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动车段总平面布置设计

2012-01-22王利锋

铁道标准设计 2012年3期
关键词:平面布置动车库房

骆 燕,王利锋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31)

1 概述

根据铁路全路路网调整,西南地区以成都、重庆、昆明、贵阳为重要节点直接对接,形成“二南、二北、二东”的对外快速铁路通道,西南地区快速铁路网里程增长迅猛,全路既有4个动车组检修基地已不能满足西南部地区路网扩展的需要。为适应西南地区动车组配置数量增加后的检修需要,在西南地区增建成都动车段检修设施,本文研究了成都动车段总平面布置。

2 总平面布置研究与设计

2.1 根据枢纽布局,合理选择段址

成都动车段前期研究石板滩、泰兴镇、龙潭寺、成都东4个段址方案,经过段址比选,成都东段址方案具有走行距离短、运营效率高、征地拆迁工程量小以及工程投资低等优点。

择址区位于功能已废弃的成都东编组站地区,距离成都站和成都东站分别为1.8、7.1 km,动车组接发快捷,空走行距离短;择址区用地多位于居民房屋、简易仓库,无大型工厂,征地拆迁工程量较小。

2.2 根据路网动车组配属情况,规划设计规模

(1)功能定位

成都动车段目前是成都枢纽唯一的动车运用整备设施,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动车组检修设施。其建设填补了西南地区动车组检修空白,完善了路网动车组检修布局。

按照检修和生产管理方式,可将动车段分为运用设施和检修设施。运用设施需满足枢纽所有始发终到动车组运用整备需求,满足动车组一、二级修需求;检修设施辐射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地,根据全路动车组配属的调整,满足西南地区配属300列8辆编组动车组的检修需求,检修车型为CRH2型动车组三、四、五级修,兼顾CRH1和CRH3型动车组的三级修[1]。

(2)设计规模

根据动车组检修需求以及成都东地区地形条件,规划设置运用设施总规模为:存车线55条,检查线16条,检修设施总规模:检修线10条。

2.3 按照国内外动车组检修经验,完善检修工艺

虽然我国动车组检修工艺起步晚,但发展快,目前已建成的北京、上海、武汉、广州4个动车检修基地以及青岛、唐山主机厂,开展了动车组检修和组装作业,为后建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都动车段积极吸收,大胆创新,进一步完善检修工艺,成都动车段各级修程检修工艺如图1~图3所示。根据检修工艺流程进行总平面布置[2]。

图1 一、二级修检修工艺流程

图2 三级修检修工艺流程

图3 四、五级修检修工艺流程

2.4 根据地形条件以及检修工艺等需求,合理布置总平面

在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规划、环保、防火、卫生、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全面地、因地制宜地布置段内线路、建筑物、道路等。

(1)线路布置。成都动车段运用设施和检修设施线群呈纵向错列式布置,见图4。运用设施和检修设施通过走行线连接,在整个检修生产过程中(除正线试车外),检修和运用作业不发生行车干扰,大大加强了生产和管理的独立性。运用设施检查库和存车场呈横列式布置,也减少了动车组折角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4 成都动车段总平面布置

(2)建筑区域布置。合理利用夹心地设置房屋建筑,运用设施存车Ⅰ场与存车Ⅱ场之间的夹心地北侧设置为存车Ⅲ场,南侧设为检修设施办公区;西端咽喉夹心地设置为运用设施的办公区;东端的夹心地设置为检修设施辅助生产区;北侧三角地设为配餐中心以及存车场。检修库前集中预留检修库房,段东北角集中预留主机厂检修生产区。通过合理布置房屋,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最大化的规划建设规模,在国内同等用地条件下,成都动车段的设计规模最大,功能最全。

(3)道路布置。成都动车段北侧紧邻既有成渝、成昆线,南侧左端与既有成都东货场相接,东侧被规划新建的东环线和维修工区阻断,西侧在成绵高速公路桥下接既有成都东编组场西出发场。综合考虑外部条件、出入段通道的通畅性以及工程的可实施性,共设置了3处出入段通道,西端通道由运用设施办公生活区引出,下穿检查库线,折角接至市政驷马桥路。中部通道由检修设施办公区接至市政民兴路,东端通道由动车段检修设施东端引出,下穿出入段线,接至市政民兴路;在段中部设置了东西走向主干道,综合考虑管网、照明及绿化设置。检修办公区与检修生产区之间设置了下穿道路,有效地避开了与存车线群咽喉行车干扰。

(4)单向洗车机。国内部分既有动车运用所为满足动车组入库前、出库后均可洗车,布置了双向洗车设备,考虑到动车组不清洗就入库作业,对库内作业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会增加在段内折角次数,对生产管理也带来不便,成都动车段采用单向洗车设备,动车组均在入库前完成洗刷作业,简化了作业流程,同时也降低了工程投资。近期在成都东站方向设2套单向洗车设备,成都站方向设1套,经测算,可满足成都枢纽动车组高峰小时洗车需求。

(5)检查库外设置双排对称股道。检查库股道采用9 m间距,在库前每条检查线均接出1条股道,8线检查库前形成16条库前待检线,在库前待检线完成除尘、补洗等作业,既清洁了库内工作环境,降低了综合管沟工程实施难度,也提高了检查库的作业效率。

(6)检修库房既集中布置,又拉开一定距离。检修库房包括:解编拆卸库、部件检修库、组装调试库、转向架检修库、三级修库、整编静调库及边跨,房屋建筑面积共计11.5万m2。检修库房采用集中布置,长度均为468 m,库形整齐,外观宏伟壮观,转向架及部件输送距离短,缩短了车库与各检修车间的生产线路和运输距离,加强了生产管理及相互联系,易于组织检修流水作业,同时也缩短了各种管网长度。为满足库房的采光、通风以及室外管网布置要求,在解编拆卸库与部件检修库之间以及三级修库与整编静调库及边跨之间拉开18 m的通道。检修库房充分地利用了集中与分散的优点。

(7)四五级修线群采用移车台连接。四五级修过程中,动车车体是单辆移动,车体在各个检修库之间的移动可采用移车台方式,取代股道连接方式,成都动车段在四五级修库前设置移车台,连接解编拆卸库和组装调试,组装调试库出库至静调库也采用移车台方式,取代了库前股道,缩短了走行距离,提高了检修效率。

(8)改移沟渠避开下穿成渝、成昆线。段内需改移下涧槽1处,原设计中,由于受检修库房的控制,需从成渝线北侧起,重新顶进穿越改移沟渠。为降低工程施工难度,调整设计将检修库房向东平移55 m,将改移沟渠起点调整到既有线南侧,避免了顶进穿越既有线。同时调整总平面布置,合理利用土地。

3 结语

成都动车段涵盖了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以及配餐中心,总平面既体现各个功能模块资源共享,又体现了独立性,进一步推进了国内动车段设计技术水平。成都动车段经历了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布置经过多次优化,目前方案基本稳定,现已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先期工程暂实施三级修设施。

[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动车段检修设施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R].成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2] 王利锋,骆燕.成都动车段检修工艺布局及工艺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1,(5):75-76.

[3] 周晓斌.动车检修基地总平面布局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5):23-2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9]209号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5] 田军.武广客运专线广州动车基地总平面布置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0(12):126-129.

[6] 黄小钢.铁路机务段总平面优化设计研究探讨[J].交通科技,2008(7):102-103.

[7] 周海凤.武汉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方案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9(4).

猜你喜欢

平面布置动车库房
坐上动车去西藏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动车过桥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动车西行记
基于仿真技术的信号平面布置验证
乐!乘动车,看桂林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110kV户外GIS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优化
宁夏地区全(半)户内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