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农产品流通的产业链
2012-01-22本刊编辑部
这个月,农产品的价格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稍有不同的是,此次的主角变成了鸡蛋。5月底,全国不少地区的鸡蛋价格出现快速上涨,有的地方鸡蛋批发价10天涨了1元多,有网友戏称其为“火箭蛋”。而与此同时,大蒜零售价也从每斤2元涨到4元左右,“蒜你狠”似有再次来袭之势。
价格波动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不足。缺乏科学种植指导、产销脱节是农产品滞销“卖难”的主要原因,而流通环节过多和中间商操纵价格则导致终端零售价居高不下,造成了“买贵”现象。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要经过多级批发、多级零售,每一个环节均有一定比例的加价,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零售价格中。环节过多、渠道不畅造成农产品在流通中损耗过大等,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当前农产品流通的问题,明确强调了三个重点: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这正是抓住了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症结。
重构农产品流通的产业链,构筑新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将是破解农产品流通困境的根本出路。
目前,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参与主体已经有所动作。无论是上游的农户、或是中游的经销商和批发市场、还是下游的超市都已经开始了自身前后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以期能够彻底打通产业链,以此来稳定整个农产品的供应。
但对于目前的现状来说,重构农产品物流体系仍将任重而道远。建立巨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发挥其规模优势及蓄水池功能,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构架相应的信息平台,实现供求信息的有效监测、预警、引导以及食品安全的可追溯;从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同步入手,建立大规模、集中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等都需要一步步推进。
我们相信,在政策的引导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必将向着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具有强大科技支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迈进!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