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82例术后并发症分析与护理要点
2012-01-22胡赛春浙江兰溪市中医院321100
胡赛春 (浙江兰溪市中医院 321100)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由于手术创伤、肺部感染、营养状况差等原因容易发生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甚至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现对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后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护理要点。
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男65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61岁。术前伴糖尿病1例(1.2%),心肺疾病4例(4.9%),5例(6.1%)有吸烟史。癌变部位:胸上段11例(13.4%),胸中段43例(52.4%),胸下段28例(34.1%)。手术方式: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吻合69例(84.1%);经右胸、颈、腹三切口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13例(15.9%)。并发症:肺部感染17例(20.7%),心律失常10例(12.2%),术后出血7例(8.5%),吻合口瘘2例(2.4%),反流性食管炎、腹泻46例(56.1%)。所有病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
2 并发症分析
2.1 肺部感染 ①患者年龄较大,术前伴慢性呼吸道炎症和肺气肿,术后分泌物增加;②术前吸烟使支气管黏膜抵抗力下降,增加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机会;③手术的打击,心肌供血及外周组织灌注减少,肺功能减弱;④术后创伤大,伤口疼痛,害怕深呼吸、咳嗽;⑤留置胃管,张口呼吸,液体丢失过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等。
2.2 心律失常 ①手术创伤疼痛导致心律失常占整个心律失常的43.5%左右,几乎都是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48h内可自行恢复。②术后低氧血症是造成心律失常的另一个重要因素。③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易引起心律失常。④高龄患者的心排出量、心肌氧利用率及心肌收缩力均明显降低,而术前心电图异常、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者,多有心肌或传导系统方面的异常。
2.3 术后出血 食管贲门癌切除后,在胃肠减压管吸引情况下开始可见有少量血性液体吸出,数小时后吸出液颜色逐渐变淡,最多不超过24h颜色即转清或为含胆汁样液体,如为持续血性提示胃内有活动性出血。早期出血考虑与手术创伤大、渗液多、结扎线脱落等有关。
2.4 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低考虑与手术方式有关,如颈部吻合瘘比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食管胃吻合瘘比食管肠吻合瘘发生率低。发生原因主要与手术技术、吻合口有无张力、有无继发感染、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2.5 腹泻、反流性食管炎 术后严重腹泻多认为由于迷走神经切断、胃泌素浓度增高所致。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切除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和食管膈裂孔结构遭到破坏,其严重程度与手术吻合口的位置、时间有关。
3 护理要点
3.1 肺部感染的护理 加强呼吸道管理,入院后劝患者戒烟,训练深呼吸,练习爆发性咳嗽,术后保证氧气的供应。麻醉未清醒时采用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鼓励并诱导患者每2~3h做深呼吸、咳嗽数次,咳嗽时用双手保护切口。咳后用温开水漱口,湿润口唇,若张口呼吸口唇上盖湿纱布,以增加吸入气体的湿度,利于黏痰咳出。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松动痰液。术后第一天开始雾化吸入,每天3次,持续3~5d,加强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
3.2 心律失常的护理 术前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高度重视有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密切监护,注意心电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3.3 术后出血的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术后24~48h引流出少量血液视为正常,如引出大量血液立即报告医生,胃肠减压管应保留3~5d。注意胃管连接准确,固定牢靠,引流通畅。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如发现有异常出血,遵医嘱予以处理。如无异常,术后1~3d可拔除引流管。
3.4 吻合口瘘的护理 吻合口瘘多在术后4~6d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病情。胸内吻合口瘘可有体温增高、心跳加快、胸痛及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休克症状。颈部吻合口瘘多数仅表现低热,颈部伤口可溢出气体、唾液或食物残渣。配合医生及时给予处理,同时保证患者营养充分,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5 腹泻、反流性食管炎的护理 对腹泻患者,遵医嘱给予止泻药、补液。嘱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多进流食或半流食,戒烟戒酒,禁吃冷、热、酸、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餐后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min,注意胃肠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