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效果观察
2012-01-24钱丹红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分院214105
钱丹红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分院 214105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其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异常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精神活动的分裂为特征[1]。病因可能与遗传、社会心理因素及内分泌、神经免疫等因素有关,给患者本身、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和危害。传统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控制,但近年来发现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具有促进其正确认知恢复的作用。本文对我院9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行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6月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90例,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CCMD-3)。现将其随机分为A组(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治疗方法)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各45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职业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器质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继续进行药物治疗(利培酮),A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方式,而B组单纯给予利培酮治疗及简单的健康教育。认知行为干预的措施包括(1)建立咨询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对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诊断,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问题和思维过程;(2)确定咨询目标,帮助患者发现并纠正其错误观念以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3)确定问题,对患者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患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从而患者能够把他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主动加以改变。同时要鼓励患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4)通过建议、演示和模仿等方式帮助患者来检验患者的表层错误观念(指患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并且逐步纠正患者的核心错误观念从而进一步改变其认知,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5)引导患者不断巩固其新观念。在治疗3个月、半年及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PANSS和SDSS测定,并在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进行t和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个月、半年和1年随访表明,A组的PANSS量表阴性的改善明显优于B组(见表1);A组SDSS中社会活动、生活自理、职业和工作、责任和计划、家庭职能等5项因子分改善明显优于B组;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B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后PANSS阴性症状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
3 讨论
认知行为干预是指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发生与转归的作用,是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在治疗过程既采用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2]。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来自于信息加工的理论模式,认为人们的情绪、行为是由对事物的认知活动所影响和决定的[3]。本文对我院随机分成的两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别进行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A组)和仅药物治疗(B组),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半年和1年随访表明,A组的PANSS量表阴性的改善明显优于B组;A组SDSS中社会活动、生活自理、职业和工作、责任和计划、家庭职能等5项因子分改善明显优于B组;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B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笔者在研究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对认知行为干预的特点有如下总结:(1)患者和心理医生是合作关系;(2)治疗过程中运用的假设心理痛苦是认知机能障碍的结果[4];(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改变情感与行为;(4)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5)强调认知复习中布置的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患者更多的责任[5]。
总之,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其疗效肯定,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帮助患者改变其错误认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有效预防了病情复发,是理想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方法。
[1] 崔利军,栗克清,崔泽,等.河北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及功能状况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3):155-158.
[2] 于瑞彦,马丽,朱新霞.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18-19.
[3] 李素荣.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9,7(16):74-76.
[4] 孙凤环,赵明忠.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0-21.
[5] 唐肖彦,邹杰,路秀娥.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58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