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肺阳”理论历史源流*
2012-01-23邵雨萌
邵雨萌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
浅述“肺阳”理论历史源流*
邵雨萌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
在查阅中国历代中医文献基础上,对“肺阳”理论进行梳理,按时间顺序整理了历代对“肺阳”的论述,发现汉及汉以前是肺阳理论的初始阶段,唐宋元时期认识到了肺阳的存在,明代对肺阳的认识逐渐增多,清代开始对肺阳的认识逐渐透彻,近现代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肺阳;肺阳虚;源流/分析
历史上对肺阳的记载相对较少,对肺阳是否存在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讨论从未间断,为了解历代医家对“肺阳”的认识情况,全面检索了文献数据库,尽可能全面地研究古代及近现代文献,以期能够完整的梳理历代对肺阳的论述,摸清肺阳理论的历史源流。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选取古代及近现代医学文献662种,涉及理论著作、本草著作、方剂著作、专科著作等各方面,利用射天公司的文档管理软件,汇总整理成《中国历代医学文献数据库》。分别以肺阳虚、肺阳不足、肺中寒、肺中冷、肺虚寒、肺寒、温肺、补肺阳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得文献一千余条。
在对所得文献校对、整理、分析后,按照时间顺序对历代以来医家对“肺阳”的认识总结如下:
1 汉及汉以前
《黄帝内经》“五脏阳”的记载中包含“肺阳”之意。《素问·汤液醪醴论》云:“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五阳已布,疏涤五脏。”其“五脏阳以竭”是五脏阳气郁遏,其“五阳已布”,是指五脏阳气的输布宣达。这段话说明了包括肺阳在内的五脏阳气之生理,故王冰注曰:“五阳,是五脏之阳气也。”《素问·经脉别论》之“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更明确地指出了五脏皆有阴有阳。
《黄帝内经》中“肺寒”亦有阳虚之意。《素问·咳论》云:“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此处“肺寒”也有阳虚之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肺寒及形寒寒饮均为阴邪而易伤阳气,必导致肺阳损伤,诚如《景岳全书》所云:“寒气在脏者,以阳气虚也。”
《伤寒杂病论》中“肺中冷”已见肺阳虚之端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此系肺阳虚证,选用桂枝汤攻其表,误也,以甘草干姜汤复阳,使肺阳得以温煦,病方得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历代许多医家都认为此指肺的阳气不足,对“肺中冷”的原因可由寒邪寒饮伤阳,亦可因肺中阳虚导致。后世医家多奉“甘草干姜汤”为治疗肺阳虚之祖方。
对《金匮要略》“肺中冷”的论述,历代医家注释颇多,《圣济总录》云:“今肺中冷,则肺之真气不足,而其人上虚矣,虚则无以制下,故上为肺痿,下为小便数,以至吐涎沫而欲咳不能者,皆其证也,治法当以温药和之。”《医宗金鉴》注云:“所以然者,以上焦阳虚,不能约制下焦阴水,下焦阴水上泛而唾涎沫,用甘草干姜汤以温散肺之寒饮也。”周岩《本草思辨录》云:“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此干姜温肺之据。用干姜者,肺寒非干姜不温也。”
可见张仲景虽未明确提出肺阳,但已论及肺痿病机主要在于肺阳虚,以致“上虚不能制下”,并指出了肺阳虚的临床表现,及其以甘草干姜汤温补肺阳的治法,从而说明了肺阳虚证客观存在。
2 唐宋元时期
唐宋元时期医家逐渐认识到“肺阳”的存在。
《大明本草》中提到:“人参治疗肺阳气不足。”提出了“肺阳气”这一名词。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云:“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不津液,名曰肺虚冷也。”此处意指肺阳虚。肺脏虚冷,阳气不足,津液不化,不能上承,咽喉失润,故少气不足以息。
宋《圣济总录·肺虚》云:“夫肺为华盖,覆与诸脏。若肺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虚寒乏气,恐怖不乐,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诊其脉沉缓,此是肺虚之候。”宋·严用和《济生方》指出:“肺者,虚则生寒。”提出:“温肺汤治肺劳虚寒。”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认为:“肺久病则虚冷。”在这些论述里可见,肺寒、肺虚亦是肺阳虚弱之意。
金元医家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强调:“人参气温味甘,治脾肺阳气不足。”元·王好古亦有“补肺之阳”的论述,明确指出:“人参味即甘温,调中益气,即补肺之阳,泄肺之阴也”。朱震亨《丹溪心法》云:“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建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交之泰。”这些论述开始逐渐提及“肺阳”。
可见,唐宋元时期医家逐渐认识到肺阳的存在并加以理法方药的探讨,虽未明确指明“肺阳”一词,但其针对性比汉以前更近了一步。
3 明代
到了明代,医家对“肺阳”的论述逐渐增多。龚信《古今医鉴》云:“肺虚肺寒,必有气乏表怯,冷痰如冰之症者。法当温补,如官桂、阿胶之类是也。”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论述了治疗五脏寒的方剂:“肝寒,双和汤……肺寒,小青龙汤。”指明小青龙汤为治疗肺阳虚之方剂。丁毅《医方集宜》亦云:“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水寒相搏,肺寒则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宜用小青龙汤汗以发之。”
龚廷贤《万病回春》云:“肺寒咳嗽,须用麻黄、杏仁为主。肺热咳嗽,须用黄芩、桑白皮为主。咳嗽日久,须用款冬花、五味子为主。气喘,须用苏子、桑白皮为主。”阐述了肺阳虚咳嗽的常用药物。陶华《伤寒六书》云:“肺寒则咳,散以辛热,故易生姜以干姜之热也”,指出治疗肺阳虚咳嗽用干姜而不用生姜。龚廷贤《寿世保元》亦云:“辛能温肺以退寒。”秦景明《症因脉治》则认为肺阳虚可见于肺虚水肿、肺虚腹胀等病中,言:“肺虚身肿……如面色惨白,二便清利,气怯神离,肺之真阳虚也……肺虚腹胀之治,肺阳不足,脉缓濡软,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可见,明代医家对肺阳的认识更加明确,对肺阳虚的治疗亦有更多心得,诸多医家认为干姜乃治疗肺阳虚之要药,指出小青龙汤乃治疗肺阳虚之方剂。
4 清近代
清近代医家论及肺阳虚更多。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多次提到心肺之阳:“周身之热力,借心肺之阳,为之宣通,心肺之阳,尤赖胸中大气,为之保护。大气一陷,则心肺阳分素虚者,至此而益虚,欲助心肺之阳,不知升下陷之大气,虽日服热药无功也。”其又在论治痰饮方理饮汤时云:“惟心肺阳虚,不能如离照当空,脾胃即不能借其宣通之力,以运化传送,于是饮食停滞胃口,若大雨之后,阴雾连旬,遍地污淖,不能干渗,则痰饮生矣。”此条明确指出了肺阳主司水液运化之功能。
魏之绣《续名医类案》说:“肺易感受寒邪,既病于主气之肺阳,阳气益不得施化,而水中之阳化更微,致湿淫滋患。”王旭高、高学山认为“夫饮之生,总由肺脾阳虚”,“夫饮之由来,大概起于肾及脾肺之脏阳衰冷”。高学山言:“医学云喘,在肾为虚,在肺为实,夫所谓实也,非真实也,乃肺之阳虚不化,致水上溢高源耳。”以上论述均阐述了肺阳主气、参与水液运化等生理功能。
此时众多医家论述了肺阳虚的治疗方药。唐宗海《本草问答》云:“肺主行水,寒伤肺阳,水不得行,则停胃而为饮,上逆气咳,仲景用细辛以行水,用干姜以散寒,用麻桂以驱寒外出,小青龙汤是也。”又言:“但温肺而不兼胃治者,则用甘草干姜汤,其姜炮过,则轻而上浮,故但温肺。后人用白芥逐水,陈皮降气,冬花温肺,苏子降气,皆是仿仲景小青龙汤以辛温去肺寒也。”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亦云:“青龙汤治肺寒。”周岩《本草思辨录》曰:“肺寒非干姜不温也。”陈修园《时方妙用》论述痨症治法时云:“宣肺阳,则天气清明,地气不能蒸湿而为云,而龙雷之火不作,为退热一大法,计八方:保元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归脾汤。”唐容川在《血证论》指出:“心肺之阳一宣,如日月一出,爝火无光,诸般邪热俱除,血自不扰,而循经矣。故又有温补肺阳之法,用保元汤,甘温除大热,使肺阳布,阴翳自消……一切寒怯虚悸之症自除,此为温补肺阳法,与上滋肺阴法,为一寒一热之对子。”又言:“若肺阳虚,不能治下,则必有遗尿足冷、水饮喘嗽之证,甘草干姜汤治之。”
许多医家视小青龙汤为治疗肺阳虚之方剂。石寿棠《医原》在论张仲景《伤寒论》小青龙汤时云:“麻、桂开表,芍、草护营,尤妙在细辛之辛润行水,半夏之辛滑降逆,干姜、五味子并用,温肺阳而固肺阴,无微不到,真神剂也。方下对证加减,亦毫厘不爽。”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云:“妙在干姜与五味拌捣为臣,一温肺阳而化饮,一收肺气以定喘。”钱潢《伤寒溯源集》言:“小青龙乃辛温发散,敛逆之药。故用桂枝全汤,去姜枣而兼麻黄之半,又加干姜细辛者,一以助麻黄桂枝之辛温发散,李时珍谓使寒邪水气,从毛孔中散,一取其暖中去寒,温肺泄肺之功也。”
钱潢《伤寒溯源集》云:“愚窃谓肺寒而气逆者,可以酸收,若肺热而气满者,未可概用也。观仲景制方,以大青龙之兴云致雨。”尤怡《伤寒贯珠集》云:“咳者,肺寒而气逆也。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酸以收之。”又曰:“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加五味之酸,以收逆气,干姜之温,以却肺寒。”唐容川《血证论》云:“肺寒而制节不行者,则宜姜、半以温肺。”清《温病条辨》云“饮家反渴,必重用辛……《内经》所谓辛能润是也。以干姜峻散肺中寒水之气,而补肺金之体,使肺气得宣,而渴止咳定矣。”可见,诸多医家对肺阳虚的用药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重视干姜温补肺阳的作用。
一些医家对于肺阳虚的治疗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王泰林《退思集类方歌注》论述射干麻黄汤时云:“此治形寒饮冷伤肺之要方也。”程杏轩《医述》云“盖肺虚不能外卫皮毛,以致伤风咳嗽,宜用温肺汤,固肺气为主。”程国彭《医学心悟》言:“少阳证兼咳嗽者,以其肺有寒也,仲景用小柴胡去参、枣加干姜者,所以温肺散寒也。”林佩琴认为肺寒嗽必痰稀面白,畏风多涕,当温肺固卫。款冬、紫菀之属,加入玉屏风散。提出玉屏风散亦为治疗肺阳虚之方剂。
许多医家从脏腑的关系来认识肺阳。赵术堂《医学指归》云:“土为金母,金恶燥而土恶湿,清肺太过,脾气先伤,则土不能生金,故温肺必先温脾胃,亦补母之义也。”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云:“心火温肺,而后胸中阳和,无寒饮咳痹之证。故心火者,乃肺之主也,心火太甚,则肺燥,心火不足,则肺寒。”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认识到脾肺阳虚的临床表现,并以金匮肾气丸治之,言:“金匮肾气丸治脾肺阳虚,右尺脉弱,不能行水,小便短涩,以致水停心下而喘。”唐容川《医学见能》论述了肺肾阳虚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久咳上气,痰涎多而声易者,肺肾之阳虚也,宜加味真武汤。”又言:“肺肾之阳俱虚,元气不支,喘息困惫者,则宜用保元汤加五味。”《血证论》中说:“咳喘之病,多属肺肾之阳俱虚,元气不支,喘息困惫。”
上述可见,清代医家对肺阳的认识已经比较透彻,不但许多医家使用“肺阳”这一概念,而且认识到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等,更各抒己见提出了温补肺阳的治法及方药,同时也从脏腑间关系角度论述了肺阳及脏腑兼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5 现代
现代对“肺阳”这一概念已有众多医家的承认与重视。现代名医蒲辅周[1]明确提出:“五胜皆有阳虚阴虚之别:肺阳虚,则易感冒,因卫气虚,抵抗力弱。”《中医基础理论》[2]五版教材说:“肺阳的升散作用,概括于肺气的宣发功能,肺的阳气不足,即指肺气虚。”《中医治法探讨》一书指出肺阳虚的症状是:“肢冷、畏寒、自汗、面白、气短、倦怠、舌淡白无华、舌体胖、脉沉迟微弱。”《中医脏腑系统内科学》[3]指出:“肺阳虚,从肺气亏虚发展到阳虚生内寒的程度。”虽然医家对肺阳的认识上不统一,但多都认识到肺阳的存在,并展开探讨,从而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
总之,从古代及近现代文献的梳理可以得知,“肺阳”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肺阳”为病也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只是对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非常有必要明确“肺阳”概念,及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弥补现代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6.
[2]印会河,张伯萸.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2.
[3]董平.中医脏腑系统内科学[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0:219.
R22
A
10.3969/j.issn.1001 -6910.2012.09.001
1001-6910(2012)09-0001-03
邵雨萌(1981-),女(汉族),山东肥城人,山东中医药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防治和基础理论研究
张伟,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huxizhijia@126.com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编号ts20110819)
2012-05-10
(编辑 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