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中括号元话语的形式表现及功能分析*
2012-01-22徐赳赳付晓丽
徐赳赳 付晓丽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北京100732/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050024)
提 要 括号是书面语中作者常用的标点,属于标点元话语的范畴。本文选择了三部学术著作和两部长篇小说作为语料,从篇章的角度来考察括号元话语的形式表现和篇章功能。研究发现,括号元话语形式表现有以下特点:括号元话语的使用与文体有密切关系,学术篇章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叙述文篇章;句内括号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句外括号。在功能方面,括号元话语主要有五种篇章功能:详释、释疑、补说、补足和介入功能。研究结果还表明,句外括号突出的篇章功能是补说,句内括号的篇章功能则相对多样。此外,本文还对括号语是否可以读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引 言
“元话语”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Zellig Harris在1959年提出(Harris1959),指的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徐赳赳2006)。近些年来,随着话语篇章研究的深入,话语篇章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元话语的研究,这是因为,元话语只有在篇章中才能体现出其本质特性(Hyland2005,2008;Ädel2006;Abdi et.al2010)。徐赳赳(2006)把元话语分为三种:词汇元话语、标点元话语和视觉元话语。按这个分类,本文讨论的括号元话语属于标点元话语。吕叔湘(2002[1951]:255)认为:“括号有圆括(())、方括([])、六角括(〔〕)、方头括(【】)四种,最常用的是圆括。”苏培成(2010:99)提到,括号有单用和双用的区别。按这个定义,本文研究的是双圆括号(简称括号)。
本文采用的语料来自三部学术著作(《语法修辞讲话》(简称《语法》)、《廖秋忠文集》(简称《文集》)、《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简称《篇章》))和两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简称《世界》)、《狼图腾》(简称《狼》))①。三篇学术著作是学术篇章,两篇小说是叙述文,选择两部小说是希望能够跟前三篇学术篇章做一个对比,从而进一步发现学术篇章中括号元话语的形式表现和功能特征。我们对语料中所有的括号进行了手工统计,然后根据类型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先讨论括号元话语的形式表现,然后再讨论括号元话语在篇章中的功能。
二、括号元话语的形式表现
括号是书面语中常用的符号,前人对括号的使用,已作了很好的归纳和总结(吕叔湘2002[1951];苏培成2010;贺国伟、厉琳2010),他们的研究,主要是从句子的角度来进行的。下面我们从篇章的角度来考察括号,具体地说,从括号和文体、句内括号和篇章括号、括号内词语的分布等方面来分析括号在篇章中的表现。
1. 括号和文体
Hyland(2010)指出,不同学科的作者对元话语的使用频率不尽相同,其中一个显著差异是:文科论文中元话语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理科论文。经过对叙述文和学术论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语料中,叙述文(故事、小说等)和学术论文(语言学论文、专著)对括号使用的多少也有明显的差异,表1是两部长篇小说和三部学术著作的统计数字:
表1 :叙述文和学术论文对使用括号的差异
表1显示,长篇小说中很少使用括号,而学术著作中括号用得很多。在语料中,两者的倾向是很明显的:长篇小说只占6%,学术著作占94%(三部学术著作中,有两类括号没有收入:排序和标明出处,原因另文讨论,如加上这两项,括号的实例还会增多)。这个数据表明,就叙述文和学术篇章而言,不同的文体,有自身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点,括号使用多少也从某个角度体现出文体的特点。
吕叔湘(2002[1951]:256)认为,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见例1a)和句外括号(见例 1b):
(1)a遇到这样的情形(这种情形是经常遇到的),就觉得无从下笔。(《语法》第255页)
b对于它终于怀了恶感,我看也正是人情之常,不必指为拿了什么地方的东西,迷了什么斯基的理论。(这两句奉官谕改为“不足怪的”。)(《语法》第255页)
此处的“句外括号”中的“句”是指“小句”,而不是传统意义上以句号为标记的整句话。苏培成(2010:101-103)对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用法作了具体解释:“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如例(1)a的“(这种情形是经常遇到的)”;“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括号里面的话的末尾可以有句末点号”,如例(1)b的“(这两句奉官谕改为‘不足怪的’。)”。根据吕叔湘和苏培成的定义,表2呈现了学术专著中这两种括号的使用情况:
2. 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表2 :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表2显示,在三部学术专著中,句内括号多,占了约84%,句外括号少,占了约16%,其倾向性很明显。研究还发现,用句内括号还是句外括号,除了文章内容表达的需要这一因素外,还体现出个体差异。此外,从使用句外括号看,《语法》使用最多,其次是《篇章》,最少的是《文集》。
3. 正文语和括号语
本文把括号内的词或句,暂且称为“括号语”②,跟括号语在语义上紧密相连的正文中的语言成分暂且称为“正文语”。
1)正文语和括号语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果从词和小句的角度来看的话,正文语和括号语之间就存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正文语+括号词、正文语+括号句、正文句+括号词、正文句+括号句。下面例(2)、(3)(只讨论句内括号)③中,实线是表正文语,波浪线表括号语:
(2)a“呢”、“吗”、“吧”、“啦”这些字也是不能独立的,可是它们不是附著在词的后头,而是附著在句子(或句子的部分)后头,因此我们只能还把它们算做词。(《语法》第11页)
b用数字概括平列的几项。例如“双减”(减租减息),“三反”(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语法》第60页)
(3)a这一句的主语很长(六十一个字),应该在“在今天”前面加个“这”,让原来的主语变成外位成分。(《语法》第150页)
b如果说“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意思是说,中国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虽然也有工业,但是比重很小)。(《语法》第53页)
如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现括号语和正文语之间的不同表现形式的话,表3就更为直观:
表3 :正文语和括号语
表3揭示了括号语和正文语之间可能存在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可以看到其表现形式是比较多元的,但由于我们没有做数量统计,因此,还看不到在篇章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和使用差异性。
2)括号语的分布
下面从括号在篇章中的出现频率和括号语的字数分布两个方面来看括号的分布。
A.括号在篇章中的出现频率
从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分布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在不同的篇章中,括号出现的多少是不同的。表4提供的是《语法》、《文集》和《篇章》中括号语的万字率(其中字数包括正文和括号语)。
表4 :括号语的使用频率(万字率)
表4的数据显示,括号语在三篇学术篇章语料中的平均万字率是11.9。此外,不同篇章的括号的出现频率不尽相同:《语法》的括号出现频率最高,为17.5;《文集》中的括号出现频率最低,为7.0;《篇章》介乎二者之间,为11.8,接近平均数。
B.括号语的字数分布
据观察,一般来讲,括号语通常比正文少。但括号内有多少字,还未见到有具体数据。我们的语料显示,括号语可以是一个字(例4a),也有长句子,多达96个字(例4b):
(4)a“你几时到的?”——“(我)刚到。”(《语法》第150页)
b拟改为:“根据平原省政府灾区工作队一个多月来在……具体检查和帮助生产救灾工作的经验,目前……”(“最近”与“一个多月来”重复,可删,不删也该移到“一个多月来”之前去;“在”一字两用——“在……重灾县”与“在……工作中”——也是不行的,现在用“的经验”就无须“在……中”的格式,删去“中”字)。(《语法》第367页)
表5是对三篇学术篇章括号语字数的统计:
表5 :括号语的字数分布
表5显示,语料中的括号内的字数总平均值是9.6个字,但是三本著作中括号内的字数有区别:《语法》中括号内的字多,平均为13.0,《篇章》中括号内的字数位于第二,平均为7.8,《文集》中括号的字最少,只有5.1。
三、括号元话语的功能分析
下面从括号的功能类别、句外括号和句内括号的功能对比、括号使用的个体差异、有形式标记和无形式标记等多个方面来探讨括号元话语的功能。
1. 括号元话语的功能类别
在谈到括号的作用时,吕叔湘(2002[1951]:255)认为:括号的作用是“表示文章中注释的部分”。他的例句是:
(5)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简称)位于东半球西南部,赤道横贯中央。(《语法》第255页)
我们沿用了吕叔湘的“注释”功能观点,在“注释”这个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语料中的各种功能,发展出了五个子功能:详释功能、释疑功能、补说功能、补足功能和介入功能。下面将分别讨论这五种功能。
1)详释功能
详释功能指的是作者使用括号语对先行篇章中的正文语进行解释。通常情况下,为了使读者能够完全理解篇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猜度读者的背景知识,在括号里使用近义词、通俗的词等形式对正文语中的难点进行解释。
一般情况下,正文语所表达的内容较为抽象而括号语的内容比较具体。请看例(6):
(6)人们把各种概念(词)组成有实体参与的状态和事件的命题信息(小句),这种状态和事件属于外部世界、内部心理世界、文化媒介世界。(《篇章》第113页)
例(6)中,“正文词”,即先行词,如“概念”、“命题信息”属于比较费解的专业术语,而括号语的表述“词”、“小句”则比较常见,便于读者理解。
有时情况恰恰相反,即先行词的意义相对简练,而括号语的含义则比较详细。这往往发生在正文词是代词的情况。为了使读者对代词的所指有明确的认识,作者使用括号的形式对先行词进行解释。例(7)中,“这种状况”比较抽象,作者在其后加入一个括号语对“这种状况”的所指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7)造成这种状况(指猎杀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和倒卖这些动物产品)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文集》第95页)
2)释疑功能
释疑功能是指通过列举实例来达到解释说明难点的目的。相对于具体事物而言,抽象概念往往会对读者的阅读理解造成困难,因此,作者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消除读者的困惑,促进其理解语篇。例如:
(8)a这个讲话处理的是许多个别的问题,不像别种科目(例如社会发展史),能用较少的话来综括大意。(《语法》第400页)
甚至可以说,自从有了标点符号,文章的风格也受到了影响。……有了破折号和省略号,从前必须加以注解甚至叹为神妙之笔的“半句头话”(如《红楼梦》九十八回黛玉临死时的“宝玉!宝玉!你好……”) 也就不足为奇了。(《语法》第219页)
b Noordman等人主要讨论两个问题:韵律特征(停顿、音高和语调等)是否能反映某个篇章的结构。(《篇章》第56页)
我们发现,在实际运用中,释疑具有显形举例和隐性举例两种形式。例(8)a属于显性举例,也就是括号语由动词标记词“例如/如”等词来引导的实例;例(8)b属于隐性举例,也就是那些没有标记词来引导的实例。我们的语料显示,显性举例的情况多于隐性举例。
3)补说功能
苏培成(2010:98)认为括号的作用就是“标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为了把正文和注释部分区分开来,注释部分要用括号括起来”。他把注释分为两类:“一类是解释,一类是补充说明。”他举的补说的例子是:
(9)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苏培成2010:99)
我们这里讲到补说功能跟苏培成的基本一致。我们发现补说功能有两种:拓展补说和强调补说。在拓展补说中,括号语与正文语之间通常有相对紧密的逻辑-语义关系。强调补说则不同,它通常是指作者对正文语的评论和论点的强化。Burneikai té(2008)和Hyland(2005)认为,评价就是对正文语的内容进行评议,表现作者对篇章的态度。这种强调进而会影响读者对这个篇章的态度。下面分别讨论这两种功用。请看下面例句:
(10)a本书包括前言,背景情况介绍,不同话题的8章,2份附录(一是访问旅程,另一份是代表团所见到的人名录),还有一份对每位作者的介绍。(《文集》第298页)
b检查下面这些句子里的标点,如有不妥当的,给它修改。如有改动词语的必要,可以改动(这种情况不多)。(《讲话》第307页)
例(10)a是拓展补说,例(10)b是强调补说。
仔细分析语料后,我们发现拓展补说类有“内涵拓展”和“外延拓展”的区别;而强调补说又可以细分为“显性强调”和“隐性强调”两类。
A.内涵拓展和外延拓展
所谓内涵拓展指的是括号语是对正文语特有属性的诠释,而外延拓展指的是括号语对正文语相关属性的说明。
下面是内涵拓展和外延拓展的例句:
(11)a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通过)一共有四处因上文而从缺支配成分的现象,都是劝说体。(《文集》第24页)
b至此,人们逐渐用“普通话”来代替“官话”这一旧称(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普通话”这个词还略有贬义,指不是很标准的国语,50年代以后取代“国语”成了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名称)。(《篇章》第138页)
例(11)a是内涵拓展,例(11)b是外延拓展。两者的相同点是都对先行篇章的内容进行补充,对正文语的信息进行语义方面的添加。不同点主要在于正文语和括号语在语义关联方面有显著差异。括号语与正文语在信息方面语义关联程度高的属于内涵拓展,见例(11)a,括号语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个限定性定语从句,即这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的是1982年通过的那部宪法。从句式看,还不能算“完句”(李泉2006)。
外延拓展中,括号语和正文语之间的句法关联的程度较低。外延拓展中,作者往往是有感而发,向读者推介一些与正文语有某些联系的世界知识,提供的信息要多于“正文语”。发挥外延功能的括号语一般篇幅较长,句法形式上可称为“完句”,如例(11)b。
B.显性强调和隐性强调
强调,又称作“增强标记”、“确定标记”(Nash1992,Crismore et.al1993),所表达的是作者对篇章真值的确定(Dafouz2008)。作者通过强调自己的立场,暗示某些命题内容的显著性,加强读者对篇章的理解。显性强调指的是括号语中会出现明显的词汇,提醒读者,强化作者的观点。隐性强调则是括号语也是对正文语的进一步说明,强化自己的观点,但是没有出现明显的词汇。
下面是显性强调和隐性强调的例子:
(12)a 另一个是“的”……原来是个连接词,但是在“我的”、“红的”、“慢慢的”里头,也许可以算词尾(尤其是后面不跟别的词的时候,如“这是我的”、“这是红的”,“慢慢的!”)。(《语法》第12页)
b第二点说明,话题同时是主语的情况也是值得注意的。(过去,人们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孤立的、标记十分明确的话题之上,这样的话题明显地同主语有别。)这两点虽然显而易见,但是在过去的很多研究中,仍然被忽视了。(《篇章》第303页)
例(12)a是显性强调,例(12)b是隐性强调。
在显性强调中,一般来讲,先行成分的意义已经涵盖了括号内容核心成分的意义。作者往往采用“尤其”、“甚至”等词加重语气,提醒读者关注这个问题,如例(12)a。
在隐性强调中,括号语既是对正文语的补充说明,更是对正文语的强调,但是,作者没有运用明显的词汇来提示读者,作者只是清晰地展现自己对当前篇章的态度和立场,促进作者与读者的互动(Hyland2005,Dafouz2008),如例(12)b。
4)补足功能
补足是指作者使用括号的形式给正文语添加备选项目。我们的语料显示,补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择它性补足;另一类是延伸性补足,即括号语是对正文语所遗漏的信息进行补全。
例(13)是“择它补足”和“延伸补足”的例子:
(13)a当某个或几个对象由带有数量词“一”或不定量的部分数量词“有些”“一些”“许多”等的名词短语引进篇章时,它(们)的指同表达式不可能是原形,除非是对词语本身的解释。(《文集》第56页)
b这些动词的后面必然跟一个名词(或代词)加上另一个动词。(《语法》第225页)表达篇章主题的词或词组(也可能是句子)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称名功能,反映篇章题旨和作者意图。(《篇章》第52页)
例(13)a是择它补足。作者把一些选择性的成分归入括号内,促使篇章紧凑。其中“它(们)”的意思是“它”或者“它们”。显然,作者给“们”字加括号的主要目的是使文本简洁。
例(13)b是延伸补足。延伸补足的功能与模糊语有相似性。作者通过给读者提供一些补足来表示对正文语的命题内容的真值性有所保留(Hyland2005,Dafouz2008)。这种补足可以有效降低交际参与者在不同层面可能招致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从篇章的角度来看,作者有可能自相矛盾;从社会层面来看,作者的观点有可能遭到读者的拒绝,引发与读者的冲突,或者丢面子等等(Caffi2007:40)。从例(13)b中,我们看到作者在表述观点时,预测到读者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观点,于是采用加括号语向读者提供补足信息的手法来避免武断。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作者的观点,从而提升整个篇章的说服力(Nash1992)。
5)介入功能
这里的“介入功能”指的是读者介入的功能,也就是“作者在篇章生产过程中要为读者考虑”的理念(Vande Kopple1985;Nash1992;Crismore et.al 1993;Hyland2005)。读者介入是显著的互动标记(Burneikai té2008;Abdi et.al2010)。介入功能的核心是作者“邀请”读者共同构建篇章的策略,具体表现为作者使用动词来指示读者按作者的意愿行事,进而引导读者顺利处理语篇。这类功能常用“见、详见、参看、比较”等词引导。见下例:
(14)本位语与同位语之间是不能用“的”字连接的(参看第一讲第五段),“的”字应该该做“等”。(《语法》第184页)
以上五种功能可以小结如下图所示:
通过语料分析,根据吕叔湘(2002[1951])提出的括号的注释功能,我们发展出了括号元话
图1 :括号元话语功能分类
语的上述五个子功能。尽管这五个子功能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来注释、说明和补充正文语的内容,使其更具有可读性、理解性和互动性,从而说明了括号元话语在某些类型的篇章结构和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当然,这里的功能分类是否科学合理,还需要接受更大样本的语料的检验和完善。
2. 括号元话语的功能分布
上面我们探讨了括号元话语的五种功能,下面来考察括号元话语这五种功能在篇章中的整体分布情况,见表6:
表6 :括号语功能总体分布情况
表6显示,补说类的括号占到了总括号数的一半以上(55.7%),位居首位,其次是详释功能(23.1%)。由此可见,括号的篇章功能主要是补说和详释,这一点与之前学者们对括号使用的论述基本吻合(吕叔湘2002;苏培成2010等),另外三种功能(释疑、介入和补足)出现频率相对比较低。
下面再来看看功能与括号语字数之间的关系。请看表7:
表7 :不同功能的括号语的字数分布情况
显然,不同功能的括号元话语在篇章中的平均长度也有一些差异。表7显示,补说功能的括号元话语篇幅最长(平均11.9个字),释疑和介入功能的括号语篇幅长度相近,详释功能的括号语篇幅较短(平均6.3个字),篇幅最短的是补足功能的括号语,平均不到3个字。
3. 句外括号和句内括号的功能对比
第二节中我们讨论了括号的整体使用情况。此外,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括号的类型与篇章功能之间有某种联系,也就是说,句外括号和句内括号在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详见表8:
表8 :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功能分布
我们对数据进一步处理后发现大部分句外括号都发挥了补充说明的作用,占到了总量的89%(171/192)。这个数据远远高于其它三种功能所占的比例(介入功能占9%、详释功能和补足功能分别各占1%)。可以说,句外括号的首要也是最主要的篇章功能是补说。与句外括号功能呈现“一边倒”的形势不同,句内括号的篇章功能相对多样:约有一半(468/994=47.1%)的句内括号发挥了补说的作用,紧跟其后的是详释功能,约占27.4%。另外,还有一定数量句内括号发挥补足功能,占到12.3%。介入功能所占的比例是最低的,仅为4%,但这个数据也比句外括号介入功能所占的1%要高。
4. 括号语使用的个体差异
我们发现,括号的篇章功能在不同篇章中的分布并不均衡(见下页表9)。数据显示,括号使用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作者使用括号的手法不同④。
表9 :作者使用括号的差异
表9显示,《讲话》中括号语用于补说的情况最多,占到总量的近60%,远远高于第二名的详释(只占20%多一点),其余三种功能的使用频率则比较接近,都在6%左右;《文集》中补说的使用频率也是最高的,达到了36.2%。但是与《讲话》不同的是:排名第一的补说与排名第二、第三的功能补足(27.2%)和详释(26.8%)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比较接近。在《文集》中,介入功能的使用频率较低(8.5%),使用频率最低的是释疑,仅1.2%;《篇章》中的括号语分布模式与《讲话》有些相似:补说功能频率最高,排名第二的是详释功能。在《篇章》中,释疑与补足的出现频率接近,分别为8.7%和6%,介入的出现频率最低,仅为1.2%。下面这个柱形图可以展现出不同篇章作者使用括号语的不同手法。
图2:不同作者括号使用的差异
图2 中呈现了不同作者使用括号元话语的差异,从这里可以看到这样两个共同点:第一,补说功能都占据了主要地位;第二,详释功能成为第二个共同的选择。对于其他三个功能,在不同的作者中,出现了不同的趋势,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性是否普遍存在于学术篇章中,是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5. 括号语能否读出
黄伯荣、廖序东(2002:429)认为,“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也是书面的东西。括号里的注释一般是不必念出来的,因为它和正文的文意不一定连接得起来”。他们的例句是:
(15)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的译本。(黄伯荣、廖序东2002:429)
在研究语料后发现,确实如黄伯荣、廖序东所言,括号里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必念出来。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括号语完全可以读出来,这主要体现在“句外括号”和“显性举例”这两种情况。句外括号一般是发挥补说的作用,它形式上独立,无论字数多寡,读者完全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读出来。如例(16)中,括号语的内容完全可以读出来。
(16)这个讲话的目的是帮助学习写文章的人把文章写通顺。(不说把文章写好,因为要有好文章必得先有好内容;这里只是就使用语言说话,所以只说是把文章写通顺。)要把文章写通顺,需要有些关于语法的知识,所以先在第一讲里把语法的内容说一个大概。(《语法》第1页)
显性举例也可以读出。由于引导词的出现,读者如果把括号语读出来的话,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组织安排完全不受任何影响。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加不加括号,读起来都是一样顺畅,不影响语义的理解。当然,“括号语”与“正文语”之间如有停顿,就更加自然。例如:
(17)能限制或修饰名词(如“真人真事”)、动词(如“真打假打”)、形容词(如“真厉害”)。(《讲话》第9页)
此外,有些句内括号也具备可以读出的特点。如果这些句内括号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命题内容,我们也完全可以将它读出来。例如:
(18)从前人读的都是经典著作……而且读的只有这些书,不大会接触到不通顺的文章(在雕版印书的时代,不通的文章是不大有机会刻出来的)。现在就不然了。(《讲话》第2页)
6. 有标记括号语和无标记括号语
有标记括号语指的是括号内的成分有的有“如、或、又”这一类字。有标记括号语主要集中在释疑、补足、补说等范畴。下面我们分别来讨论这三方面的内容。
在语料中,释疑功能共有68个实例,其中多半(47例)是有标记的,即都由动词标记词“例如/如”来引导,这个比例占到了总数的69.1%。在这些显性举例中,动词“如”的使用频率(45次)明显高于动词“例如”(2次)。由此可见,在括号里使用动词“如”作引导词是作者的惯常选择。
补足的情况与释疑不同,在124个补足实例中,只有20例为有标记的补足,仅占总数的16.1%。大部分的补足都没有标记词,属于无标记的补足。在这20例有标记的补足中,“或”字的使用频率最高,共17次。其余的分别由“也”、“有时”这些词来引导。
语料中补说功能的括号元话语共有661例,但有标记的实例比较少,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又”字。语料中,共有15例补说功能的括号语由“又”引导,占补说总数的2.3%。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又”字引导的补说实例均出自吕叔湘的《语法修辞讲话》,在其它两位作者的著作几乎没有发现这样的表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吕叔湘写作的个体风格。
四、结 语
从篇章的角度来考察括号元话语的形式和功能,国内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通过对语料细致的统计分析,深入探讨了括号元话语的形式表现和篇章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括号元话语的使用与文体有密切关系,学术篇章中括号元话语出现频率远高于文学篇章。在学术篇章中,句内括号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句外括号。括号语和正文语形式多样,既可以表现为语词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小句的形式。括号语在篇章中的分布呈现不均衡性,括号语的字数也呈现多样性。
在篇章功能方面,我们总结归纳了括号元话语的五种篇章功能:详释、释疑、补说、补足和介入。在学术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说功能,占到了括号元话语总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详释功能,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他三种功能(释疑、补足和介入)在篇章中的出现频率都相对较低,这充分说明了括号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注”与“释”,但是,如果将其纳入篇章领域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其形式表现和功能的丰富性。句外括号主要的篇章功能是补说,句内括号的篇章功能则相对多样。有些括号语是完全可以和正文语一样被念出来的,在句外括号和有显性标记的释疑等方面表现明显。
本研究中还有一些趋向性的发现,例如,不同的作者对括号元话语使用上存在的差异、不同的篇章功能与括号元话语出现频率之间的关系等,都有待于在更大规模语料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发现其规律,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
注 释
①路遥《平凡的世界》(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86年),姜戎《狼图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吕叔湘《语法修辞讲话》(载《吕叔湘文集》(第四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刘坚、卫志强、詹志芳、徐赳赳主编《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②这里的“括号语”是广义的,包括括号内词、句、标点符号。
③据推测,句外括号跟句内括号的关系应该大致相同。
④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同时也揭示出一些共同点:《讲话》、《文集》和《篇章》这三个篇章中括号的详释功能的比例非常接近。更为有趣的是,在详释、补足这两方面,《讲话》与《篇章》的比例几乎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