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在肿瘤防治中的具体方法探析
2012-01-24高萍夏芹李浴峰
高萍, 夏芹, 李浴峰
如今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慢性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凸显,而肿瘤又是威胁人类健康极为严重的疾病。无论从身体、心理还是经济方面,肿瘤均给人类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1],而造成肿瘤发生的众多原因中,生活方式占到了60%[2,3]。因此,必须思考从肿瘤的危险因素即生活方式上对其进行预防,这是需要我们急切探讨的问题。
1 我国肿瘤防治的现状
我国在肿瘤防治方面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重视治疗、轻视预防的现象仍然是目前防控肿瘤的主流模式。在癌症的防控方面,我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肿瘤并没有因此得以减缓,反而还有上升的现象。目前,我国在肿瘤的预防方面,理念较为陈旧,未有系统的健康管理理念。医院依然以治疗中晚期患者为主,治疗花费较大,医疗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4]。第二,治疗不及时的现象较为普遍。因为癌症病程长,发生原因复杂,所以早期诊断率较低,误诊情况较为普遍,大多数肿瘤患者被确诊后基本上已发展为中晚期。此外,因为肿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隐匿、轻重不一,病人发现以及就诊的时间往往较晚,因而延误治疗的现象极为常见。第三,临床治疗效果尚未取得较大突破。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虽然使癌症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仍未突破手术、放疗、化疗的传统治疗模式,目前肿瘤仍属不治之症,其疗程长、预后差的现状仍未改变[5]。高姗等[6]研究发现,全球肝癌患者生存率水平很低,生命质量亦很差。第四,截止目前,我国尚未研究出防控肿瘤的健康管理模式。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逐步探索出了适合各种病种的健康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而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
2 健康管理的实质和意义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地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7]。通过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信息收集、风险评估,从而将人群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类,然后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的行为指导和干预,并且对其进行动态的效果评价。在肿瘤预防方面,健康管理可对人群暴露的不同程度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或对患者进行疾病分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源头上预防肿瘤的发生或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诸多研究表明,健康管理在对改善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相关指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8,9]。王金成[10]研究发现,经过半年的健康管理,职工的肥胖及血脂异常指标与管理前相比有了极为明显的改善。芬兰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后,该国北卡省25~64岁男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肺癌死亡率分别下降了68%、73%、71%[11]。通过长期探索,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成熟与完善,目前有70%的美国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12,13],在实施健康管理后,1978~1983年间美国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分别下降16%和4%[14]。因此,健康管理对肿瘤等慢性病的预防具有现实意义。
3 健康管理用于防治肿瘤的具体方法步骤
3.1 进行肿瘤危险因素的筛查,确定肿瘤高危人群或肿瘤患者
危险因素是指接受暴露后增加患病危险性的因素,它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可能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中的一个伴随因素[15]。首先,通过健康体检以及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筛查肿瘤危险因素[16],进而运用健康管理系统对所筛查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据此对人群进行高、中、低危分类或确诊肿瘤患者,为下一步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肿瘤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3.2 进行肿瘤风险评估或疾病分析,制定肿瘤管理方案
根据所筛查的肿瘤危险因素,评估目标人群患肿瘤的风险大小,或对肿瘤患者进行疾病分析。第一,对目标人群膳食结构进行评估。通过填写个体膳食评估问卷,对其膳食结构进行评价和检测,从而给出膳食分析报告和个性化的膳食处方。使个体了解自身饮食结构的合理性,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良饮食习惯,比如蔬菜纤维素摄入量是否充足,是否存在高脂高盐的饮食习惯,这些膳食习惯对肿瘤发生的危险性有多大,进而制定适合个体自身的膳食指导方案。第二,对目标人群运动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记录运动日记和上传运动数据,从而评估个体目前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另外,还要结合现代运动管理理念以及个体的自身健康状况,制定适合个体自身的运动计划。第三,评估个体心理状况。精神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无影响,而心理健康管理可通过心理健康调查,了解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3.3 落实肿瘤管理方案,转变肿瘤防控理念
3.3.1 以健康管理系统为平台,指导肿瘤防控方向 健康管理系统为个体、医生和管理师3者均可提供不同的功能,个体可利用此系统查询健康体检报告和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可进行动态、连续的健康监测,实现与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在线互动交流,从而获得及时、正确的指导。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可依托该平台,实时了解个体的信息反馈情况,比如健康指标的变化、膳食、运动执行的情况等。根据反馈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关键信息的传达,危险信号的提醒,膳食、运动处方的调整等。
3.3.2 以健康管理工具为媒介,量化肿瘤管理效果 健康管理工具是落实肿瘤干预方案的重要媒介,它具有客观、明了、直接的特点,可规范管理程序、量化管理效果,从而可对提高目标人群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开发的健康管理工具主要有运动能耗仪、BMI标尺、健康信息卡、油壶、盐勺等。通过给目标人群发放管理工具,对其进行强制管理,使其按照评估结果设定的目标实施,待个体形成固定的习惯模式后,即可选择解除管理工具。
3.3.3 以健康教育为手段,提高肿瘤患者的整体健康素养
国内外50年来的防癌经验证实,至少约有30%的癌症病例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得以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可贯穿肿瘤防治的始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可提高目标人群肿瘤预防的相关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①提高目标人群肿瘤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对目标人群大力开展肿瘤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肿瘤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早期症状等相关知识,使其提高肿瘤相关知识知晓率,为生活方式或行为改变打下坚实基础。②改变预防肿瘤的态度。态度是行为转变的动力,健康教育可向目标人群传授WHO提出的3个1/3,即对于一般健康人群,向其传授1/3的癌症可以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向其传授1/3的癌症如能早期发现可以治愈;对于肿瘤患者,向其传授1/3的中晚期癌症经合理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目标人群端正态度,树立肿瘤可防可治的信念。③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消除肿瘤危险因素。行为转变是防癌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转变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比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节制烟酒、控制体质量、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消除肿瘤危险因素。林少东、鲁祖清等[17,18]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对人群肿瘤相关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改变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另外,通过健康教育传授的知识,对家属及亲友具有普及和放大效应。第二,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癌症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调查发现,癌症患者普遍有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比如恐惧、焦虑、抑郁、抱怨、偏激、疲劳等[19~22]。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新医学模式,要求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压力管理,是应对肿瘤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健康教育后患者抑郁程度有所降低[23]。另外,对肿瘤患者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也至关重要,比如不将患者当病人看待,更不要对其表现出明显的怜悯和同情,这对改善其就医行为、缓解心理压力具有积极作用[24]。第三,健康教育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从医行为。由于肿瘤病情的特殊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往往较差。健康教育通过增进患者对肿瘤相关知识的了解、转变其对肿瘤的态度,从而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医患关系,这对促进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江琼[25]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4 评估肿瘤管理效果,不断完善肿瘤管理方案
效果评估是体现健康管理科学性的一个标志,做好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目标人群的不同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暴露的情况确定评估内容,比如对于一般健康人群,评估内容一般集中在其目前的生活方式上,如生活方式是否依然健康,近期是否有肿瘤危险因素的介入;对于肿瘤危险人群,评估其是否在遵从健康管理师或医生的方案,他的肿瘤危险因素是否有所减少,肿瘤患病风险是否有所降低;对于肿瘤病人,评估内容就主要围绕肿瘤的早期诊断情况、心理状况、生命质量、康复等方面进行。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肿瘤管理计划和方案。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将从信息收集、危险因素的评估、行为指导和干预、效果评估等方面对肿瘤进行全程管理和干预,具有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肿瘤防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未来防控肿瘤的重要方针。
[1]Druss BG,Marcus SC,Olfson S,et al.Comparing the national economic burden of five chronic conditions[J].Health Aff,2001,(20),233-241.
[2]么鸿雁,陈辉,吕美霞,等.行为生活方式对恶性肿瘤发病影响的综合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07-408.
[3]常改,李静,潘怡,等.生活方式与慢性病关系现况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6):555-557.
[4]陈思泽,李继红,刘美汾,等.肿瘤科医生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与期待[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4):252-253.
[5]印爱萍,白雪,刘亚琼.肿瘤病人就医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3):164-166.
[6]高姗,杨万水,张薇,等.原发性肝癌全人群生存率的分析和比较[J].肿瘤,2010,30(12):1027-1032.
[7]李浴峰,高萍,夏芹.健康管理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探讨[A].见: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补充)[C].北京:中国科技协会,2011.318-321.
[8]王淑康,李士雪,罗司军.慢性病健康管理必要性的实证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0),713-715.
[9]邵晓春.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74-75.
[10]王金成.健康管理在某单位肥胖群体中应用的报告[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3):286-287.
[11]Puska P.Successful prevention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25year experiences with North Karelia Project in Finland[J].Public Health Med.2002,4(1):5-7.
[12]王福影,李天萍,吴建国,等.对健康管理及癌症综合防制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75-277.
[13]Kevin SE,Mark EB,Khldoun B,et al.Malignant thymoma metastatic to the pelvis:A rare case and considerations for management[J].Gynecol Oncol,2005,99(1):228-231.
[14]Abdelmonem AA,Donald E,Morisky A,et al.Impact of disease management on health care utilization:Evidence from the“Florida:A Healthy State(FAHS)”Medicaid Program[J].Prev Med,2007,44(6):547-553.
[15]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75.
[16]陈庆瑜.健康体检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2):73-74.
[17]林少东.开展健康教育以预防和控制肿瘤[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32-133.
[18]鲁祖清,徐辉,罗辉宁,等.健康管理前后生活方式变化情况对比观察[J].人民军医,2011,54(8):681-682.
[19]祁淑英.疼痛对癌症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8):1203.
[20]郭秀泉,黄丽源,吴剑辉,等.肺癌患者心理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210-211.
[21]Passik SD,Dugan W,McDonald MV,et al.Oncologists recognition of depression in their patients with cancer[J].Clin Oncol,1998,16(4):1594.
[22]Mock V.Fatigue management:evidence and guidelines for practice[J].Cancer,2001,92 (6Supp1):1699.
[23]韩志英,翁长静,杨丽君,等.健康教育对西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4):294.
[24]彭华,鲍勇.基于社区“知己健康管理”的孕产妇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4):231-232,235.
[25]江琼.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22):2092-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