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直肠结肠炎误诊为肠道侵袭性细菌感染1例报告

2012-01-22徐娜张宛夏吕秀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结肠炎黏液母乳喂养

徐娜, 张宛夏, 吕秀霞

过敏性直肠结肠炎误诊为肠道侵袭性细菌感染1例报告

徐娜, 张宛夏, 吕秀霞

结肠炎,过敏性; 细菌感染; 误诊; 抗生素; 儿童

近十几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食物过敏也逐渐受到关注,临床表现多样,以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症状最常见。过敏性直肠结肠炎(allergic proctocolitis,AP)为机体摄入外源性蛋白质后引起的结肠、直肠炎性改变,是食物过敏所致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之一,因其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1],故常被误诊。现报道AP误诊为肠道侵袭性细菌感染病1例。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6个月,反复黏液血便3个月,于2011-12-22来诊。3个月来患儿反复出现黏液血便,一般为黄稀便,量多少不一,带有少许黏液,夹有新鲜血丝,每日6~15次,反复行大便常规检查示:黄稀便,镜检(高倍镜视野):白细胞10~20个,红细胞15~25个,3次大便培养未见致病菌,示菌群失调。发病期间一般状况尚好,无发热,无明显哭闹不安,生长发育基本正常,查体无阳性体征。平时母乳喂养,皮肤湿疹。曾诊断肠道侵袭性细菌感染,予头孢克肟口服3~5d大便性状可以好转或无效,而自行停用药物,或有时不经治疗病情也会自行恢复。来诊后行过敏原检测:牛奶、鸡蛋、鲅鱼、虾等特异性IgE检测阴性,IgG检测鲅鱼、虾等(+2级),牛奶蛋白(+2级),鸡蛋(0级)。经详问病史、记饮食日记发现每次有黏液血便时母亲都有鱿鱼、鲅鱼等海鲜食用史,而在回避相关饮食后,患儿黏液血丝便即可自行恢复,因而确诊食物过敏所致AP。嘱母亲禁食海鲜及牛奶,辅食添加禁加用海鲜,同时口服金双歧及嗜酸乳杆菌片3个月,未再出现黏液血便,12个月时停母乳改为部分水解蛋白奶粉喂养。现患儿16个月,已逐渐加食各种辅食(包括鸡蛋、猪肉,不包括海鲜),未再发病,生长发育正常。

2 讨论

过敏性直肠结肠炎60%发生于纯母乳喂养儿[2],多见于6个月以内,可在生后第1周甚至生后几小时内发病。临床表现轻-中度腹泻,伴有血丝或黏液血便,其他如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少见。根据病史对于回避可疑食物以及重新引入可疑食物的反应、食物激发试验等可初步诊断。肠镜检查显示为多发小结节或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灶性红斑、出血斑、糜烂等。组织学检查黏膜和固有层嗜酸性细胞增多,很少形成隐窝[3]。其发病机制不明,有报道为非IgE介导,可能与T细胞介导有关[3]。部分AP患儿包括本病例伴有轻重不一的湿疹,可能与其同时存在I型和(或)IV型超敏反应有关[4]。

AP患儿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及红细胞可明显升高,常被误认为肠道侵袭性细菌感染,其常见致病菌为志贺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等。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及大便培养阳性为确诊依据。同时还需除外肛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巨结肠并发小肠结肠炎等引起血便的其他疾病。发现血便应做相应辅助检查并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除外外科急症,以免延误病情。本例患儿反复发生黏液血丝便,曾以细菌性肠炎多次给予抗生素治疗,黏液血便反复出现,大便镜检虽可见大量白细胞及红细胞,但患儿一般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无急性中毒症状;且大便多次培养阴性,给予饮食回避后腹泻可自行恢复,符合AP的临床诊断。

AP患儿在治疗上主要是回避可疑食物,常见为蛋白质。有研究显示该病有41.7%为纯母乳喂养儿[5],故纯母乳喂养并不能预防AP。对于纯母乳喂养儿发生AP,可从母亲饮食中去除可疑物,多数患儿可于3~4d缓解,必要时应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于1岁后耐受过敏蛋白。

食物过敏时胃肠道表现包括溢乳、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生长发育受累等,但因累及部位不同表现亦不相同。对于仅累及结肠、直肠患儿,即AP患儿,临床除少量血便外,余基本正常[1]。对于该病诊治上未意识到过敏性肠炎消化道表现的非特异性为误诊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经验上黏液血便常见为肠道侵袭性细菌感染,对于疾病判断时只重视大便性状及常规检查,忽视了患儿一般状况良好、无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大便培养阴性等特点。再者,对抗生素使用指征掌握不严格,导致抗生素的反复应用,而后者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进而使机体过敏状态加重,肠道免疫功能下降,更易发生反复感染。笔者希望借此误诊病例帮助同仁进一步认识了解AP,临床上对于反复发生的黏液血便应积极检测大便常规及大便培养,谨慎应用抗生素;注意排除食物过敏性因素,做好饮食日记查找过敏原,防止过度治疗及病情延误。

[1] 陈洁.食物过敏性胃肠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8):561-563.

[2] 李在玲.食物过敏所致婴幼儿慢性腹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8):566-568.

[3] 钟雪梅,张艳玲,邓莉.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13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0):946-949.

[4] 陆丽明,陈楷涛.湿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7,3(9):76-79.

[5] Sicherer SH.Clinical aspects of gastrointestinal food allergy in childhood[J].Pediatrics,2003,111(6pt 3):1609-1616.

264200山东 威海,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儿科

徐娜(1982-),女,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E-mail:xuna198283@sina.cn。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46

R574.63

B

1674-3865(2012)06-0574-02

2012-09-26)

张小冬)

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结肠炎黏液母乳喂养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