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牧区发展方式 合理发展畜牧业生产—牧区畜牧业转型现场会在西宁召开
2012-01-24三木
文|本刊记者 三木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牧区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9月5~6日,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在青海省西宁市组织召开了牧区畜牧业转型现场会。青海、新疆等13个省区畜牧站和草原站的负责同志近40人参加了会议。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郑友民、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赵念农、青海省农牧厅首席兽医师焦小鹿、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贠旭疆、青海省农牧厅草原处处长巩爱岐等出席会议,现场会开班式由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副处长刘长春主持。
开班式上,郑友民作重要讲话,他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成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牧区肉奶毛生产稳步增长,经济地位得到提升,生产方式逐步转变,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牧区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他强调,尽管我国牧区畜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仍面临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良种化程度有待提高,草畜矛盾逐年加剧,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等6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他结合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中在发展牧区合作经济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在合作社成立上给予帮助,在生产技术应用上给予支持,在组织管理上给予指导,在项目争取上给予呼吁,在产品销售上给予宣传等6个方面的要求。
赵念农在致辞中介绍了青海省近年来实施生态畜牧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生态畜牧业建设给青海畜牧业带来的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治理、牧区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等一系列显著变化。
会上,焦小鹿从青海省对生态畜牧业的定义开始,全面、严谨的解读了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并对今后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规划进行了讲解;巩爱岐则对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建立的思路和做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内容和配套措施以及涉及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认真介绍。
座谈讨论中,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目标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方法细致,对于推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会议代表还对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村元者村进行了现场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