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及其管理措施研究
2012-01-24罗晓平陈志芳
罗晓平 陈志芳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通 226006
近年来,职业安全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愈发重视的重要问题,助产士是产科分娩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医院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特殊群体,作为从事特殊行业的护理人员。由于其服务对象均为分娩孕产妇,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他们常常要暴露于各种各样的显性与隐性危险因素之中,导致助产士很容易被锐器损伤,并被孕产妇的血液、羊水以及体液所感染。为提高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1]。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避免疾病的侵袭,同时可避免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所以助产士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同时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对于其有效规避职业风险极其重要。现对对助产士的职业风险主要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1 助产士职业风险因素分析
1.1 生物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各种性传播疾病的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其患病率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产科临床上妊娠合并淋病、尖锐湿疣以及梅毒等疾病常常可以见到,助产士在接生时,产妇分娩时伴随胎儿涌出的羊水和血液很容易溅到助产士的皮肤和眼睛,造成感染。临床研究[2]显示含有HBV的血液和体液的感染率为6%~30%,鼻、眼、口腔污染的血液和体液感染HIV的概率为0.1%。另外助产士常常在暴露不充分的阴道中缝合伤口,极其容易刺伤自己,发生针刺伤可引发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其中最常见为艾滋病、丙肝以及乙肝[3]。接生后助产士处理接生所用的敷料和医疗器械均会接触到产妇的羊水、污染血液以及阴道分泌物,若处理不当不及时均可能污染自己和周围环境。由于相比于正常状态,在孕期和生产期间孕产妇的分泌代谢旺盛,微生物很容易在其体表生长繁殖,由于此期间其生理和病理因素超负荷运转,很容易导致机体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导致其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并合并其他疾病,再加上体内激素的作用,导致产妇很容易患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等疾病。而助产士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阴道分泌物,尤其是在处理急产时,若未及时洗手、戴手套和口罩以及穿手术衣等,常常会被羊水污染皮肤黏膜和衣物。
1.2 化学危险因素
由于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进行封闭式管理,同时要有严格的无菌要求,必须常常应用各种消毒剂,最常用的包括乙醇、碘酊、戊二醛以及含氯制剂等消毒剂;研究[4]表明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以及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很容易在产房的空气中扩散,污染产房环境,刺激人体呼吸道而引发哮喘和鼻炎等疾病,另外也会对人的皮肤黏膜、眼睛、胃肠道以及神经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而在日常工作中助产士需常常接触这些化学消毒剂,导致其受到危害的程度大大增加。临床研究[5]表明戊二醛具有刺激性和制酶的作用,对于皮肤、眼睛以及呼吸系统是一种中高度的刺激物质,使用戊二醛是导致职业性哮喘的重要原因,另外其也可引发接触性皮炎和鼻炎;长期接触含氯制剂很容易损害皮肤,而多种混合性气体相加毒性更强,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而采用紫外线消毒很容易引发皮炎、结膜炎以及白细胞减少。
1.3 物理危险因素
物理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辐射、触电、烫伤、冻伤、针刺伤以及噪音危害等,其中对助产士构成职业危险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针头和锐器刺伤,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6],每年发生针刺伤超过100万次,这是助产士被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仪器报警、消毒机、呼叫器、电话铃声、空调换气扇、吸引器、产妇的呻吟以及婴儿哭啼声,长期被噪音污染很容易引发人体机体的应激反应,如心律加快、听力下降等生理反应,头痛、焦虑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反应。手套滑石粉、敷料纤维以及更换污染的床单是粉尘污染的重要来源方式。另外在接生时助产士常常要保持前屈和侧屈体位很容易引发腰背部酸痛和颈椎病。
1.4 其他危险因素
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产科患者急症多,病情发展快,工作预见性低,而分娩工作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长期工作很容易导致助产士出现心理压力。由于关系到母子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现难产以及胎心突然变化等情况,产妇和家属往往难以接受,很容易与助产士发生矛盾冲突。由于大部分助产士均未受到过专门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训练,导致出现矛盾后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很容易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另外,随着公民法律观念的不断提高,加之产科的特殊性,医疗护理习惯的一些做法有时会与产妇的合法权益相冲突,例如隐私权、知情权以及潜在人身威胁等,若稍有疏忽,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2 管理预防措施
2.1 建立职业风险的管理系统
医院应针对助产士职业防护进行监测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建立职业防护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和职业危险应急预案,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具。一旦出现职业危险,及时报告并做好现场处理,填写职业危险登记表。
2.2 生物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产前必须对产妇的病史详细了解,同时进行乙肝五项、丙肝以及艾滋病抗体的监测,对患有或者疑似患病的产妇,采用隔离技术进行待产、分娩、接生和护理,所用物品严格按照灭菌消毒要求进行处理,产后所用的一次性物品、胎盘以及污染物均放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产房、产床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进行有效的洗手可消除超过90%的微生物,操作前后助产士均应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对双手进行彻底清洗,用消毒毛巾擦干[7]。在接生过程中助产士应穿戴防渗透的灭菌隔离衣、袖套、双层乳胶手套以及护眼罩等,尽可能减少或者避免血液和羊水的接触污染。若条件允许,医院应定期对助产士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定期检测助产士的HBV、HCV以及HIV抗体,以降低其对疾病的易感性。严禁带伤工作,一旦疑似被HIV感染,应立即按照艾滋病病毒职业危险的处理措施和程序进行相应处理。
2.3 化学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产房应定期通风换气,光照充足。助产人员应对所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了解,使用一定要小心谨慎。现用现配,配制时一定要戴口罩、手套和帽子,避免与消毒剂直接接触;若溅到皮肤上应马上使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使用紫外线消毒的防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产房的消毒时间,开关紫外线灯时应尽可能减少皮肤的暴露面积。
2.4 物理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助产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一定要带双层手套以避免针刺伤的危害行为,严禁用手弄弯、弄直和分离针头,手持针头和锐器时禁止朝向他人。若被污染的刀剪划伤或者针头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并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对伤口进行冲洗,并用0.5%的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包扎。若怀疑被HCV、HIV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伤口,进行早期预防用药和治疗,若怀疑被HBV污染,在24 h内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8]。积极开展无痛分娩,减轻产妇痛苦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产妇喊叫和呻吟等噪音污染。在工作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弯腰动作。医院要采用弹性排班制度,以避免助产士超负荷工作,保证其充分的休息时间和体力。
2.5 其他防护措施
医院应定期对助产士的业务技能进行培训,以减轻助产士由于知识更新和学习新技术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另外要注重对助产士自身应激能力的培养,使其掌握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积极与其他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要提高其法律意识,从而有效规避医患纠纷的困扰。
3 总结
虽然助产士的很多危险因素在短期内将会长期存在,但部分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和规范操作而有效规避的。所以助产士一定要掌握各种防护措施,自我保护意识是尤为重要的,要求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使其处于一个相对良好的健康状态和环境下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助产质量。
[1]梁巧玲,方雅卿.基层助产士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93.
[2]刘爱兴.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57.
[3]Kosgeroglu N,Ayranci U,Vardareli E,et al.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epatitis infection among Turkish nurses:frequency of needle exposure sharps injuries and vaccination[J].Epidemiology Infect,2004,132(1):27-33.
[4]Kermode M,JollEy D,Langkham B.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and risk of blood borne virus infection among healthcare workers in rural north Indian healthcare setting[J].ALLC,2005,33(1):34-41.
[5]叶永梅,叶永维,高鸿英,等.助产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55.
[6]Lee JM,Botte MF,Xanthakos N,et al.Needles tick injuries in the States:Epidemiologic,Economic,and quality of life issues[J].MARCA,2005,53(3):117-133.
[7]毕红丽,潘淑杰,李玉洁.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617-5618.
[8]谭亚杰,黄丽梅,陆小娟.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