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经的中医理论发展源流及治疗特色浅析

2012-01-25张旭宾孙靖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病源风冷补益

张旭宾 孙靖若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疼痛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无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外伤、瘀血、痰饮等均可导致疼痛及疼痛性疾病的发生。疼痛症状虽然男女皆有,但在妇科疾病中所见尤多,因为妇女在生理上常不足于血,而且经孕产乳期间,血脉亏虚,气血不足,更易受寒邪侵袭,产生疼痛。例如在经期涉水淋雨,过食生冷,或触冒风寒,从而寒湿客于胞中,搏于冲任,可以导致痛经。中医古代文献中对痛经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认识过程。

1 起源

妇女经行疼痛 (即痛经)的描述首先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经文中有:“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记述了痛经的症状及治疗[1]。经文论述比较简单,但以方测证,可以推知张仲景认为痛经以血瘀为主,治疗采用活血化瘀法;此外从本条经文我们可以看出痛经每月一次的特点。

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妇科杂病诸侯一》首立“月水来腹痛候”,对妇女痛经的证候和病因进行了论述。经文说:“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2]。从本条论述我们可以推知巢元方认为痛经主要病因为“体虚风冷”。而且是由于过劳损伤机体正气时,风冷之邪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造成经行之时正邪交争,出现痛经。另外在《诸病源候论·妇科杂病诸侯二·带下三十六疾候》提到“九痛”之一就是“月水来腹痛”[3]。反映了妇女痛经之病早已被古代医家所明确认识。古代医家对妇女痛经病因学的最早认识和明确记载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巢氏对痛经病机的认识仍主“寒凝血瘀”,但可惜有证无方,不能了解巢氏对痛经治疗的特色。

2 发展

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痛经的治疗作了详细记载。《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四·妇人方下》有:“桃仁散”主要治“月经来绕脐痛,上冲心胸”;另有“治月经往来,腹肿,腰腹痛方”。观其治疗方药,多用虫类破血药和大黄、桃仁等攻下药,配合使用干姜、蜀椒、桂心等温通药物,较少采用补益药。说明孙氏对痛经的病因的认识仍遵循巢氏“体虚风冷”论,病机当为“寒凝血瘀”,当以实证居多,治疗原则为破血化瘀、温通行气止痛。孙思邈弥补了《诸病源候论》有论无方的不足。

宋·陈自明《妇人良方》继承了《诸病源候论》关于痛经病因病机的理论,同样也主体虚风冷致病的学说。经文中有:“夫妇人月经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致令体虚,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于冲任之脉、手太阳、少阴之经。冲脉、任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也。……其经血虚,则受风冷。故月水将行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陈自明在家传及自己临床经验基础上推出了治疗痛经的方药—温经汤、桂枝桃仁汤、万病丸等方药,临床有显著效果,温经汤方为后世医家所喜用。在治疗用药上以温通化瘀为主,多采用当归、川芎、赤芍、牛膝等温和的活血化瘀药,配合桂心以温通经脉,稍加补益之品,很少使用虫类破血化瘀药和攻下之品。

宋·齐仲甫《女科百问》第八问有“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营卫周身者也。血气盛,阴阳和,则形体适平。或外亏卫气之充养,内乏营血之灌溉。血气不足,经候欲行,身体先痛也。或风冷之气,客于胞脉,损伤冲任之脉,及手太阳手太阴之经,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与风冷相击,所以经欲行而腰痛也”。其更为详细的谈及痛经形成的机理,他认为经络和气血在人体中有重要作用,人体感受寒邪后,经期正气与寒邪交争,所以出现痛经的症状,对于痛经的虚实病机分析更为透彻。在治疗上选用趁痛饮子、温经汤、没药除痛散、撞气阿魏园、滋血汤和琥珀散,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三棱、莪术、当归、川芎、牛膝、玄胡索、蒲黄、没药,温经药有肉桂、高良姜、胡椒、小茴香、熟附子等,此外还加用如熟地黄、砂仁、虎骨等一些补益的中药,宋代使用的药物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

金元时期对痛经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治疗措施。朱丹溪在《格致余论》提出:“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朱丹溪提出痛经由气滞、气血虚弱所致,在辨证上以经将行作痛、经来后作痛分虚实,开创了虚实论治痛经的先河。

3 完善

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此当于形气稟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张景岳提出对于痛经必须审查寒热虚实或虚实挟杂、在气、在血等情况,辨证准确,才能立法处方,治而有效。张景岳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张景岳在治疗上更是提出痛经的辨证论治,强调虚证疼痛的补益治疗。在《质疑录·论诸痛不宜补气》:“痛在经者脉弦大,痛在脏者脉沉微,兼脉证以参之,而虚实自辨。是以治表虚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脱泄之阴也,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凡属诸痛之虚者,不可以不补也。”张景岳从虚实论治痛经,对痛经在辨证上作了规范性论述,在治疗上注重补益之法的应用,可谓言简意赅,切中主题,堪称后世规范。

明·万全《万氏妇人科·卷之一·调经章》则主:“凡经水将行,腰胀腹痛者,此气滞血实也,桃仁四物汤主之……凡经水过后,腹中痛者,此虚中有滞也,加减八物汤主之。”立法方药精当,临床使用方便。

明·岳甫嘉在《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下卷女科》指出:“经行后期不来作痛者,血虚有寒气滞也,治宜温经养血行气……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气滞也,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治宜行经顺气,不宜补……经水行后作痛者,气血虚也,治宜调养气血。”对痛经在月经的不同时期的调治树立了规范。

清·傅山《傅青主女科·调经门》在“经水未来腹先疼”条目中提出: “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在“行经后少腹疼痛”条目中提出:“妇人有少腹疼于行经之后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肾气之涸乎!”;在“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条目中提出:“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为血室……经水由二经而外出,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痛”;傅青主详细地论述了痛经的肝郁、寒湿、肾虚等不同证型,分别治以宣郁通经汤、温脐化湿汤和调肝汤。傅氏在治疗上重视肝肾,疏肝与滋肾相结合,所选方剂多为自创,可谓组方严谨,选药平和,深得辨证论治的精髓。

综上所述,对于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月水来腹痛候”,对妇女痛经的表现有了明确的认识,病因主“体虚风冷”学说。在治疗方面,隋唐以前,治疗以活血化瘀温通为主,多用虫类破血药及攻下药,少用补益之品。到了宋金元时期,对痛经病因、发病时间和证治均有系统的论述,主张辨别虚实与气血。宋元时期,结合疼痛时间分为虚实两类,实证中又有气滞与血瘀,用药转变为一般活血药,少用攻下之品,补益药的比重逐渐增加。明清时期,对痛经的认识更为系统全面,明朝张介宾从辩证角度,将痛经分为虚实两种,并力主虚多实少之说;清朝傅山归纳为肝郁、寒湿、肾虚等3个方面,所选方药不落俗套,为临床所常用。明清时期主张对痛经进行辨证论治,根据虚实寒热证型的不同,重视补益及调理肝脾肾。

古人对于痛经的记载反映出历代医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痛经反复性大,治疗较为棘手,因而在治法及方药上作了大量的探索,为临床论治痛经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痛经的较为全面的理论体系。

[1]李克光主编.金匮要略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76-675

[2]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31-1033

[3]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87-1089

猜你喜欢

病源风冷补益
基于Fluent的汽车动力电池风冷散热分析
水夹壳风冷结构高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方案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法和补益法协同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的运用
风冷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设计及仿真分析
冬天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世界政治乱象的美国“病源”(纵横)
补益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网状Meta分析
通过数学建模形成生命素质“众涵数”确立“数学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