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药物治疗

2012-01-24曹其运

中外医疗 2012年23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用法婴幼儿

曹其运

河南省汝阳县中医院儿科,河南洛阳 471200

1 概述

病毒性肠炎是寒冷季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类型,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杜茹病毒等,全年均可发病,以每年11月—次年1月为高发期,患者多为6~24个月婴幼儿,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4岁以后少发,是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发病机制

各种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或滞留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微绒毛破坏亦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水和电解质进一步丧失[1]。另外病毒还能够诱导肠壁液体分泌增加和渗出增加,共同造成大量腹泻。

3 药物治疗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属自限性疾病,尚无特异药物治疗,如何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是治疗追求的目标。针对婴幼儿腹泻发病的机制,在药物治疗上,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近年来的药物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3.1 抗病毒治疗

3.1.1 利巴韦林 是通过阻止病毒复制而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但在临床治疗观察中其疗效并不显著,并且有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 用法:10~15mg/(kg·d),静滴或口服[2]。

3.1.2 双嘧达莫 抑制二氧嘧啶核甙通过细胞膜进入FL细胞,并能选择性的抑制病毒RNA合成而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病毒作用。另外,双嘧达莫尚能影响前列腺素的代谢,从而使肠道活动减慢,分泌减少,增加肠道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3]。用法:3~5mg/(kg·d),分 2~3 次口服,疗程 3~5d。

3.1.3 干扰素 系广谱抗病毒药,是一组由单核淋巴细胞产生的分泌型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临床应用中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是通过诱导靶器官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

3.1.4 西咪替丁 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与组胺竞争被抑制的T淋巴细胞膜上H2受体,激活T淋巴细胞,提高T淋巴细胞转换率,调整CD4/CD8比值,增强免疫反应,发挥对病毒的清除作用,还能增强NK细胞的活性。同时,西咪替丁阻断H2受体,抑制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减轻肠粘膜水肿,促进绒毛修复,恢复吸收功能,具有止泻功能[5]。 用法:20mg/(kg·d)静滴或分 2~3次口服,疗程5d。

3.1.5 免疫球蛋白制剂 有人用口服人类初乳中提取的抗HRV或从抗轮状病毒鸡蛋中提取的IgA,静脉输注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方法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取得一定疗效,但费用昂贵,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3.1.6 中成药制剂 喜炎宁注射液,炎琥宁粉针剂,热毒宁注射液,莪术油等。

另外,黄芪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均有应用于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腹泻的报道,取得较好疗效。

3.2 粘膜保护剂

3.2.1 碱式水杨酸铋 可减少肠道的分泌物,对婴幼儿无害,能有效减少大便量,缩短腹泻时间。对水杨酸过敏患儿及发生水痘和流行性感冒患儿避免使用,防止过敏及瑞氏综合征发生。

3.2.2 蒙脱石散 是天然的吸附性物质,能吸附肠道病毒、细菌和毒素;本药不被肠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不改变食物在肠道的运行,不影响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适用于小儿急性腹泻,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公认的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肯定的药物。 用法:口服,<1 岁,1.0g/次,3 次/d;~3 岁,1.5g/次,3 次/d;>3 岁,1.5g/次,4 次/d,连用 3~5d。

白陶土、果胶、活性白土和活性炭不能用于婴幼儿腹泻和脱水的治疗。

3.3 微生态制剂

主要为益生菌,具有胃肠道上皮细胞屏障功能,促进抗感染免疫反应和抑制炎症免疫反应作用。临床常用制剂有:双歧三联活菌片、双歧四联活菌片等原籍菌制剂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酪酸梭菌片等共生菌制剂。

3.4 锌剂的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建议,对急性腹泻患儿应每日给予元素锌 20mg(>6个月),疗程 10~14d,<6个月以下婴儿10mg/d,可缩短病程,同时也可减少再次患腹泻的机会[12]。

3.5 抑制肠道分泌水电解质的药物

3.5.1 消旋卡多曲 肠道内的脑啡肽可激活肠道内阿片受体,降低肠黏膜CAMP水平,从而抑制肠液过度分泌。消旋卡多曲对胃肠道蠕动和肠道基础分泌无明显影响,几乎不引起便秘,无服用限制,可用于小儿腹泻,对儿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泻药,并可在24~48h内控制腹泻[13]。适用于1月以上小儿。用法:口服,<9月,10mg/次,3 次/d;~2.5 岁,20mg/次,3 次/d;>2.5 岁,30mg/次,3次/d。

3.5.2 氯丙嗪 通过抑制小肠腺苷酸环化酶使环磷腺苷生成减少,减少肠黏膜分泌,促进肠道吸收水分,减轻腹泻程度;抑制中枢多巴胺受体,减少呕吐,阻断α受体使血管扩张,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亦有助于受损肠粘膜的修复[14]。用法:0.5mg/kg,3次/d口服,连用3~5d。

3.5.3 异丙嗪 属抗组织胺药,能拮抗解除组按对为肠道平滑肌的收缩、痉挛及充血作用,减轻腹痛症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起到镇静、止吐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和释放,减少小肠平滑肌的蠕动及肠液分泌,间接促进葡萄糖和钠的吸收,并能迅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葡萄糖,修复肠黏膜刷状缘病变,在直接促进水、糖和钠的吸收,达到快速止泻的目的[15]。用法:0.5~1mg/kg,3次/d口服,连用3~5d。

3.5.4 硝苯吡啶 是钙拮抗剂,阻止钙离子内流而抑制肠黏膜主动分泌过程,促进回肠、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同时解除平滑肌痉挛,降低肠腔内压力,抑制组胺等化学性递质的释放,达到止泻、止痛的功能。临床应用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16]。用法:0.5~1mg/(kg·d),分2~4次口服,疗程2~4d。

另外吲哚美辛可减轻发热、疼痛等毒血症的全身症状。口服吸收迅速而安全,药物半衰期长,作用持久[17]。用法:0.5~1mg/kg,3次/d口服,疗程3~5d。阿司匹林也可以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尤其是对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为佳。

3.6 抗动力药物

洛哌丁胺、复方地芬诺酯是这类药物的代表药,能降低肠道转运速度,提高肠道储水能力,减少大便量和缩短腹泻时间。常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昏睡、昏迷和呼吸抑制,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2岁以上儿童慎用。

3.7 促进肠黏膜修复药物

3.7.1 叶酸 是DNA合成的必要物质,小儿腹泻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障碍,叶酸相对缺乏,补充叶酸能促进肠黏膜刷状缘上皮细胞再生,加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加速肠黏膜修复,恢复小肠功能,增加消化吸收功能达到止泻目的。另外,叶酸还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18]。用法:1mg/(kg·d),分 3 次口服,连用 3~5d。

3.7.2 复方氨基酸 小儿复方氨基酸渗透压为525mosm/L显著高于血浆渗透压,静脉输注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是肠壁渗透压增高,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以上种种机制协同作用,使得肠功能恢复更快,腹泻症状缓解的时间缩短[19]。用法:0.5~1.5g/(kg·d),静滴,连用 2~5d。

3.7.3 谷氨酰胺 是人体非必须氨基酸,可有其他氨基酸合成,是肠黏膜细胞代谢必须的营养物质。在疾病状下其需要量增大,而其浓度降低,肠黏膜萎缩变短,肠功能受损。适量的谷酰胺氮芥的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可以使绒毛高度和表面积更快修复,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和增强肠免疫功能,维持肠黏膜屏障有助于慢性腹泻的痊愈[20]。 用法:口服,<1 岁,500mg1 次/d;>1 岁,500 mg/次,2 次/d。

以上药物从不同方面、不同环节发挥治疗作用,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和搭配,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8.

[2] 殷旭,高世泉,刘贵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6,12(2):73-74.

[3] 刘永生,吴呁蓉.西咪替丁加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40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6):516-517.

[4] 梁涛.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2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108-109.

[5] 刘炎洁,邓辰红.甲氰咪胍联合潘生丁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6):680-681.

[6] 阿曼古丽.铁木尔,迪丽努尔.米吉提,乔丽潘.喜炎平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0(40):41-42.

[7] 罗永奇.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4):3-4.

[8] 程建国.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25-26.

[9] 黄婷,杭桂香.莪术油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62例疗效观察 [J].浙江中药大学学报,2006,30(3):272.

[10] 焦富勇,白敏涛,蔺娟.小儿腹泻病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7):535-537.

[11] 王文建.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57-559.

[12] 管英伟,于金风,周云军.甘草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2,29(2):21-22.

[13] 唐渊,江莲英,梁创,等.消旋卡多曲、山莨菪碱、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急性的水样腹泻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6):1350-1352.

[14] 林多华.复方冬眠灵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2 ,32(2):81-82.

[15] 巫烁非.黄连素联合非那根治疗腹泻病50例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11,37(3):363-364.

[16] 方志德,胡国华.干扰素联合硝苯吡啶治疗小儿秋季腹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2):1625.

[17] 朱景明.消炎痛与止泻宁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16):58.

[18] 王馨.蒙脱石散联合叶酸辅治小儿秋季腹泻106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A):44-45.

[19] 李海梅.小儿氨基酸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6):1200.

[20] 何念海,赵文利.中国儿童感染性腹泻诊治进展[J].2010,25(22):1694-1696.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用法婴幼儿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作”与“做”的用法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特殊用法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