,低于柱头;花丝短,花药椭圆形,长约2mm;雌蕊高约8mm,子房几不膨大;花柱无关节;柱头盾状膨大,圆形,直径10~13mm,紫红色,上面具3~4深裂,裂缝两边多少向上凸出,中心部分微凸,裂片先端微凹,边缘常向上反卷。
2 生长习性
一叶兰原产中国南方各省区,现各地均有栽培,利用较为广泛。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较耐寒,极耐阴。生长适温为10~25℃,生长温度范围7~30℃,越冬温度为0~3℃。
3 栽培技术
3.1 繁殖
一叶兰主要用分株繁殖。分株时间:最好是在早春(2~3月)土壤解冻后进行。
分株方法: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
装盆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晾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1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最好是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上盆或移栽:先在盆底放入2~3cm厚的粗基质作为滤水层,再放入植株。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草炭∶珍珠岩∶陶粒=2∶2∶1;草炭∶蛭石=1∶1;或者草炭∶炉渣∶陶粒=2∶2∶1;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2∶1;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炉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等。上完盆后浇1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
3.2 栽培管理
一叶兰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盆栽通常选用疏松、肥沃的沙土混合而成。一般用园土2份,腐叶土1份,厩肥和砻糠灰各0.5份,均匀拌和即可。春夏生长旺期,施肥以氮肥为主,可每月施2次稀薄液体肥。冬季则要停止追施肥料。性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对光线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或很阴的地方均可生长。其可长期放于明亮的室内栽培,或开春后搬到室外半阴处或其他植物下面。秋季下霜后搬回室内。生长期间需要非常充足的阳光,但一叶兰夏天不可置于阳光下暴晒,以免叶片发黄、灼伤。春季一叶兰长新叶时,植株要置于光线充足处,阳光直射也无妨。这样长出来的叶片宽、长、绿,否则叶片细长,而且也易发生介壳虫危害。一叶兰要定期清除叶片上的灰尘,可喷水或用布擦。保持叶片鲜亮而有光泽,以提高观赏效果。
生育需求特殊的台湾—叶兰,夏季时需要冷凉的气候,10~25℃较好;而冬季则不能下雪,生长适温约在1~l0℃左右。因此在台湾省的平地,因春夏季的温度太高而不适生长,故一叶兰是非常典型的亚热带高山植物。一叶兰喜温暖,忌严寒,其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在室内不通风或光线暗处,易发生介壳虫。发生后,可用抹布抹去,或用乐斯本配液喷施即可除去。一叶兰喜欢生长在潮湿、甚至有浓雾的环境下,尤其在开花后,植株需要大量的水分,以供子球成熟所需,然而,一般买到的球茎,多因环境不当而无法充实子球,因此只须在花芽生长期间,给予足够的水分即可。在生长期内需充足的水分,栽培环境需阴湿,夏秋干燥时,要经常向叶面喷水增湿。一叶兰喜土壤湿润,但是应该避免盆土渍水,否则容易烂根。
3.3 采后管理
可将出圃的盆栽一叶兰置于相对湿度为90%~95%、环境温度为10~15℃、无日光直射的明亮之处进行存放。不要使环境空气过于流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贮存时间不宜超过3周,于运输前的第2~3天应该停止浇水。
4 药用价值
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活血散瘀,补虚止咳。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