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篇用药规律浅析

2012-01-25黄婷婷史亦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叶天士性味医案

黄婷婷,史亦谦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篇用药规律浅析

黄婷婷,史亦谦△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流传广、影响大的中医医案专著,全书序列八十九门,述证八十六种,每门以病证为标目,序列其经治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充分反映了叶天士辨证精细、立法妥帖、处方中肯、用药灵活的学术特点,书中治案大多切于临床实用。本文以《临证指南医案》首篇中风篇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对其中所提及的方药及其属性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旨在探讨书中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做一参考。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用药规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材料选自《临证指南医案》[1]中风篇,以人次为单位记录并用excel建成表格。

1.2 研究方法

为复查简易及统计全面,录入项目内容为原书中页码,患者姓氏(又表示前者复诊)、中风分期、证型及具体药物。因原文中无明确分期及分型,故这两项的录入参照《中医内科学》[2]具体分期分型。有方名无具体药物者参考《方剂学》[3]补充其药物。记录药物不分汤剂、丸剂等剂型区别。

1.3 录入规则

同种药物不以产地、炮制方法、别称区分,均记录为同种药物,如川牛膝、怀牛膝均记为牛膝,炙远志、炒远志均记为远志,龟板、龟甲均记为龟甲。结合时代变革,考虑今人临床药物使用不如古人考究,某些罕用药物药房不再储备,故记为功效相近并常被替代之的同种或同科药物,如当归头、身、尾均记为当归,茯苓、茯神均记为茯苓。

因统计及分析需要,另立表格录入中风篇所提及的药物及其类别、性味、归经,录入规范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分药物因现今已被遗用,《药典》中未予纳入则参考互联网。因来自互联网的资料良莠不齐,故为提高录入内容的准确性,均采用有引自本草类著作的段落。如药物金箔《药典》未予编入网上可搜及:《本草汇言》:“味辛,气寒,有毒。”《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故录入金箔性寒,味辛,归心、肝经。所录入的性味不考虑程度,即微寒、大寒均记为寒。

2 统计结果概况

2.1 方剂

共录入《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相关方剂61首,其中56首为主治中风方剂,另5首为治疗中风患者的兼症及预防调护。

2.2 药物类别、性味、归经

用药105味,应用中药446次。其中药物类型出现频次降序排列前3位为补虚药(170次)、清热药(58次)、平肝息风药(40次),三者占总数的69%。性味频次降序排列为甘(322次)、苦(201次)、辛(128次)、酸(36 次)、淡(28次)、涩(12次)、咸(6次)、温(17次)、寒(153 次)、平(92 次)、凉(22次)、热(9次)。归经频次降序排列前6位为心(198次)、肝(192次)、肾(184次)、肺(179次)、脾(165次)、胃(125次)。

2.3 各期药物频次

各期药物使用频次降序排列前6位是:急性期为茯苓(15次)、人参(15次)、生地(9次)、天麻(9次)、石斛(9次)、枸杞(9次),恢复期为茯苓(9次)、石斛(6次)、麦冬(6次)、人参(5次)、天冬(5次)、枸杞(4次)。

3 讨论与体会

本研究发现,叶天士在治疗中风方面的用药特点如下。

3.1 善用甘温补虚

从统计结果可见,性味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为甘温,药物类型中最多见的为补虚药,并且补虚药具体频次数据上明显优势于位列第二的清热药,同时用药频次最高的6味药物均属于甘味药,并且有半数以上属于补虚药。用甘温方甘温益气、滋生阴血,以达气血生、脏腑润、气机扬、经络通、诸证愈。

3.2 补虚侧重气阴

叶天士治疗中风善用补虚药,但补有气血阴阳之别,细而分之可知,使用补阴药70次,补气药47次,补血药37次,补阳药16次。即使是急性期与恢复期分而论之亦然。急性期使用补阴药40次,补气药31次,补血药27次,补阳药11次,恢复期使用补阴药30次,补气药16次,补血药10次,补阳药5次。大量的叶氏医案表明,肝肾阴虚、阳亢不潜是中风形成的重要病机,故补虚首推滋阴。阴液大量损耗可致气随津脱,若遇夏热秋燥则更甚,故补阴同时兼用补气,气能生津,津能载气,气阴同补更能达到补阴的目的。

3.3 频用茯苓

急性期与恢复期用药共同点除频次高的皆为甘味外,另有一共同点,即为频次最高的均为茯苓。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善于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甘则能补,淡则能渗,故既可驱邪又可扶正。中风者凡有神志异常,即为中脏腑,其中闭证分型有痰热腑实、痰火瘀闭、痰浊瘀闭,三者侧重不同,但均离不开一个“痰”字。茯苓善渗泻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中风之病位在于心脑,心为君主之官,心藏神,故有宁心安神之功的茯苓定能缓解神志异常。并且茯苓归经诸多,兼有脾肾二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若能起到同时补益先后天之效,何愁诸脏之虚?

3.4 急则治标,顺时而变

前文中已提及61首方剂中有5首为治疗中风患者的兼症及预防调护。他们之所以也能列入中风篇,实则对中风治疗亦有临床指导意义。中风患者在恢复期因秋燥伤上而出现肺燥之证时“暂以清润上焦,其本病再议”,心火亢上、营液内耗“先以补心汤理心之用”,心悸少寐者以酸枣仁汤和之。

61人次案例中有18次在症状描述时提及季节气候与中风发展的关联。对病机的阐述有“夏秋病伤更因冬暖失藏,入春地气升,肝木风动”,中风的加重因素有“今夏热益加发泄,真气更虚”,中风恢复期亦因时制宜暂停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转而预防中风再发,“深秋初冬调理大旨以清上实下,则风熄液润不致中厥”。《临证指南医案》所治之中风并非一味地治疗本病,而是根据病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结合新旧病、兼症、个人体质因人制宜,随四时气候的变化顺应时令,随证用药。

4 问题与展望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篇61个案例进行统计,并分析叶天士对于中风治疗的用药规律,以求为现代临床治疗做一参考。由于古代医案往往存在记录过于简略、药物术语使用不统一、医案流传过程出现缺失及谬误等问题,给统计和分析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在资料的整理、归类时难免会有些主观性因素掺杂其中,且古代医家所记录的病案数量偏少,因此统计误差较大,应用时须结合临床实践加以验证和评价。同时《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及的方剂只有药名而并无具体剂量,对此应进一步展开关于剂量的研究。

《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因时制宜、预防复中的记载,正是中医临床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中风本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又因现今生活环境恶化、工作压力增大、饮食过于滋腻,使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日益增高。治未病是中医的特色,是中医养生、治病防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医学前沿和方向。将治未病、预防复中贯穿中风病防治全过程,是提高中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因而对防治中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1-19.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4-315.

[3]连建伟.方剂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1.154.173.189.209.

R255.2

A

1006-3250(2012)02-0216-01

△指导老师

黄婷婷(1987-),女,浙江杭州人,医学硕士,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与研究。

2011-07-04

猜你喜欢

叶天士性味医案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医案探讨王孟英辨治温热病处方用药规律
叶天士棋子治病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叶天士拜师谦学
医学家叶天士治贫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叶天士栀子豉汤的临床运用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