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势群体”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2012-01-24赵玉娟吴胜群刘红梅苏彬安芳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灾难危机

赵玉娟,吴胜群,刘红梅,苏彬,安芳

“弱势群体”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赵玉娟,吴胜群,刘红梅,苏彬,安芳

弱势群体;灾难事件;心理应激;危机干预

R 395.2

国内外灾害事件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可使人产生焦虑、抑郁、躯体化反应、反应性精神症状等心理障碍[1]。而弱势群体由突发灾难事件(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而引发的孤独、压抑、焦虑、恐惧等负性的情绪会进一步加重心理失衡的状态[2]。关注并及时干预弱势群体的心理危机,改变弱势群体的社会“边缘化”现状,以纠正其弱势心理为主要目的,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所述“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人群的概称。频繁出现的灾难事件,不仅是我国也是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这类灾难明显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而弱势群体在这类事件中表现出更明显的易损性。

2 突发灾难事件中弱势群体的心理应激特点

突发灾难事件,又称严重突发事件,是指一种使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并失去控制的情境[3]。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发生时,个体所处的紧急状态会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出现各种轻重不一的躯体症状,也可加重或诱发原有疾病,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4]。而在弱势群体中这种应激反应,随长期社会地位与背景的差异会有所不同。

3 弱势群体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的危机干预

3.1 危机干预危机干预是指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应用较好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6]。灾难中的心理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方法和人文关怀的结合,以人为本,疏通与这些弱势群体沟通的各种渠道,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经济脱贫的同时,心理也走向强势。

3.2 干预对策

3.2.1 强化政府权威信息的发布弱势群体由于社会文化与交往的“边缘化”,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得到正确的信息来源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更大的可能是依靠“小道消息”与“道听途说”来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容易被流言蜚语所蛊惑,在面临突发灾难时对信息的依赖就更强,心理状态就更不稳定。因此,及时提供准确信息是稳定弱势群体心态的重要危机干预方式。突发事件过后,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的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缓解个体的不良情绪。由于弱势群体长期被“边缘化”,容易对主渠道信息发布产生怀疑,甚至逆反,因此还要注意在弱势群体内部建立信息传播的特殊渠道,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让政府的声音深入人心,强化信心,稳定心态。

3.2.2 尽快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由于弱势群体所具有的特殊性,当突发灾难来临时,经常不知所措,对社会与周边环境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灾难过后尽快地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是做好弱势群体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环节。弱势群体如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他们精神崩溃的几率会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相反,如果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性就越小。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对弱势群体来说,从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弱势群体内部的相互关怀、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到政府全面推动灾后重建,这些都能成为有力的社会支持,可极大地缓解弱势群体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进而改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

3.2.3 弱势群体与个人的自我救助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应使弱势群体明确,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在突发灾难事件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即便是在最困难的处境下,也不能过分依赖政府,或完全依赖社会部分人做出的利益转让。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并非纯粹生理意义上的弱者。弱者之“弱”,有时并不完全在于外因,个人内心的主观意念(比如自卑、自我排斥等心理)也会成为其“弱”的催化剂。如果说灾中自救是出于个人本能行为的话,那么灾后恢复就应更多地融入“主观能动”的因素,努力摆脱过分消极和依赖的求救观,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可以调用的显性资源,发掘潜藏于社会的隐性资源,积极探索实现自身利益的途径。因此,作为弱势群体本身,一方面要努力配合各项救援工作,尽量创造条件让外界获知自身的实际所需,从而能“自下而上”地推动政策落实;另一方面要努力发掘个人自身存在的较易直接调用的内在资源,从精神上改变“边缘化”状态,使其由“弱”变强,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

总之,以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所界定的“弱势群体”,在遭遇突发灾难事件中,心理状况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会成为救灾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必须给予更多的心理干预。在干预过程中要强化主流信息的给予、社会支持系统重心向弱势群体的倾斜、认知状态的积极调整以及对弱势群体人格上的尊重、境遇上的同情理解以及精神与生活上的安抚呵护和关爱照顾。更重要的是在共同战胜灾难的过程中,要建立弱势群体的自信、自尊、自爱,纠正弱势的心理状态,使他们重归主流社会,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张国勋.用社会大卫生观看健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中国健康教育,1995,11(5):37-38.

[2]孙红,任霞.农村弱势群体的心理状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492-493.

[3]Solomon RM.Uti lization of EMDRin crisis intervention[J].Crisis Intervention and Time Limited Trentment,1998,4(2):239-246.

[4]朱蕴丽,苗元江.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干预策略[J].南昌大学学报,2005,36(3):49-52.

[5]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3,28.

[6]Gelder MG,Mayon R.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 r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586-587.

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干部病房(赵玉娟,刘红梅,苏彬,安芳);天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吴胜群)

2.1 承受能力的脆弱性脆弱性是弱势群体的一个本质特征[5]。长期知识信息持有的不对称性,以及长期生活在社会的较低层面,在接受教育程度与接受信息量上存在弱势,极易造成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乏生活安全感,对待社会所发生的事务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对各种生活的变故应变能力与承受能力都处于弱势。一旦发生突发性的灾难事件会不知所措、茫然,恐惧感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自救能力极差,面临亲人的死亡,家园的损毁,会出现精神崩溃。

2.2 易产生逆反心理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的弱势造成危机中弱势群体的逆反心理。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收入、参与社会活动及社会话语权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充分了解主流社会与政府的积极作用,对社会的现实缺乏完整正确的理解。平时对社会现状有不满情绪,对社会缺乏信任感。当灾难危机来临时,对战胜灾难缺乏信心,对社会没有信任,主观认为政府都是在为社会强势群体着想,而弱势一方将被忽视。对正确的救灾方案经常会产生逆反心理,容易激动、冲动,听信或制造谣言,有时当正确的信息与谣言放在一起时,宁可相信谣言,信念极易产生动摇。

2.3 人格的不完善在突发性灾难来临时,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社会与经济环境所限制,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就业、婚姻、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都会接受社会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生活时间过长,就会使人格特征存在一些改变,例如:对抗性加强,对身边发生的事冷漠,对其他生命漠视,在真正面临危机的时候怯懦,自身缺乏自制力,没有责任感,自卑等。在突发性的灾难面前,上述这些由来已久的心理问题会被放大,形成突发灾难危机过后的“次生危机”,造成社会动乱,形成新的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

2011-11-13)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灾难危机
雷击灾难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危机”中的自信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危机来袭/等
地球灾难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