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文化培训 树立医院品牌意识
2012-01-24关建新
关建新
通过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树立医院品牌,来促进医院的发展,是近几年来有所认识和体会的一种提高职工素质、提升医院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医院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文化,其本质就是人的文化。医院是以技术为支撑,以服务理念作为指导的特殊部门。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提高,医院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医疗设备、诊疗环境的竞争,更是服务意识与理念的竞争和文化的竞争。因此,医院应适应环境变化,自觉地开展医院文化建设[1]。唯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医院的变革与发展,而优秀的文化并非自发产生的,需要有意识地培育。医院文化重在“建设”,所谓“建设”,就是指对医院文化进行有意识地培训、挖掘、总结,系统地设计、提炼并组织实施,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全过程[2]。挖掘、总结和系统地设计、提炼这个过程是首先要做的,通过这个过程来确立本单位本部门的文化理念。而培训和组织实施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可以说是医院文化建设中开展时间最长、难度最大的工作是培训,这是一项经常性的、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开展文化建设,在确定文化理念的同时就要开始做培训工作,以求创建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能有效地促进医院品牌的形成,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结合本院开展的医院文化建设,笔者将培训工作简单的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十要”,即时间要早要足,范围要广要到,内容要深要透,形式要全要新,目的要明要直。
1 时间要早要足
时间要早要足是指对职工的培训不但要提早开始,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职工的培训并不是在文化理念确定之后才开始的,其实在挖掘、总结和系统地设计、提炼文化理念这个过程的同时,培训就开始了。文化理念的确定要发动职工参与,要对职工进行解释,甚至是说服,使大家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培训的过程。文化理念确定之后还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突击性的培训,使大家能够尽快熟悉并初步运用这些理念。突击性的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长期的经常性的培训,这种培训应该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惯例,笔者所在医院基本上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占用的时间不是很长,多则三天,如岗前培训;少则1个小时,如全院职工大会,每次一个专题。它对于良好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是有积极作用的。
2 范围要广要到
范围要广要到是指培训的人员不但要是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行政工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活动的主体,其整体素质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3]。因此,医务人员是培训工作的重点,这一点不容质疑。但是在一个医院的文化建设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固然是主体,但也不能忽视行政工勤人员。要防止“短板效应”的出现,就必须要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要注重提高关键岗位上的职工和比较落后的职工素质,注重对他们的培训。只有全员的培训,才能达到整体的提高。培训要到位首先是参加培训的人员要到位,要保证全员培训,不丢下一个人。
3 内容要深要透
内容要深要透是指培训的内容要深入、要透彻。对文化理念不但要从字面上进行诠释,还要深入分析其内涵,扩展其内容,使职工不但对文化理念的具体内容了解透彻,还能举一反三,在具体工作当中运用自如。如本院的院训是“敬人、敬业、敬仁、敬医”,对此笔者还进行了诠释。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以人为本,以恭敬之心待人,是口腔医院的为人之道;敬业:尽心尽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高效创新,无私奉献,是口腔医院的职业之道;敬仁:仁爱之心,仁爱之道,修仁者心,做仁者事,以仁爱立院,以仁爱治院,是口腔医院的立院之道;敬医:尊敬医学,尊重医道,精修医技,大医精诚,是口腔医院的专业之道。再比如本院的品牌名称是“精品齿科”,本院的品牌宣传语是“精心、精湛、精彩、精品”(即“四精”)。笔者的诠释是精心,源于真爱;精湛,源于责任;精彩,源于完美;精品,源于雕琢。总之,培训的内容要始终体现出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围绕这一宗旨,结合医院实际深入开展。
4 形式要全要新
形式要全要新是指培训的方法和培训的手段要多种多样,要有所创新,不拘形式,但求效果。笔者采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首先把医院文化理念的内容整理上墙,在医院的方方面面标识出医院的标志,形成一种环境氛围;还采用院领导每月一次的领学活动进行培训;在口腔专业培训时也适当加入一些文化理念方面的内容;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参加机关大讲堂活动;参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会;对新聘用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加入医院文化理念方面的内容;还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活动,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培训指导等形式开展文化教育;还利用医院的院刊、网站、院内的局域网、电子多媒体显示屏等电子设备进行宣传教育。
5 目的要明要直
目的要明要直是指培训的目的要十分明确,直接了当,切忌目的不明或目标分散。分散多重的目标和含糊不清的目的将使本院的培训工作陷入迷茫,也会使本院的文化建设无从下手、无法展开。因此,要找准目标、明确目的。本院在文化建设时确立了“精品齿科”的品牌名称,所谓“精品齿科”就是“精心、精湛、精彩、精品”就是“精品齿科、质量保证、品质享受”。这就是本院的目标,笔者就是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把树立品牌意识作为本院的培训目的。
职工素质决定医院文化,医院文化决定医院实力[5]。长期不间断的文化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培育一种意识、一种习惯,通过本院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一种品牌意识,让这种品牌意识深入到每个医务人员、每个职工内心深处,并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能够时时刻刻体现出来,而这种培育实际上主要要做的工作就是培训[6]。通过加强文化培训,来树立医院的品牌意识,从而促进医院整体工作的不断发展。
[1]姚坚.现代医院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5):53-54.
[2]杨亚萍,钱永峰,杨晓燕.对现代医院文化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几点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54-56.
[3]朱滨海,沈历宗,红新建,等.浅谈加强医学教育工作对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77-78.
[4]王柏棠.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0):15-16.
[5]李迎军,周海波,李媛媛.我院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5):56.
[6]匡正伦.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