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县奶牛养殖发展现状及策略
2012-01-25王焕金
王焕金
(黑龙江省克东县畜牧兽医局,克东 164800)
1 自然状况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克东县具有半干旱半湿润和寒暖适中的气候条件。全年平均气温1.2 ℃,极温在+37~-37 ℃,无霜期131 d,年平均降雨量500~600 mm,年积温2 100~2 300 ℃,年日照2 720 h。
2 养殖现状
2.1 草原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的价值日益彰显,农民对土地认识也日益加深,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出现开垦草原的现象。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草原面积逐渐减少,草原由承包前的80 000 hm2减少现在16 733 hm2。草原逐渐减少,成为本县畜牧业发展瓶颈。
2.2 饲料
夏、秋奶牛饲料主要是通过放牧和补充一些种植的青饲料与精饲料(添加剂:主要有蛋白质,钙粉,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冬、春奶牛饲料主要是豆皮子和精饲料,有一定量的青贮玉米。
2.3 品种
饲养奶牛品种主要是荷斯坦奶牛,部分是西门塔尔奶牛。常采用人工受精方式繁殖,选择优质的精粒是培育优质奶牛的关键。
2.4 管理
奶牛饲养绝大部分采用粗放式管理,卫生条件、管理水平及防疫技术非常低下,从而造成奶牛体弱多病,影响了奶牛的出奶量和质量。
2.5 防疫
由于农村的牛舍多是简易结构或其他简易房改建,设置不规范,未设产房,无隔离圈舍,以及排污设施处理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不能坚持消毒或消毒不彻底,不能有效的消灭传染源,免疫接种和疾病诊断没有详细记录。自此造成各个环节脱节,为奶牛的防疫带来困难,不利于奶牛的健康。
2.6 购牛
选购奶牛只注重价格,而忽视其品种和生产性能。
2.7 圈舍
圈舍设计不合理,重复建设、场地利用率不高。运动场地与牛舍面积不成比例,造成很大的浪费或奶牛不能很好地运动,影响正常的生产。
2.8 繁殖
农户在奶牛的繁殖配种过程中,只考虑冻精的价格,而忽视精子的品质,往往造成屡配不孕,或犊牛的成活率低,后代生产性能差,经济上得不偿失。
2.9 淘汰
奶牛淘汰不及时,养殖效益不高。近年来,因奶牛价位居高不下,多数农户对年龄大而受孕低、产奶少的奶牛不想及时淘汰,造成生产成本高,产奶量低,经济效益低下。
3 对策
3.1 建立养殖户与企业共赢关系
在充分发挥飞鹤龙头企业作用的同时,更应考虑奶牛养殖户的利益。养殖户与企业之间应该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双方成为真正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3.2 充分建立资金和风险保障机制
自从飞鹤乳业落户克东县以来,农民对养殖奶牛的热情空前高涨,光有热情没有资金也是枉然。克东县县委、县政府多方面筹措资金,保障奶牛的购进。多方协调为奶农提供低息贷款和无息贷款,从而保障奶牛养殖业向着产业化、规模化、高品质、高效化方向发展。
3.3 提高规模化、科学管理水平
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发展规模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是克东县奶牛养殖的大势所趋。要努力实现克东县奶牛养殖业从“小群体、大规模,一家一户”的数量效益型模式到集中建奶牛小区、集中饲养的集约化质量效益型模式转变。在管理模式上,要本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挤奶”原则,建立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高起点、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小区;在落实政策上,要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依托,加大对牲畜棚圈、青贮窖等相应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带动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切实解决养殖户的实际困难;要积极吸纳农户加入,重点吸纳文化素质较高、具有丰富经验、经营效益好的农户加入,以利提高小区存栏量,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和带动效应,充分发挥小区作用。
3.4 做好奶牛品种改良
奶牛品种改良是提升奶业整体生产水平和效益的关键,必须提高认识,落实措施,切实抓好奶牛品种改良工作。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步伐,一是严把奶牛的品种质量关。二是严把奶牛配种质量关。三是新技术推广,在搞好试验的基础上,推广胚胎移植、胚胎鉴别技术,加快良种奶牛的繁育。
3.5 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
目前,克东县奶牛养殖户文化素质低、卫生环境意识差、防疫意识淡薄,从而引起奶牛疾病的发生和鲜奶质量不高;克东县各乡镇畜牧站专业技术人员少,各村兽医和防疫人员文化素质低,不能很好的为养殖户服务。因此,克东县应投放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和农民兽医与防疫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防疫和奶牛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更好的为养殖户服务。
3.6 加强饲料、饲草基地建设
一是要大力发展专用牧草种植。二是充分利用克东县农作物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广“青贮”技术,提高其饲料利用价值。三是有计划地建立饲料生产基地,发展饲料精深加工业,推进奶业健康发展。
3.7 成立联合组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农户要增强市场意识,提高自我组织化程度,加强奶农联合。一要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二要积极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三要下气力培育农民经纪人。四要大力扶持养殖大户。
3.8 奶牛疫病防控
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危害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绝不能放松的工作,也是实现畜牧业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因此,要研究制定动物疫病防控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3.9 牛舍建设要符合卫生要求
农户养殖以10~20头的规模为宜,在奶牛场建场选址时,要遵循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远离交通要道、有充足水源、便于粪便处理等原则进行选址。
3.10 适时做好奶牛的更新
一般来讲,奶牛的可利用年限大致为10年,超出 8年,奶牛的生产性能开始下降,不但表现在泌乳量上,而且表现在发情迟缓、受胎率下降、新生犊牛体格小等方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养殖效益会马上下降,甚至入不付出,在经济上很不合算。因此,养殖户要采取措施适时淘汰,减免不必要的资源和人员浪费。同时,为了保证养殖规模,要选购生产性能好的奶牛及时补栏,争取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