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2012-01-25黄蓓
黄 蓓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护理部,广西 柳州 545001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多因精神紧张,思虑过度,七情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劳累过度,嗜食肥甘,饮酒过度等致阴阳失去平衡,气血经脉运行失常。我科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进行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减轻患者症状,促进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内科2010年1月至10月入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50~67岁,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按WHO对高血压的分型法,Ⅰ级高血压病18例,Ⅱ级高血压病9例,Ⅲ级高血压病9例;按照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的分型肝阳上亢型18例,肝炎上抗性10例,痰浊中阻型8例。
1.2 方法 运用西医理论与中医辩证施护相结合对原性高血压进行综合护理即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辩证分型进行辩证施护。
2 西医护理
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过多的探视,护理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病人。头痛时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定时测量病人血压并做好记录,告知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方法,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用镇静剂,做好心电监护。做好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自已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等。定期复诊。
3 中医护理
3.1 肝阳上亢型 情志郁结,郁而化火,火极生风,风阳上扰或肝肾阴虚,阴不敛阳,上饶清空,故头晕头痛。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重脚轻,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或细数。
护理要点 施护原则,平肝潜阳,滋肾涵木,调和气血,安神宁志。此型多因饮食不当所致,故饮食护理十分重要。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酒,少食甜食和肥甘油腻及过咸伤肾之品,主食以米、面为主,可多食用新鲜蔬菜瓜果,豆类等。治则予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治法。夏季宜饭前凉服,冬季宜饭后温服,服药后应卧床休息30~60分钟。暴怒不绝可使病情加重,故应注意此型患者入院后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等。
3.2 肝火炎上型 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若心神,因肝火循经上炎症见,头晕、头胀痛、耳鸣耳聋,胁肋胀痛,口干口苦,心烦寐差。肝火偏旺急躁易怒,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脉弦数有力。
护理要点 施护原则 清泻肝火,引火归元,清心寡欲,二便通条。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此型宜清淡饮食、易消化。富于营养之素食。切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韭菜、烟、酒等以免助火生痰,加重病情。主食除米饭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绿豆芽等。用药上以清泻肝火之法,常选龙胆泻肝汤,但苦寒之品亦能败胃,宜中病即止,待火势稍衰,则宜使用凉血滋阴之剂。服药后宜卧床休息并注意胃部保暖。此型患者以情绪激动,容易发生凶险的“中风”之证,因此让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指导病人调整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3.3 痰浊中阻型 痰浊中阻,气机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湿蒙蔽清阳。中焦气机阻滞则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脾阳不振,则少食多寐。此型症见,眩晕、嗜卧、胸闷恶心、肢麻、大便不畅、舌苔白腻、脉濡滑。
护理要点 施护原则 健脾化湿、祛痰熄风、醒脾开胃、调理气机。提供舒适的环境,注意病房温度和湿度。饮食上,佐以醒脾开胃,主食以米、面、薏米粥为宜。忌肥甘厚味,生冷瓜果,如蛋黄及动物内脏等损伤脾胃、聚湿生痰之物。辛辣开胃之品不可过多食用,以免助火生痰,引起便秘,加重病情。此型患者多数郁郁寡欢,话语不多,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变化。配合家属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待血压稳定后,指导患者练气功,打太极拳,做自身穴位按摩等,以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减轻病痛,早日康复。
4 护理体会
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病机为瘀血阻络,治当活血化瘀,在36例患者当中。入院前后的血压变化对比明显,患者用药知识、服药依从性、健康生活方式和血压控制的效果有明显进步,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辨证施护和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西医的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护理是分不开的,护士只有将中医辨证施护与合理用药细心的结合起来进行护理,才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1]中国血压联盟.高血压的现状与流行趋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9:10.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