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减速”被扒开细看

2012-01-18

环球时报 2012-01-18
关键词:世界经济

●本报驻美、德、法、英、日特约记者 肖磊 青木 杨明 纪双城 李珍 ●本报记者 王渠

联合国17日发布年度经济报告,警告世界经济处于另一次大衰退边缘,并称风险之一就在于中国经济放缓是否比预期更厉害。同一天,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GDP增幅跌至两年来最低,但8.9%的增幅“足以让大多数国家嫉妒”。去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9.2%,《华尔街日报》说,衡量标准是中国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数字。眼下,“欧洲就是泰坦尼克号,美国政府债券则像冰山打造的安全港”,它们将世界带入衰退的可能显然比中国大得多。对于经济增速进入放缓通道,有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软着陆,有人则说,这就是中国崩溃的开始。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评论说,中国经济堪称全球最重要的“已知的未知”。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在短期内,中国能够在任何一年实现快速增长,而面对长期可能遭遇的冲击,哈姆雷特的话值得一听:“不是今天,就是明天——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世界增长引擎是断电还是放缓?

“世界增长引擎遭遇断电”。这是德国《世界报》17日的文章标题,用来报道中国公布2011年经济数据的相关消息。文章说,中国经济2011年全年增速为9.2%,远低于上一年的10.4%。2011年第四季度GDP同比8.9%的增幅,也跌至两年以来最低。日本《每日新闻》称,中国经济因欧洲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而“撞墙”的悬念再次兴起。

但像美国《纽约时报》一样,当天更多世界媒体对这组数据的解读是:“发展在放缓,但绝不会一下子坠下悬崖”。《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其实,中国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足以令大多数国家嫉妒,并让曾经做出更低增长率预测的分析人士感到吃惊。但如果衡量标准为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一增长水平就仍嫌不够。它同样将中国形容为“世界上运转最快的增长引擎”,但它认为,这台引擎只是放慢了速度。

“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循序渐进地适度减速,对北京来说是件值得欢迎的事情。”在中国经济数据公布的前一天,英国路透社就做出此番评论。文章说,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北京一直设法给经济降温,以便重新抑制通货膨胀。而且,在经历了2011年的波动后,如果全球经济能够温和减速,那无疑是个极大安慰。而中国就是这一趋势的前兆。法国《世界报》称,在困难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实现9.2%的年增长率,对中国而言已难能可贵,不过2012年中国政府依然面临经济高增速和抑制通胀的两难选择。

17日,市场做出的判断则更显积极。法国财经网报道说,市场显然认为,在标普给法国等欧洲9国主权基金降级后,中国的经济数据是极大利好。周二,亚洲股市全线飘红,大宗商品市场也做出热烈反应。英国国家经济及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道恩·霍兰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虽然遭西方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在多数受经济打击困扰的国家来看,中国经济是整个世界令人鼓舞的支点。

《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一篇博客文章16日写道,1978年,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出版其第一本关于中国经济的专著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转型还处于襁褓之中。30多年后,当有人担心中国的飞速发展或许行将结束时,拉迪正在撰写他的新书——《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保持增长》。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30年中,预测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声音从未消失。澳大利亚SBS网站评论说,这是2011年市场的最大担心,目前看来还没有成真。

在17日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中,“中国大陆13.47亿人口中51.27%住在城市”也引起媒体关注。路透社评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城市居民人数超过农村,而这一里程碑也标志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劳动力供给存在压力。

据报道,联合国的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70亿人口中约51%生活在城市。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有30%人口生活在城市。在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2%。而2011年一年,中国的农村人口就减少1460万,相当于柬埔寨全国人口数。路透社称,不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尚远未结束,这一进程还将在今后多年继续推进中国经济发展。

按照统计局公布的GDP总额计算,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5000多美元。虽然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仍被看好,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环球时报》说,如果综合考虑通胀和汇率因素,人均GDP是否增长还有待商榷,甚至不排除有下滑趋势。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2010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位列世界第95位,介于马其顿和波黑之间。去年的水平也就和纳米比亚2010年的差不多。德国《明镜》周刊评论说,对于中国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临界值。不断增长的富裕阶层需要与较低收入者共享成功,避免大的社会动荡。

“中国不会带我们坠落悬崖,但它将决定金融危机对我们有多糟”

“欧洲就是泰坦尼克号,美国政府债券则像冰山打造的安全港。”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17日对西方的描述充满忧虑。文章说,即将到来的欧洲金融崩盘,将令2009年经济危机看起来像是茶话会一样轻松惬意。美国国债超过15万亿美元,今后或许还会达到25万亿,

猜你喜欢

世界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