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经济增长大势稳定

2012-01-16周必健

浙江经济 2012年1期
关键词:经济企业

□文/周必健

2012年是抗击国际经济风波,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必须防止工业下行过快过深,确保全省经济稳定发展大局

2012年是抗击国际经济风波,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进入新的一年,浙江经济发展趋势如何,为各方关注。

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挥之不去,世界经济形势波谲云诡,既严峻又复杂。总的看,“三大确定性”和“三大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

(一)可以确定的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过去;不确定的是,危机影响何时消除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虽不如30年代大萧条那样灾难深重,但毕竟是旷世大危机,持续时间和负面影响比一般危机严重得多。危机进入第四个年头,经历了两阶段:前一阶段,表现为银行危机。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突遭银行危机的大寒潮,恐慌性下滑且滑到谷底,实际上发展为经济危机。后一阶段,表现为主权债务危机。标志性事件是美国主权债务降级和欧洲主权债务恶化。欧债危机从小国蔓延到欧元区核心经济体,由于欧元区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解决的难度异常大。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深化,还难以进入“后危机时代”。

(二)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不确定的是,经济强劲复苏何时形成

其间包含两个时段:一是2012年,全球经济下行可以确定,但下行风险有多大难以确定。经济复苏自2009年中开始,没有如预期那样持续上行、步向繁荣,而是上去后又掉头往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比2010年放缓,2012年将进一步减速。随着第二次寒潮来袭,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风险上升。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引擎失灵,美国经济复苏疲弱,欧元区经济濒临衰退边缘。目前发达经济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债务危机深重、金融系统脆弱、高失业率和紧缩政策导致需求疲弱、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难逃拖累,虽然仍将担起“全球经济引擎”的重任,但增长速度难免回落。

二是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可以确定,但经济是否长期衰退难以确定。多方预测,欧美经济将持续低迷,特别是欧元区经济将在衰退边缘疲弱运行,如此将拖累全球经济,各国均不可能独善其身。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警告,全球经济前景惨淡,如应对不当,类似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可能袭来。还有一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将会长期化。所谓衰退就是经济持续负增长,世界经济是否会长期处于衰退状况,现在还难以判定。

总的看,欧债造成的经济风暴正在来袭。不少人判断,其杀伤力恐将胜过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即将到来的2012年,是世界经济能否避免重陷衰退的关键一年,而第一季度可能是经济增长最困难时段。

(三)可以确定的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不确定的是,价格具体走势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状况关系重大。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极端不稳定,这在大宗商品市场是少见的;下半年部分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但与常年相比还是处于高位。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三大动因:

一是货币动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最基本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多。前些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实行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更加泛滥,大宗商品金融化趋势更为明显。当前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各国货币政策又有所松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货币因素又有所趋强。若主权债务危机出现极端状况,全球央行新一轮货币宽松和大宗商品涨价又可能不期而至。

二是市场动因。市场需求是左右大宗商品价格运行的价值中枢。201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建立在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的预期上。2012年世界经济增势较弱,市场需求收缩,将会使大宗商品进行价值重估,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市场的弱势或将持续。如果经济进一步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不可避免会下挫。

三是地缘动因。石油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龙头,作为石油主要产地的北非西亚地缘政治形势持续紧张,难免引起国际炒家的不时炒作。

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面临更加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价格高位震荡这一基本态势难以根本改变,未来价格可能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面对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取向

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基点与2011年相同,就是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力争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宏观调控在稳中求进的前提下,有两大新变化:

(一)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有变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2011年是控物价,2012年是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并重。变化最明显的是稳增长取代控物价成为首要任务。原因有二:

一是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压力仍在。目前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已初步控住。随着经济下行风险趋大、大宗商品需求减弱、农产品供给增多,2012年物价上涨率会低于2011年。但不能期望下降过多,因为现在的通胀主要是输入性、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国外大宗商品价格仍将在高位震荡,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服务业及非贸易品价格调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民众的通胀预期短期不易改变等,都形成物价上升的推力,对控物价决不能掉以轻心。

二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难度不小。2012年稳增长的压力显著大于2011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会更多,出口、投资、消费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有所减力,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大,尤其是国际市场趋于严峻。2011年下半年经济加快下行,2012年经济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2012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次寒潮来袭,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稍减,稳增长成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势在必然。

(二)宏观调控的实施手段有变

宏观调控将针对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在力度、节奏和重点上进行预调和微调,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宏观调控实施手段的变化,反映在预调和微调上。从政策工具运用看: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鉴于货币政策的经济刺激效应具有滞后性,更需要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积极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将进一步推出,尤其是实施结构性减税。主要是修订预算法、提高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免或缓征小企业税收、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货币政策将更加体现稳健。所谓稳健,就是既不紧又不松的中性政策。2011年货币政策从宽松转为稳健,但实际操作是收紧,2012年将向稳健的正常状态回归。鉴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物价上行压力稍缓,货币政策操作不会像2011年那样紧,会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微调。微调主要是针对金融市场不完善和融资效率不高问题,对稳健政策进行补充性的制度安排,如改善信贷结构、加大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等。

需注意的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不要误读。货币政策微调,并不意味简单的放松银根,更不能理解为货币政策发生方向性变化。尤其不能理解为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存幻想。前两年大规模放松货币,固然有效地实现抗危机、保增长,但同时产生不容回避的负面效应,即引发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如再次放松货币,势必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迅即反弹,危及经济大局。目前各国央行均不像2008年那样过度反应,而是走一步看一步,谨慎以对,不敢贸然造次。

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应对措施

(一)经济发展前景

2012年的经济发展趋势,脱不了三种可能:一是硬着陆,就是经济增长率陡然下降,通胀率和失业率高起;二是软着陆,就是经济增长趋缓,基本稳定在较快增长区间,同时通胀率也下降,失业率不高;三是不着陆,就是经济增长维持2011年的态势基本不变。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最大可能和最应争取的是实现经济软着陆。

实现经济软着陆是硬任务。从作为主导产业的制造业来看,经济下行的风险很大。目前国内外制造业均趋向不景气。到2011年11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下降至49.6,制造业活动连续三个月萎缩。同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自2009年3月来首次跌破荣衰分界线;汇丰PMI也仅有47.7,创32个月新低。制造业活动全面陷入萎缩,预示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任务至为紧要。

要确保浙江经济增长大局稳定,尤需付出十分努力。2011年下半年来,全省工业增长加快回落,形势趋于严峻。10月与3月的增长率相比,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回落了6.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回落了14.3个百分点,利润回落了49.1个百分点(增长率为-12%,亏损额猛增150.7%);此外工业投资回落了12.3个百分点。导致工业增长下行的重要因素是出口明显下滑,前11月出口交货值对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仅13%,而前些年出口增长贡献率保持在25%左右。工业增长下行直接影响就业稳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9月和10月分别减少0.9万人和0.13万人,终结了连续近20个月的增长。

工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受全球经济寒潮冲击影响最大的领域。稳增长的重点是工业,难点也是工业。2012年,工业增长下行的趋势将沿续,尤其是上半年会表现得更严峻。必须采取更直接、更有力和更有效的措施,防止工业下行过快过深,确保全省经济稳定发展大局。

要确保浙江经济增长大局稳定,尤需付出十分努力。工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受全球经济寒潮冲击影响最大的领域。稳增长的重点是工业,难点也是工业

(二)企业经营压力

总起来看,2012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将给企业带来三大压力,生产经营困难不小。

——市场波动压力。如果说2011年企业的最大压力是成本,那么2012年企业的最大问题将是市场。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大。特别是两大出口市场前景堪忧,美国消费依然不振,欧洲因主权债务危机步入二战后经济最困难时期,需求快速下滑。2011年许多企业不愁订单愁利润;2012年不少企业不仅要愁利润还要愁订单,不仅要担忧成本、汇率和要素供给约束,还要担忧市场受制、内外夹击。这将给倚重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省份带来较大冲击,2011年底出口快速下行的警报已经拉响。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也将回调。投资需求拉力受到多方牵制:作为近年投资主要推力的房地产投资,势必明显收缩;面临经济下行前景,企业投资意愿降低;不少地方政府融资难度增大,投资能力削弱。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疲软,直接影响建材、家电、装饰等相关行业的产销。在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下,明显扩大消费还需要一个过程。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不仅来自需求还来自供给,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约束增大,将构成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

——要素制约压力。能源制约。一是缺电。电力供需失衡形成的“硬缺电”较2011年更加突出,明显影响企业生产。如浙江多数月均存在供应缺口,最大缺口达900万千瓦左右;由于邻近省电力均紧张,难以通过省外购电堵住缺口。二是节能。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降低率的“双控”,节能难度更大,2011年浙江节能降耗指标已难完成;受节能指标约束,不少工业项目难以上马,高耗能企业难以营运。

用工制约。劳动力总量供应速度在下降,人口红利在消减,民工荒已成为长期性和大范围现象,2012年将进一步为其所困。由于用工短缺,许多企业难以组织起有效生产,尤其是不能建立起稳定的员工队伍,影响长期发展。

资金制约。货币政策的实施稳中有进,但2011年信贷收紧的滞后效应还将显现,加之金融部门的运作规制基本如前,企业资金压力仍然存在。主要受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约束,加之民间借贷市场收缩,小企业融资难依然难解。涉足房地产的企业资金紧张加剧,金融领域累积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需要着力化解。

——成本居高压力。2011年来企业成本全面上升,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86%左右,成本上升不仅给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2012年企业成本压力仍然很大。

原材料成本: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多数在回调,2012年的输入性成本上升压力可能没有上年大,但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震荡将是基本态势,原材料价格波动仍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营困难。仅电价提价,就将使浙江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电费支出增加70亿元左右。

用工成本:由于劳动力供需发生转折性变化,企业用工成本持续较快上升已是大趋势。2010年和2011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人均劳动报酬分别增加4126元和4800元左右。如不提高工资,工人便会“用脚投票”。

资金成本:由于货币政策维持稳定,加之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上仍是负利率,基准利率短期难降,企业信贷成本偏高状况难改。民间借贷利率与银行利率密切挂钩,利息较高格局亦难变。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再次步入小幅、渐步升值之路;新的一年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在,将继续影响企业出口效益和竞争力。

(三)企业应对措施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2012年,企业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面对宏观调控的新动向,生产经营将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扎实应对。

企业在清醒认识2012年经济形势严峻一面的同时,还要充分看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增强发展信心。有利条件较突出的: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增长表现在全球最突出。我国具有大国优势,内需潜力巨大,消费市场基本稳定。二是中央将根据形势变化进行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的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从紧松失衡的矫枉过正向正常状态回归,进一步采取保民生、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举措。三是企业经营条件有所改善。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进一步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已经并将进一步采取抒解企业困难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市场压力增大有利淘汰落后产能,带来产业整合和企业重组的新机遇。四是我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犹存,多数消费品具有刚性需求,国际贸易虽难还有回旋空间。

总之,进入新的一年,企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进取精神和创新活力。要把面临的形势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困难和风险考虑得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扎实一些,牢牢把握主动权。采取稳健的经营方针,拓市场、避风险、强内功、增后劲,争取较好的企业经营业绩,确保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稳定。

猜你喜欢

经济企业
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