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风险沟通理论探讨

2012-01-22郭海军

中国防痨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结核病公众大学

郭海军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位居传染性疾病发病的第二位,成为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近年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由于异地就学、社会环境的变化、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等因素,结核病在大学生中有高发的趋势,存在暴发的可能[1]。

风险沟通(risk communication)[2]对于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2009年3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首次将“风险沟通”写入卫生部文件:“加强风险沟通和危机传播。要充分认识日常工作中的风险沟通和突发事件处理中的信息传播的重要性”[3]。随后在甲型H1N1流感信息发布工作中,风险沟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其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中风险沟通的目的和意义

风险沟通是指在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个体、群体和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相互过程,关注各方对于疾病风险的反应,并发布政府或卫生管理部门的防控策略措施等。风险沟通最重要的目的是在疫情相关各方之间构建信任,这是风险沟通与一般的大众传播不同的地方,信任的建立与否和牢固程度与风险沟通的成败互为因果,最终对制定有效的风险决策、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都具有重要作用[4]。就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而言,进行风险沟通的作用在于促成大学、教育管理部门、卫生部门、学生、教职员工、家长、媒体和公众了解事件真相,形成共识,建立互信关系,合力度过风险。风险沟通贯彻结核病疫情处置的始终,对于处置措施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

疫情处置中的沟通对象和方法

确定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中的利益相关方,从而为沟通对象的选择确定范围。风险沟通可分为内部沟通、媒体沟通和公众沟通。内部沟通的对象主要是医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行政人员等,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内部沟通的组织,明确各自在疫情处置中的责任和工作范围,协调矛盾,同时医务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对于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审核。

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人或成立小组负责协调与媒体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处置机构或部门就媒体的信息发布进行沟通,并协调有关专家接受媒体采访。要对媒体的关注点进行分析,开展媒体信息监测活动,制定沟通策略,向媒体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相关信息。

公众沟通是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风险沟通的中心和重心。负责疫情处置的机构需与健康教育机构密切配合,负责公众沟通。公众沟通的重要环节在于,按照疫情波及范围将疫情涉及的人员,主要是师生纳入对话过程,安排沟通的深度和频次,了解其关切和需求,在分析研究这些需求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沟通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例如“微博”的流行,使得人际交流的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沟通对象可能会远远超出地域的限制,其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大大提高,并且由于信息传播和接受的个体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性,使得风险沟通面对更大的挑战。

结核病疫情处置中风险沟通信息内容

风险沟通有别于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风险沟通主要是针对信息的接受方在风险认知上存在的差异。风险认知(risk perception)差异是风险沟通存在的重要前提,而影响公众风险认知的因素:一是风险事件本身的特性;二是沟通方的背景特征,如人格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三是两者的交互过程所产生的作用。任何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定会影响到公众的心理,而公众的心理将直接影响其判断及行为,反过来又会对事件的发展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6],所以风险认知错误可能会引起抢购风潮、封城封校传闻、患者歧视等社会问题。在大学结核病疫情控制过程中,患有结核病的学生往往会有过重的心理负担,怕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怕被大学勒令退学等,存在隐瞒病情的隐患,不利于疾病的诊治和身体的康复好转。而对于非患病但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其反应也差别很大:有的会产生过度的恐慌,甚至对患病学生产生歧视和憎恨等心理,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有的则自认为年轻,抵抗力强,不会感染结核发病,采取一种忽视正常防控措施的态度。过度担忧和忽视的态度均不利于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措施的落实。

风险沟通信息要针对大学各界对风险的认知偏差来有计划的制定,引导其建立公众理性,这是处理突发性公共风险事件的基础之一。在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过程中要对结核病进行客观的解读,让师生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基础,排除误导和错误信息的干扰,从而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并采取适当行为以应对疫情的发展,配合防控措施的落实[7]。

风险沟通中的信息应包括:对疫情发生发展及未来潜在风险的解释;疫情处置机构的应对能力,目前的应对措施及成效;针对个体的指导,包括相关知识及个人应该采取的行为。在此过程中,需要预测并努力满足公众、媒体及相关部门在不同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8]。此外,还需要明确告知公众政策变化的缘由,使公众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也有助于获得对新政策的支持。否则,公众对于政策调整前后的不一致产生质疑,破坏沟通双方的信任,影响风险沟通的效果。

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风险沟通策略的制定原则

一、做好非应急状态下的风险沟通

大学结核病控制要把风险沟通放在发生疫情之前,有计划地开展健康知识的传播,这些有提前量的健康信息的传播,不仅会给大学各方在疫情发生时,有充分的时间做出心理调适,更为疫情的防控提前做好舆论准备,打下群众基础。落实好晨、午检制度和学生病假登记管理的信息共享,在校医与班主任之间、班主任和班干部之间、部主任和校领导之间建立健康信息的日常沟通渠道和机制,对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也有积极作用,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也应该将风险沟通纳入其中,为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如何开展风险沟通

大学结核病疫情发生后,风险沟通的开展应该密切围绕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的实际环节和具体措施开展,配合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1.大学结核病疫情风险沟通的策略制定:首要原则是公众参与,把受疫情影响的师生作为事件的合作者,共同制定风险沟通计划,而不仅仅把他们看作是信息的被动承受者和受益者。疫情处置的关键环节中,传染源的控制、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均需要他们的参与。仅将公众视为沟通信息的接受者或疫情控制的对象,会损害他们的知情权,忽视他们正常需求的表达,疫情处置结果也得不到公众的承认,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的疫情处置工作[3]。

2.在大学结核病疫情处置中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官方”信息要成为第一信息源,因为最先发布正确信息比纠正错误信息要简单;在沟通中注意表达对公众的关心和同情、保持开诚布公的态度;注意显示政府的能力和专家的实力,让人们对政府充满信心;同时应注意不同时间段发布信息的一致性,对于政策的重大调整应予以充分的说明,避免信息混淆[8]。

3.风险沟通还要做好舆情监测,将监测数据作为重要的策略制定依据:公众舆情是公众心声的直接反映。舆情监测不仅需要收集媒体报道,也要收集博客、各种论坛的相关评论,同时,还可以通过热线、师生座谈等途径了解热点问题和公众关切重点,由以往的只说不听、或只关注媒体如何报道,到注重直接倾听民众心声,从而提高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4.注意信息发布的信息量和信息发布频度:疫情信息的发布如果在一定阶段内超过师生的承受能力,即出现信息过载现象,会使风险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信息量和发布频度是确定信息风险沟通信息的重要指标,既要有力地扼制谣言的流传,又要兼顾公众心理承受能力,这需要在舆情监测基础上做好权衡。一般情况下,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相应要调整信息发布频次,使报道力度逐步常态化。

5.风险沟通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沟通手段,以应对公众的心理疲倦:与防止公众心理恐慌相比,在公众心理疲倦时,通过发布风险信息以引起公众对结核病危害的关注,后者难度更大。在校园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健康宣传,利用校内广播、健康大课堂、班级讨论、宣传栏、健康热线、心理咨询等,不断维持校内外各方对于疫情信息的注意力是风险沟通面临的重要问题[3]。

6.疫情处置始终还需要处理好下面两个矛盾:一是处理好风险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矛盾。在及时的基础上,承认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努力保证信息的相对准确性,一方面要避免“官方”信息发布之前出现的信息真空被错误信息填满,另一方面也要为将来的政策调整留出舆论余地。二是处理好风险信息的科学严谨性与通俗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利用统计数据、政策文件来描述或阐释结核病疫情的严重性,往往不能引起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共鸣,反而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风险事件风险概率大小的方法来直观描述结核病疫情的严重程度,更易于被受众接受,从而建立起对大学结核病疫情的正确的风险认知,提高防控措施的效果[9]。

[1]王宏,潘建平,张天华,等.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61-662.

[2]O’Connor AM,LégaréF,Stacey D.Risk communication in practice:the contribution of decision aids.BMJ,2003,327(7417):736-740.

[3]李杰,钱玲,马昱,等.我国政府甲型 H1N1流感风险沟通策略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10,26(1):7-12.

[4]欧阳薇.欧洲风险沟通研究述评.兰州:兰州大学,2009.

[5]夏建红,王临虹,朱明若.风险沟通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管理.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2):145-147.

[6]梁哲,许洁虹,李纾,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沟通难题——从心理学角度的观察.自然灾害学报,2008,17(2):25-30.

[7]谢晓非,郑蕊.风险沟通与公众理性.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375-381.

[8]马昱,钱玲,佟丽,等.风险沟通在我国应对甲型 H1N1流感中的运用.中国健康教育,2010,26(1):13-16.

[9]罗春燕,朱明若,张胜年.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与决策.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6):578-580.

猜你喜欢

结核病公众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大学》
公众号3月热榜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