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梅龙村散发猪瘟的诊断与防治
2012-01-23章红梅
章红梅
(安徽省池州市畜牧水产中心,安徽省池州市 247100)
安徽省池州市梅龙村散发猪瘟的诊断与防治
章红梅
(安徽省池州市畜牧水产中心,安徽省池州市 247100)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池州市梅龙村散发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情况。
仔猪;猪瘟;诊断;防治
2012年5月上旬,安徽省池州市梅龙村动物防疫员报告,梅龙村某养猪场共饲养20头杂交母猪,该场主要出售l0~15kg的仔猪。该场对断奶后的母猪肌注1头份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其中有一头母猪于2012年5月上旬产下16头仔猪。仔猪出生7天后陆续开始发病,开始仔猪体温升高至41℃,个别仔猪体温高达42℃,病猪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后肢麻痹,病程为2~7天,不久衰竭死亡,经抗生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和氧氟沙星)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病1周后,截止诊断时共有13头仔猪发病,己死亡8头;发病率达81.25%左右,病死率61.5%,有部分妊娠母猪出现流产现象,顺产母猪产死胎现象增多。
1 临床表现
发病仔猪体温升高至41~42℃,呈稽留热;精神不振,弓背、怕冷、嗜睡、厌食、磨牙、口渴;病猪初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发生,大便呈灰黄糊状;全身痉挛、被毛蓬乱、站立困难或步态不稳;患病仔猪眼结膜潮红,表现眼结膜炎,两眼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鼻流脓性鼻液;后期表现呼吸困难、体型消瘦、扎堆;在病猪耳后、腹下、鼻端和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皮肤出血,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退色;耳根、乳头、会阴、四肢末端皮肤发绀,腹股沟皮肤肉眼可见紫色的出血斑点;母猪无明显症状。
2 剖检变化
剖检4头病死仔猪,呈现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特别是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切面红白相间呈大理石状;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肾脏颜色苍白,表面布满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针尖状出血点;仔猪膀胱粘膜有出血点,可见个别脾脏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灶,呈紫黑色。几乎所有解剖的仔猪扁桃体、喉头粘膜、会厌软骨、气管、肺小叶、心冠脂肪有针尖状出血,胃、小肠粘膜有大片弥漫性出血斑,回盲瓣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充血、呈暗红色,滤泡出血、坏死;肠浆膜、粘膜有出血。回肠、盲肠、直肠、结肠坏死和溃疡,溃疡呈钮扣状。
3 实验室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特征性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猪瘟。但必须借助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实验室诊断的常用方法有血清学检查、猪瘟兔体交互试验、骨髓细胞学检查法、猪瘟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笔者采用了骨髓细胞学检查和动物试验等。
3.1 细菌学诊断
无菌采集病死仔猪肝和脾脏涂片,经瑞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无菌采集肝组织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未见细菌生长。
3.2 骨髓细胞学检查
取病猪胸骨的骨髓浆汁做成涂片,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出现副淋巴母细胞,确定病猪感染猪瘟病毒。
3.3 动物试验
选用1.5kg左右的健康家兔4只,分为2组,试验前测体温3次/天,连续3天,体温正常;取5只病猪的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剪碎、研磨,加生理盐水制成1:10悬浮乳剂,取上清液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IU处理后,以5mL/只 肌注接种2只兔子,另对照2只不接种,继续测体温4次/天,连续3天;7天后用猪瘟兔化弱毒 (1:20)静脉注射试验兔和对照兔,每只1mL,每6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3天,发现试验组接种病料后无热反应,后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后也无热反应,而对照组兔接种猪瘟兔化弱毒有定型反应;则诊断为猪瘟。
4 控制措施
4.1 消毒灭源
空栏可用3%的烧碱液高压冲洗彻底消毒,不留任何死角,3天后再清洗,空置时间不少于30天。严格实施“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同时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4.2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通风工作,饲料中添加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黄芪多糖和强力霉素250g/吨,连用7天。
4.3 紧急免疫和治疗
用猪瘟疫苗对母猪(6头份/头)和假定健康仔猪(4头份/头)进行紧急免疫,注射1头猪换1枚针头防止交叉传染;隔离发病仔猪,另注射干扰素1头份, 同时用青霉素 (5万 IU/kg·bw)、链霉素(5万IU/kg·bw)和肌肉注射氧氟沙星(5~10mg/kg·bw) 预防继发感染。用药4天后回访,疫情得到控制,其余同窝3头仔猪和母猪未发病,除又死亡1头病仔猪外,其余4头病仔猪恢复健康。
5 小结与体会
该场母猪每年接种猪瘟疫苗2次,每次接种1头份,免疫后产生的抗体不足以保护出生仔猪,导致仔猪发病。此次发病的仔猪为出生后7天开始发病,而母猪只在上一窝仔猪断奶后注射1头份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通过我们每年分两次进行的猪瘟抗体监测,免疫1头份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的猪只,猪瘟抗体水平比较低。因此建议母猪于产后l5~20天注射4头份猪瘟疫苗,怀孕后期(85天)检测猪瘟抗体。对低抗体的母猪给予补免猪瘟疫苗1次,能更有效地保护所产的仔猪。
近年来,池州市通过推行春秋2次集中防疫制度,已消除大面积的猪瘟流行。但是,由于农村散养猪只的免疫剂量不够造成免疫保护力低下,偶尔发生猪瘟,特别是仔猪大多是由于免疫程序不当、饲养管理不善、疫苗质量差、免疫方法不当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该病时有发生。
大多数农村散养户的生猪是由乡村动物防疫员进行免疫,而中间新进的猪未能及时免疫接种,留下了隐患。因此,对那些新引进的猪要及时补免,确保免疫安全。
母源抗体对出生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如母源抗体过高,注射疫苗的量不足,会使免疫效果低下。因此,对于体内存在母源抗体的仔猪,应在出生后3周进行第1次免疫,第6周后再进行第2次加强免疫。 应适当加大免疫剂量 (4~6头份),以降低母源抗体的影响。
猪瘟疫苗是政府统一采购,统一渠道专供,质量有保证,村动物防疫员在注射过程如果操作不规范,会导致注射进去的疫苗剂量不足,从而使机体产生的抗体低下,不足以抵抗猪瘟病毒的感染。所以在注射疫苗时,要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猪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猪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发霉变质饲料都能抑制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时,会影响免疫后抗体的生成速度及数量。因此,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以及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对提高免疫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弱毒疫苗前后一段时间,不应使用抗菌药物。研究资料证明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及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另外,使用抗病毒药物会对弱毒苗造成破坏,因此,在防疫前后要注意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
S858.285.3
C
1673-4645(2012)11-0049-02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