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时间序列分析

2012-01-23范小杉

中国环境管理 2012年4期
关键词:突发性比重环境污染

范小杉 罗 宏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研究室,北京 100012)

近年来,中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并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目前国内对环境风险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研究,偏重于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危险评估、损失估算和对宏观管理措施的政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1-5],但对多年来突发环境事件的序列特征缺少研究,因此难以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管理成效做出量化评价,也不能发现环境风险预防和监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对1995年到2010年全国范围内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时间序列特征展开分析,为环境风险监测、预防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对政府公共环境管理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与政策建议,以便对近、远期事故的发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从而避免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1996-2011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所统计的1995-2010年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情况统计数据[6],突发性环境事件包括突发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噪声污染及振动危害以及其它类型突发性环境事件等,2005年后海洋污染也纳入了统计。

1.2 分析方法

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利用1995-2010年来各类突发性环境事件年发生频次的变化情况,分析相应类型环境风险预防、监管、控制和管理成效,并考察每年不同类别环境事件在全年度突发环境事件中所占的比重,以明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在中国环境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便于确定突发性环境事件的监管、控制重点,为环保机构提供政策建议。

2.突发性环境事件时间序列分析

2.1 突发性环境事件总体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1995-2010年的15年间,全国每年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总次数显示出不规律的波动趋势(图1),但从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段:在1995~2000年,全国环境事件发生总次数波动趋势最为显著,1995年的发生频次(1966次)与1997年(1992次)相当,而1996年的发生频次(1446次)和1998年的发生频次(1422次)发生频次也非常接近,但年际降幅存在较大差异,2000年(2411次)出现峰值,此后全国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频次呈阶梯形小幅波动下降趋势;2001年、2002年、2003年为第一降幅阶梯,年发生频次在1842-1921次之间;2004年(1441次)、2005年(1406次)处在第二降幅阶梯,年均发生频次为1423.5次;2006年(842次)处于第三降幅阶梯,与第二降幅阶梯相比,此阶段年际降幅更大;第三降幅阶梯是2007-2010年,期间全国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频次最高值出现在2008年(474次),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418次),四年时间内全国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频次差别不大。可见2000年以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控制管理取得了较大进展,2010年全国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频次只相当于2000年的17.42%,但2007年以后,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每年发生次数一直稳定在400次左右,即全国范围内每天大约发生1-2次,但这一数值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异,因此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监测、控制和管理仍有待加强。

图1 中国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频次时间变动趋势

2.2 突发性水环境事件

1995-2010年,全国突发性水环境事件共发生11298次,年均发生706次,即平均每天发生约2次,占全国环境事件发生频次的比重达48%,接近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一半,显示水环境事件在全国突发性环境事件中占据绝对主要的地位,同时也说明水环境风险长期面临严峻的形势。从演变趋势来看(图2),在2003年以前的众多年份,突发性水环境事件的发生频次大多在1000次左右,即1995-2003年间,全国每天大约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3次,其中最高值出现在2000年(1138次),即当年平均每天发生水环境事件3-4次,期间每年水环境事件发生次数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比重都在50%左右,最高比重值出现在2001年(1096次),所占比重为59.5%,1996年(677次)、1998年(788次)、1999年(888次)是1995-2003年间水环境事件发生较少的年份,但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比重也分别高达46.8%、55.4%、55.0%;2003年后,全国水环境事件发生频次呈现近乎和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总频次完全一致的阶梯状下降趋势,期间突发性水环境事件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呈剧烈波动下降趋势,发生频次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753次),占全国比重约为52.3%;而占全国比重最高值(57.2%)出现在2006年(482次);发生频次和所占比重最低值都出现在 2009年(116次),即3天发生一次,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比重为27.75%,显示出2000年以来,中国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从每天发生3次降低到3天发生一次,9年时间内降幅超过90%,显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控制与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图2 1995-2007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及其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

2.3 突发大气环境事件

1995-2010年16年间,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共发生7706次,年均发生481次,每天大约发生1.3次,每年占全国环境事件发生频次的比重达34.4%,即16年间全国有超过1/3的突发环境事件是大气污染事件,说明10余年时间内大气污染在全国突发性环境事件中的重要地位仅次于水污染事件。

从发生频次时间变动看,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年发生频次基本和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总发生频次变动趋势一致(图3),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1995-200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同样在2000年(864次)达到最高值,此后呈阶梯状下降;2001-2005年为第一降幅阶梯,其中2001-2003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04-2005年呈小幅下降趋势;2006年(232次)比 2005年(538次)减少了57%;而2007年(134次)相比2006年也减少了43%,2009年(130次)出现最低值,大约是2000年的15%。

图3 1995-2010年突发大气污染发生频次及其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

每年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频次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比重与发生频次变动趋势不完全一致,且波动态势更为显著,波动范围多在27%-40%之间;其中最高值出现在1996年(40.46%),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27.55%);2006-2010年间,尽管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总频次在减少,但其在全国突发环境事件中所占比重却呈持续上升趋势,说明期间尽管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年发生频次大幅度减少,但该类环境事件控制效率仍低于全国环境事件平均控制效率。

2.4 固废污染

1995年-2010年的16年间,突发固废污染事件共发生936次,年均发生58.5次,即大约6天发生1次,平均每年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次的比重达5.5%。固废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在1996-2000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图4),期间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也呈波动趋势,但都小于5%;此后2000-2003年间波动趋势最为显著,2000年(103次)-2001年(39次)出现较大降幅,幅度超过62%;但随后2002年(109次)与2001年相比,年增幅高达179%; 2003年比2002年再次大幅减少,此后固废污染年发生频次呈现平稳态势,但期间固废污染发生频次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在1996-2009年间都呈波动上升趋势,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13.16%),尽管随后的2010年(8.33%)的比重有所降低,但总体趋势而言,固废污染在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控制和管理中的地位却在持续提高。

图4 1995-2010年突发固废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及其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

2.5 噪声与振动危害

噪声与振动危害事件在1996-2010年间共发生了916次,年均发生50.5次,即大约7天发生一次,平均每年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比重大约为3.16%。期间在2000年(266次)出现峰值(图5),2000年前噪声及振动危害发生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年后则呈波动下降趋势,在2008年和2009年相继出现0次发生率,2010年仅发生1次,同时噪声与振动危害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比重和发生频次波动规律完全一致,说明该类环境事件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成效十分显著。

图5 1995-2010年突发噪声即振动危害事件发生频次及其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

2.6 其它突发环境事件

图6 1995-2010年其它类环境突发事件发生频次及其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

在1996-2010年的共发生1014次,其它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年均发生63.38次,平均每年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达7.9%。环境事件发生频次与其占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比重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图6)。大致以2002年为分界线,在2002年前,其它类型的环境事件发生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期间最高值出现在1996年(106次),占全国比重超过7%, 2002年(21次)达到最低值,占全国比重仅为1%;2002年后,这些类别的环境事件发生频次逐年增加,到2009年(115次)达到最高值,超过当年水污染事件发生次数(113次),与大气污染事件(116次)完全相当,占全国比重也超过27.5%,此后2010年(89次)略有下降,但占全国比重仍超过21%。说明在全国性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废污染事件年发生频率持续减少的同时,其它类别的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在2002年以来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发展缓慢,年发生频次逐年增加,加大这些类别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防、监控与管理力度十分紧迫。

另外,海洋环境事件在2005年后也纳入了统计。相关资料表明,2005年和2006年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分别为19次和10次,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5%和1.19%。在随后的2007-2010年,平均每年发生3次左右,占全国比重小于1。因此,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在2007年后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管理。

3.结语

研究表明:全国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频次自1995年以来变化趋势十分显著。2000年以前全国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且呈剧烈波动趋势,2000年达到峰值,2000年以后呈阶段性减少趋势,2007年后发生频次稳定在每年400次左右;其中,突发性水环境、大气环境事件以及噪声振动危害的预防、控制与管理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固废污染事件即其它突发性环境事件的控制和管理却进展缓慢,固废污染事件在2003年以来发生频次较少变化,而其它突发性环境事件自2002年以来甚至呈快速增长趋势。说明我国在重视突发性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事件管理的同时,还需加强固废污染事件即其它类型环境事件的监控与管理。

[1] 李静,吕永龙,贺桂珍.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空格局及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9):2684.

[2] 张海彬,张东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的探讨[J].污染防治技技术,2007,20(1):60-62.

[3] 胥树凡.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的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7年第4期:8-11.

[4] 郭振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26.

[5] 1996~2011年中国环境年鉴[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2011.

[6] 毕军,曲常胜,黄蕾.中国环境风险预警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监控与预警,2009,1(1):1-5.

猜你喜欢

突发性比重环境污染
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研究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