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2012-01-23王丽梅赵淑君
王丽梅 胥 磊 高 玲 赵淑君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保定 071000
CCU是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心血管病的急、危、重症患者。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由于CCU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通风效果不佳,患者、治疗室、医护工作站均在同一环境中,是医院发生感染的高危科室,因此分析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预防C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共收治患者205例,其中96例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46.83%,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43~92岁,平均(67.5±24.5)岁,住CCU时间最长25 d,最短2 d,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者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58.3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132例,AMI32例,心源性猝死施行心肺脑复苏13例,恶性心律失常28例。116例患者使用过抗菌药物,其中使用1种者96例,使用2种者24例,使用3种者16例,预防性用药10例。48例患者使用过侵袭性操作,34例发生了医院感染。共培养出病原菌34株,其中革兰阳性杆菌6株,革兰阴性杆菌15株,真菌23株。
1.2 方法
对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医院感染诊断[1]。
2 对策
2.1 加强基础护理
对卧床患者,鼓励有效咳嗽,协助适当翻身、拍背,每2 小时进行1次,以利痰液咳出,减少呼吸道感染几率。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多食多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不通畅。留置导尿者更应加强会阴护理,以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率。
2.2 严格遵守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制度。手卫生是避免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从患者身体的感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均应洗手。严格限制探视,探视者、会诊者,进入监护室均应戴口罩、帽子、穿探视服、戴鞋套,进室前必须进行手的清洁消毒。
2.3 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进行感染知识培训
首先重视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意识,进行感染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修养,使医务人员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控制并切断感染传播的每一个环节。
2.4 根据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患者病情稳定或处于恢复期,应尽快转入普通病房。
2.5 严格病房管理制度,条件允许改善病房环境
病房、医护工作站、治疗室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至少1 h,每日对地面台面桌椅用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包括办公区域)。患者病情允许每日开窗通风30 min。有条件应配备持续空气净化机,甚至层流病房。
2.6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应用抗菌药物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和病原菌特点,尽量控制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掌握好用药剂量和疗程。
3 结果
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更加严格执行相关对策,尤其针对多发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因素,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措施,加强基础护理,深入进行感染知识培训。
4 讨论
4.1 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4.1.1 与患者病情有关 CCU患者一般为AMI者、急性冠脉综合症、心源性猝死、行心肺脑复苏及恶性心律失常等急危心血管病患者。这些疾病都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大小便、饮食起居均在床上,且由护士协助进行。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量少,极易发生坠急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
4.1.2 与侵袭性操作有关 老年女性患者或重症患者须严格进行出入量的检测,老年男性患者因前列腺肥大等原因,极易发生排尿困难,常需进行导尿留滞,导尿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而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功能,是引发相应部位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2]。另外行心肺脑复苏的患者常进行机械通气,使呼吸道暴露于空气中,吸痰等操作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的常见部位[3]。
4.1.3 与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欠缺及麻痹大意有关 CCU主要是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包括治疗、护理、生活起居,因此需要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但工作量的繁重,使某些工作人员很可能忽略了某一环节而造成患者的感染。
4.1.4 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有关 住院时间长的患者会随着其他患者的频繁更换而接触了多种病原菌,导致其发生感染的机率增大,因此住院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4]。
4.1.5 与CCU环境有关 CCU病房面积小,相对封闭,空气不对流,患者、治疗室、医护工作站均在病房,人员流动相对较大。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均含有大量的耐药细菌,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成气溶胶状态,悬浮于空气中,被患者吸入呼吸道,而引起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的疾病。
4.1.6 与抗菌药物长期应用有关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不但能影响肠道合成B族维生素,为真菌繁殖创造条件,还能杀灭呼吸道的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调、移位,造成医院内感染。如在口咽部定居的致病菌大量繁殖和发生移位,会引发呼吸系统感染[5]。
4.2 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而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能起到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发生的作用,并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郝路,黄杨,黄海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9):68.
[2] 叶爱群,叶晓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63.
[3] 陈群英,夏苏娇,阮筱珠.心血管系统疾病病人院内感染情况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7):399-400.
[4] 张旭,李骥.脑梗死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55.
[5] 程辉.123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