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其后处理在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诊断价值
2012-01-23刘传玉
刘传玉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CBC)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先天性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畸形之一[1],本人收集整理了我院32例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CT表现特征,寻找其规律性,旨在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的32例支气管囊肿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24.5±17.1)岁。有14例出现间断咳嗽、发热,肺部反复感染来我院就诊,其中2例有咯血史,其他18例因体检或其他疾病做X线检查发现。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8例行增强扫描。检查设备选用64排螺旋CT机(GE公司生产)及GEADW 4.4工作站,扫描参数:120kV,250~335 mA,旋转速度0.4s,Pitch0.531,FOV20-24 cm,矩阵 512 ×512,层厚 5 mm。所有病例对病灶小视野加扫3~5 mm薄层。纵隔窗:窗宽350 Hu,窗位50Hu;肺窗:窗宽1 000Hu,窗位-800Hu。经高压注射器注入80~100 ml碘佛醇注射液(75 ml:50.85 g,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680),注射速度为4~5 ml/s,高压注射后25 s行动脉期扫描,60 s行静脉期扫描,均做3~5 min延迟扫描。轴位CT观察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密度、囊壁厚度及周围肺野的改变。扫描结束后,原始数据在GE-ADW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获取MPR重建,多角度、多方向观察,并存储图像。要求显示囊肿与其临近的气管、支气管及其重要毗邻结构。
2 结果
32例患者共48个囊肿,囊肿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最大径1.5 cm~14 cm不等,囊肿壁厚度2 mm~12 mm,厚壁者外缘多毛糙,不光整;囊壁钙化14个,呈不连续弧线样或点状。液性密度19个,CT值6~18HU,软组织样密度13个;囊内容物沉积性钙化14个,呈不均匀斑片状或沙粒样钙化。1)位于纵膈内有22个病灶,其中前纵隔1例,中纵隔右侧肺门区5例,左侧肺门区7例,气管隆突下6例,后纵隔3例,影像学特点多数病灶(12)囊内呈液性密度,囊壁较薄,2个囊肿呈气-液密度影,8个呈软组织密度。2)位于肺内病灶26个,左肺9例,其中上叶2例,下叶8例;位于右肺17例,其中上叶3例,中叶4例,下叶10例,影像学特点为26个囊肿含液囊肿7个,软组织密度5个,含气液囊肿14个。纵膈内囊肿对周围组织结构呈压迫改变,肺内囊肿中较小病灶周围多无明显异常,较大病灶可见局限性肺气肿,周围合并感染呈片状或条索状密度增高影。增强扫描后12例周壁强化,囊内强化,CT值增加5~23(4.2±2.5)Hu,其中6例病灶周围肺组织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影。
3 讨论
支气管肺囊肿属于前肠囊肿。囊肿壁内衬有纤毛柱状上皮,纤毛柱状上皮下有平滑肌、软骨、黏液腺体等[2],当与支气管相通时囊液会全部或部分排出,形成含气或含气液囊肿,囊壁受到刺激可以增厚、毛糙,囊液也可以变得更粘稠,或者分泌的黏液含有高蛋白成分、钙乳样物质等,均可导致囊肿内密度增高,囊肿成分比例不同,从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实质性肿块。本组32例患者共48个囊肿,纵膈内22个病灶,中纵膈多发。双肺病灶形态、密度、大小、边缘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本组病例的原始图像进行了冠状面、矢状面、斜面和任意层面的二维重建的后处理,获取MPR重建图像,主要显示肺内型支气管肺囊肿与支气管的关系。本组资料中所有病灶MPR均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清晰显示囊肿的形态特点及其与气管支气管密切的毗邻关系,能清楚地显示纵隔型支气管肺囊肿与纵隔内结构的密切关系。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史和胸部影像学表现是诊断支气管肺囊肿的要点。CT扫描特别是CTMPR能很好地显示病变及与支气管、周围器官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诊断与鉴别诊断。
[1]金征宇,冯敢生,冯晓源.医学影像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4-215.
[2]左自军,刘秀民,于四堂,等.肺囊肿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2004,12(1):26-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