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肝熄风法治疗三叉神经痛36例

2012-01-23张天华

中医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丹参

张天华,李 颖

(开封市中医院,河南开封 475000)

柔肝熄风法治疗三叉神经痛36例

张天华,李 颖

(开封市中医院,河南开封 475000)

目的:观察柔肝熄风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脑病科三叉神经痛患者36例,采用以柔肝熄风法为治法的三叉立止汤〔白芍30 g,生牡蛎30 g(先煎),丹参15 g,甘草10 g〕加减治疗,28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0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显效率占91.67%。结论:三叉神经痛病因、病机明确,采用柔肝熄风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既符合中医理论,又简便有效,且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柔肝熄风法;三叉立止汤/治疗应用;三叉神经痛/中医药疗法

三叉神经痛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本病成年人及老年人较多见,40岁以上的患者占70% ~80%,女性多于男性[1]。2005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柔肝熄风法自拟三叉立止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6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脑病科门诊三叉神经痛患者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50~80岁;病程最长14个月,最短2周。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1998年国际颈痛学会、国际头痛学会关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2]。(1)面或额部的阵发性疼痛,持续几秒至2 min。(2)疼痛至少有下列特点中4项:①沿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散布;②特征为突发、剧烈、尖锐、浅表、刀刺样或烧灼样疼痛;③疼痛剧烈;④从扳机点促发或因某些日常活动诱发,如吃饭、谈话、洗脸或刷牙;⑤发作以后,患者完全无症状。(3)无神经系统体征。(4)每个患者有刻板的发作。(5)病史、躯体检查,及必要时所做特殊检查可排除导致面痛的其他原因。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①疼痛部位多在一侧头面部;②疼痛的性质多为灼痛、胀痛、跳痛、刺痛、刀割样痛等;③疼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亦有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者,可自行缓解。

3 治疗方法

采用三叉立止汤〔白芍30 g,生牡蛎30 g(先煎),丹参15 g,甘草10 g〕加减治疗。加减:眩晕者,加石决明30 g、珍珠母30 g;面肌抽动者,加防风6 g、天麻12 g、生地黄30 g;口苦、烧心者,加甘松10 g、段瓦楞30 g、黄连 9 g、吴茱萸 3 g;乏力、懒言者,加炙黄芪15 g、升麻3 g、白芷6 g;痰多者,加胆南星15 g、半夏12 g、郁金18 g;有血瘀证者,加桃仁10 g、红花12 g、丹参15 g;口苦、烦躁者,加夏枯草30 g、黄芩9 g;纳呆、不欲饮食者,加山楂15 g、麦芽15 g、神曲15 g、鸡内金30 g;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9 g。水煎取药汁400 mL,每日1剂,分2次口服。28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评价疗效。同时嘱患者忌吃辛辣、煎炸之品,禁烟酒。

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相关标准拟订。临床痊愈:疼痛停止,面部感觉等功能正常,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疼痛停止后,3个月内复发,但发作频次较前减少50%以上。有效:疼痛发作频次较前减少25% ~50%。无效:疼痛发作频次减少小于25%。

5 结果

临床痊愈20例,显效 9例,有效 4例,无效3例,显效率占91.67%。

6 病案举例

患者,男,52岁,2009年3月11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疼痛半年。现病史: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左侧面部阵发性疼痛,每次发作约3~5 s,刀割样疼痛,进食或洗脸时加重,在某院查头颅MRI无异常,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并配合谷维素、腺苷B12治疗,经治疗半年疗效不佳。至本院就诊时仍口服卡马西平200 mg/次,3次/d。左侧面部发作性疼痛,每天发作频繁,说话时诱发,每次发作约3~5 s,其余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饮食量少,烧心泛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医诊断:面风。证属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治以柔肝熄风、缓急止痛。给予三叉立止汤加减治疗,处方:白芍30 g,熟地黄20 g,天麻10 g,生牡蛎30 g(先煎),丹参20 g,甘草10 g,煅瓦楞10 g,甘松10 g,黄连12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2009年3月20日二诊:服药后,面痛明显好转,泛酸、烧心症状好转,舌脉同前,继服上方7剂,卡马西平减为100 mg/次,3次/d。2009年3月29日三诊:面痛基本消失,胃酸、烧心消失,舌质红,苔薄,脉弦细,上方去煅瓦楞、甘松、黄连,制成丸剂,6 g/次,3次/d,继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并停服卡马西平。半年后回访,达到临床治愈。

7 讨论

三叉立止汤方中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熄风,缓急止痛为君药;牡蛎,平肝潜阳熄风,为臣药;佐以丹参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柔肝熄风、活血止痛之效。纵观全方,以养血滋阴、重镇潜阳药物为主,起到以静制动,符合中医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的理论。现代药理研究[3-4]认为:芍药主要成分是芍药苷,对疼痛中枢和脊髓反射弓有镇静作用。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多种黄酮及甘草糖苷,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和骨骼肌,使其弛缓,消除挛急,同时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罂粟碱样镇痛作用。芍药与甘草配伍可提高芍药苷及甘草次酸的溶出率和利用率,且在镇痛、解痉和抗炎作用方面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二药合用可以相互增强疗效,对三叉神经痛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较为典型,发作性面部疼痛是其特异性症状,因而可作为中医辨病的依据。另外,大量临床报道也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认为该病是由肝风内动所致,并从肝论治辨病治疗三叉神经痛而取得满意疗效。因而笔者认为: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诊疗目前已具备了进行辨病治疗的必要条件——特异性的症状和基本一致的病因病机。在辨病思想的统领下,每种疾病可以有多种辨证治疗的方法,但若该病病因、病机明确,直接确认单一的治疗大法,也是一种既符合中医理论,又简便有效,且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笔者单纯使用柔肝熄风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也正是基于这一治疗思路。当然,目前从理论及实践上来讲,该疗法尚属一家之言,还不能涵盖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其他有效方法。如何更加规范和有效地运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4.

[2]张继伟,张安玲.从肝论述头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J].吉林中医药,2007,27(9):3.

[3]冀兰鑫,黄浩.赤芍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0,33(3):233.

[4]张克.甘草临床应用探讨及化学成份药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64.

R745.1+1

B

10.3969/j.issn.1001 -6910.2012.09.018

1001-6910(2012)09-0035-02

2011-11-09;

2012-04-23

(编辑 李亚峰)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卡马西平结晶工艺研究
治疗药物监测在抢救卡马西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Δ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临床药师对卡马西平中毒患儿解救用药的分析与监护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