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瑞香研究进展

2012-01-25晋小军张红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6期
关键词:瑞香祖师香豆素

赵 洁,晋小军*,张红军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2.甘肃泰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武威 730020)

黄瑞香(Daphne giraldii Nitsche)瑞香科,瑞香属植物。别名打结花、结香。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青海等省。黄瑞香以根皮和茎皮入药,称祖师麻,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止痛散瘀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和跌打损伤等症。本文拟对黄瑞香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并根据我们的研究进行评价,为黄瑞香研究深入提供借鉴。

1 化学成分

从黄瑞香根皮和茎皮中分离出的化合物主要有香豆素类、黄酮类、木质素类、萜类及其他类化合物。其中香豆素类被认为黄瑞香有效成分的主要物质。

1.1 香豆素类

从黄瑞香中分离出19种香豆素类成分,瑞香素被认为是黄瑞香有效成分[1]。而其中的7-羟基香豆素有镇痛作用;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和7,8-二甲氧基香豆素有抗炎和镇静催眠效果[15]。

19种香豆素类分别为: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瑞香素(祖师麻甲素)、瑞香苷(祖师麻乙素)、7-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2]、7,8-二甲氧基香豆素[14]、伞形花内酯-7-O-β-D-葡萄糖苷、瑞香素-8-O-β-D-葡萄糖苷、双白瑞香素[1]、4-甲基-7-羟基香豆素、5-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8-O-β-D-葡萄糖苷、双白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Rutarensin、以C8'-C8方式连接的有结香苷C、黄瑞香苷A、以C5'-O-C8方式连接的有黄瑞香苷B和Daphgilin、以C6'-C8方式连接的有daphjamilin、以C3'-C8方式连接的有[6-O-β-D-芹菜糖-7-羟基-3-(7-甲氧基-2-羰基-2H-1-苯并吡喃-8)-2H-1-苯并吡喃-2酮和6-O-β-D-鼠李糖-7-羟基-3-(7-甲氧基-2-羰基-2H-1-苯并吡喃-8)-2H-1-苯并吡喃-2 酮[2]]。

1.2 黄酮类

现在从黄瑞香根茎中分离的黄酮类主要有9种,分别为芫花素、芫花素-5-O-β-D-葡萄糖苷、3',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5-O-β-D-葡萄糖苷、4',5-二羟基-3',7-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黄烷-3-醇-7-O-β-D-葡萄糖、sakuranin、3',7-二甲氧基-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7-甲氧基-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

1.3 木质素类

主要的木质素类有(-)-松脂酚、(+)-丁香树脂酚、(+)-里立脂素B二甲醚、(+)-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罗汉松脂醇和WoonenosideⅪ[3]。

1.4 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有二萜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瑞香毒素[16]、12-羟基瑞香毒素、黄瑞香甲素、黄瑞香乙素、黄瑞香丙素、芫花素[2]、β-谷甾醇,胡萝卜苷、齐墩果酸和白桦酸[13]。

1.5 其他类化合物

其他类化合物主要有:咖啡酸正十八碳、十八碳酸单甘油脂[14]、对羟基苯甲酸、2,4,6- 三羟基苯甲酸乙脂、oleadaphnal、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芥子醛葡萄糖苷、紫丁香苷、芥子醇1,3'-葡萄糖苷、丁香苷、1-(4-羟基-3,5-二甲氧基)-1,2-丙二酮、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和α-D吡喃果糖[2]。

2 剂型研究

黄瑞香的根皮和茎皮称为祖师麻,祖师麻的药剂类型有3种,分别为黄瑞香注射液、祖师麻膏药、祖师麻片。

2.1 黄瑞香注射液

黄瑞香注射液以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和茎皮用蒸馏法制成灭菌水溶液,为镇痛剂,主要用于外伤疼痛、头痛、牙痛、腹痛、风湿疼痛等急性疼痛及各种慢性疼痛。尹海平对黄瑞香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利用薄层色谱法进行研究分析。薄层色谱法中,确定氯仿为提取溶媒,用黄瑞香标准药材配置对照溶液,在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在相同的位置上应显相同的蓝色斑点[4]。张慧在黄瑞香注射剂制剂工艺的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中提出注射液制备过程中pH的调节对注射液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祖师麻甲素为祖师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其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开环,但如果在碱性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再经酸化也不再发生内酯环闭环反应。而原工艺制备中,一次蒸馏液在二次蒸馏之前pH调至碱性后长时间加热,促使工艺中祖师麻甲素的含量较低[5]。

2.2 祖师麻片

祖师麻片原收于《部颁标准》WS3-159(Z-53)-94(Z),现已收载入《中国药典》2010 版[6-7],是由祖师麻浸膏粉经加工制成的片剂,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症、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郗素娥等对祖师麻的稳定性运用恒温加速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祖师麻甲素随温度升高进行降解,且有效期缩短,因此祖师麻片应密闭、避光、放置在阴凉处贮藏[8]。

2.3 祖师麻膏药

祖师麻膏药为传统的摊于布上的黑膏药。具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瘀血痹阻经脉。症见:肢体关节肿痛、畏寒肢冷,局部肿胀有硬结或瘀斑。经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甘肃省武威市中医院等三家医院623例临床疗效验证。结果表明:祖师麻膏药对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作用确切。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中医痹病寒湿阻络症、淤血阻络症疗效较好,尤其对湿寒阻络、淤血阻络引起的肢体关节冷痛、沉重痛、关节发凉、肿胀、肌肉关节剧痛疗效显著。

3 组织培养

祖师麻为黄瑞香的根皮和茎皮,需要大量的采挖野生资源,由于黄瑞香生长地海拔高,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这给黄瑞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人们开始探索黄瑞香人工栽培技术,对黄瑞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热点,20世纪80年代后,瑞香科的组织培养研究已经开始,主要以茎尖、嫩叶、嫩茎作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加不同激素进行组织培养。李银等在黄瑞香愈伤组织培养及其二次代谢产物的研究中用黄瑞香的嫩叶和茎作为外植体进行暗室培养,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MS8+1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 +0.1 mg/L激动素 +3%蔗糖 +0.9%琼脂粉 +0.4%硝酸钾;pH 5.8;培养温度:(25±1)℃愈伤组织黄白色[9]。庞晓斌等在黄瑞香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中,以黄瑞香幼嫩茎尖为外植体,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统计的方法研究黄瑞香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确定黄瑞香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培养基为 WPM+IBA 0.1 mg/L+KT 0.1 mg/L,茎尖诱导芽的适宜培养基为WPM+IBA 0.2 mg/L+6-BA 3 mg/L,幼芽形成根的适宜培养基为 1/2MS+IBA 3.0mg/L[10]。我们对黄瑞香组织培养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初期我们采用了不加激素的4种培养基——WPM、MS、B5、GS诱导外植体萌动,发现MS培养基的萌动效果最好,但萌动比例偏低,仅能达到10% ~30%;在此基础上,通过激素配比的正交试验,选择了10种含有不同激素及浓度的MS萌动培养基。经实验发现,在MS+0.5 mg/L BAP+0.05 mg/L NAA;MS+1.0 mg/L BAP+0.1 mg/L NAA;1/2MS+1.0 mg/L BAP+0.05 mg/L NAA 培养基中枝条的萌动效果佳,低激素水平下萌动枝生长较快,萌动芽数量多,而高激素水平下,尽管萌动芽也较多,但后期生长缓慢且易褐化死亡。该研究为黄瑞香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提供依据。

4 扦插育苗

黄瑞香目前处于野生状态,而药材的大量采挖造成自然生长坏境的破坏和野生黄瑞香生长面积的减少。扦插也是有效的繁殖手段,经济简便,生产上广泛使用[12]。吕鸿光等在黄瑞香扦插育苗的试验中得出。插穗为15 cm长,扦插时间为5月中旬。用100 mg/kg浓度的GGR6号生根剂浸泡插穗6 h扦插,苗木生根率最高达81.3%,苗木当年生长量也最高,平均苗高达13.93 cm,苗木整齐[11]。因生产对黄瑞香大量的需求,而扦插育苗在生产上广泛使用,我们对黄瑞香进行扦插试验。发现处于海拔2530 m左右的黄瑞香,在5月中旬由顶芽形成叶片多数已展开,且已过盛花期,不适宜进行扦插。所以应在新生顶芽叶片展开以前进行扦插。黄瑞香从顶芽展开叶片开始,叶片生长速度加快,枝条易枯萎,故而扦插时应该进行摘顶。这样才能保证枝条不过快枯萎,保证存活、生根。另外扦插成活率低,不足5%,与吕鸿光研究得出的结论有较大的差异。

5 结语

黄瑞香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木质素类和萜类等化合物,其中瑞香素被公认为黄瑞香的有效成分。化学成分的研究很多,大多数的研究主要是对黄瑞香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少数是对其成分的药理的研究,以确定其中主要的药效成分和分离技术对有效成分的影响。祖师麻的剂型主要有3种,而制剂学的研究以药理研究为主,主要剂型也是传统的黑膏药,对药剂学研究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祖师麻药材为黄瑞香的根皮和茎皮,大量的采挖将使其不可持续。故进行快速繁殖与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对保护资源意义重大。在繁殖技术中,种子由于发育、成熟和休眠问题,目前出苗成活率在20%左右,且生长缓慢。通过组织培养,在现有的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炼苗移栽,建立人工繁殖栽培技术体系将是发展方向。扦插育苗是一种传统的繁殖技术,但其经济简便,在生产上有广泛应用的空间,应在提高扦插成活率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经我们重复,还不可信。由于黄瑞香繁殖困难,对环境要求高,提高其繁殖成活率的研究将是黄瑞香人工驯化栽培领域的热点。

[1]康阿龙,李伟,孙成荣,等.祖师麻的化学成分及制剂学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1,26(6):479-482.

[2]苏娟.黄瑞香化学成分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7.

[3]刘文娟,王立波.祖师麻中的木质素类成分[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20(4):303-306.

[4]尹海平,张中苏.黄瑞香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医药研究,1994(1):57-58

[5]张慧,王丽岩,李越峰.黄瑞香注射液制剂工艺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1,28(4):46-48.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第8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8.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71-972.

[8]郗素娥,洪艳荣,李以杰.祖师麻片稳定性考察[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57-58.

[9]李银,王凤林,李书慧等.黄瑞香愈伤组织培养及其二次代谢产物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3):199-200.

[10]庞晓斌,高双成,谢欣梅.黄瑞香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226-11227,11229.

[11]吕鸿光,闫双虎,刘成寿.黄瑞香扦插育苗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3:21-22.

[12]郭巧生,郭玉海,梁宗锁,等.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0-74.

[13]苏娟,吴志军,沈云亨,等.黄瑞香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8,39(12):1781-1783.

[14]周光雄,王国平,杨永春,等.黄瑞香茎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38(3):327-329.

[15]李书慧.祖师麻化学成分及其原植物黄瑞香细胞培养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5.

[16]周光雄,杨永春,石建攻.祖师麻化学活性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7):555-556.

猜你喜欢

瑞香祖师香豆素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达摩祖师
瑞香
醉梦前尘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The Introduction to application of color in Chen Dan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瑞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