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2012-01-25贾春芝翟文江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7期
关键词:夹板助手移位

贾春芝 翟文江

(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045000)

笔者2005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7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78例,男性113例,女性65例。年龄4~78岁。左侧109例,右侧69例。均为闭合性移位骨折。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5例,跌伤163例。外展型125例,内收型53例。其中有前成角畸形者78例,最早就诊时间伤后15min,最晚就诊时间伤后7天。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屈肘,前臂中立位,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者腋窝向上提,另一助手握其肘部沿肱骨干纵轴方向肩外展(外展型)或内收(内收型)顺势牵引3~5min,以矫正重叠移位。如为外展型骨折,施术者双手握骨折部,两拇指顶按于骨折近端的外侧向内推按,其余各指环抱骨折远端的内侧向外按。同时,助手在牵引下内收其上臂即可复位。如为内收型,施术者双手握其骨折部,两拇指按于骨折部的外侧向内推,其余各指使骨折远端外展。助手在牵引下将上臂外展,使内外方向的侧方移位得到复位。如有前成角,则采取上臂过伸复位法,即第一助手在牵引下逐步上举患肢,施术者用拇指推挤成角处使前成角得以矫正。所有移位复位后,在成角处垫纸压垫,用四块超肩夹板常规固定。外展型蘑菇头向上,内收型蘑菇头向下。将患肢放回自然下垂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对不稳定的内收型外科颈骨折可使用肩关节外展架将肢体固定于外展位。摄取肩关节正位、穿胸位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后,随时调整夹板松紧度。保持固定6周后拆除夹板,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直至功能恢复。

治疗结果

178例除3例自行过早拆除夹板,造成再错位畸形而切开复位手术外,其余患者效果良好。经0.5~5年随诊者71例,肩关节外形与健侧对比无畸形,功能活动良好,与健侧无差异。

讨论

1.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病例选择。本组患者是选择早期单纯的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对无移位的患者夹板直接固定即可。对合并肩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夹有软组织,或有大血管及神经损伤的患者或为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均应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超肩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为可靠,关键在于固定后的管理——早期复位后即嘱患者握拳练功。每日根据骨折肢体肿胀度,相应调节夹板固定带松紧度。对残留错位或成角,靠纸压垫作用,一般7天左右均可逐渐纠正。

老年患者应早期合理练功预防肩凝症的发生。老年患者常因年龄大,容易发生外伤后肩周炎。本组患者骨折复位固定后即指导患者握拳练功。7天后开始逐渐活动肩关节,但要避免过度活动。6周夹板解除后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同时可以采取中药熏洗或理疗蜡疗,使僵硬的肩关节软化,解除肩关节粘连,是预防和治疗肩凝症的关键点。

猜你喜欢

夹板助手移位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小助手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