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物产地检疫
2012-01-25董喜林周慧强
董喜林 周慧强
(辽宁省建平县畜牧兽医局,建平 122400)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在兽医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根据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搞好动物产地检疫的几条建议,仅供参考。
1 产地检疫的意义
产地检疫是指检疫员到场、到户对出栏前动物进行检疫。开展产地检疫可以把动物疫情消灭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对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生产、方便流通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产地检疫是整个动物检疫的基础。
2 产地检疫的作用
2.1 预防消灭动物疫病
动物疫病的发生特点、流行特点决定了动物检疫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如果失去了这条原则,检疫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根据这一原则,动物检疫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动物进入流通之前,也就是放在生产饲养源头,即产地。
2.2 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危害人畜健康
产地检疫是防止染疫或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产地检疫能够及时发现病源,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传播,提高检疫的科学性,尽可能避免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对人畜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2.3 促进基层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层的防疫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要达到标准防疫密度和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而通过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可以有效地促进基层防疫工作开展,从而达到提高免疫率,实现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目地。
3 动物产地检疫的措施
3.1 建立动物免疫档案
动物防疫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有数量规定又有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动物免疫证制度,建立免疫档案。因此,开展产地检疫时必须首先查阅免疫档案,坚决杜绝未经检疫私自出售饲养动物,对不听劝阻的按相关法规予以处理。
3.2 严格实行报检制度
根据农业部颁发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要求,屠宰或育肥动物在出栏前3 d,种用、乳用或役用动物应提前15 d由饲养户向其所在地动物防疫机构报检并填写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申请表,检疫员于畜禽出栏前到场户实施产地检疫。
3.3 建立畜禽户口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开展动物产地检疫,防止检疫过程中出现漏检,建议对动物实行户口制度,可将符合条件的村防疫员聘为协检员,对本村所养的动物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准确掌握本村畜禽免疫和增减情况,建立定期检疫监督机制。
3.4 强化监督管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饲养场及散养户的免疫程序、用药程序、消毒方法、病死畜禽处理程序,以及饲料、兽药、疫苗和引进动物来源进行严格审定和把关,健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引进动物、出栏动物健康无疫,药残控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与饲养户签好责任状。
3.5 实行检疫签名制度
动物检疫员到饲养场、养殖户检疫后,根据免疫档案及免疫耳标的佩带情况,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出具证明,并由饲养场场主或饲养户签名,这样可以杜绝检疫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
3.6 严格掌握动物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
对被检动物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6.1 被检动物来自非疫区 被检动物无国家规定的一、二、三类传染病,本地区从未发生过或虽然发生过但己被彻底消灭和并无新发生动物疫病的动物。
3.6.2 临床检查健康 临床检查应包括畜禽的被毛、精神状态、呼吸、反刍情况、动态情况、静态情况、饮食等有无异常,体温有无升高下降、脉搏的快慢、可视粘膜是否苍白、潮红、发绀、黄疸、肿胀、充血、溃疡和结节存在以及其分泌物性状。
3.6.3 确保免疫效价 应检查免疫疫苗的名称、种类、厂家、出厂日期、批次、失效期、合格证等,免疫后防疫人员签名,建立免疫档案,挂免疫耳标及填写免疫时间等。
3.6.4 规定的实验室检验项目结果为阴性 未达到健康标准的乳用、种用、役用动物除符合上述条件外,必须经过实验室检验合格。
4 加强检疫员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检疫员素质
4.1 加强检疫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产地检疫是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检疫,所以要求动物检疫员身体健康,遵纪守法,有强烈的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能独力完成检疫工作。
4.2 加强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培训
每年对动物检疫人员进行2次以上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多方面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以保证检疫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4.3 强化检疫员的业务学习
动物检疫工作集技术行政执法于一体,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它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熟练准确的技术操作为前提,这就要求动物检疫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动物检疫员必须不断学习。
4.4 动物检疫员的奖惩
对在检疫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在检疫工作中马马虎虎,没有责任心和知法犯法的给予批评和处分,做到奖罚分明,以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