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平衡”考验产品结构“高成本”推动产业升级——2011年中国氯碱行业运行状况回顾及2012年发展预期

2012-01-16张文雷

中国氯碱 2012年2期
关键词:烧碱电石氯碱

张文雷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天津 300192)

“氯平衡”考验产品结构“高成本”推动产业升级
——2011年中国氯碱行业运行状况回顾及2012年发展预期

张文雷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天津 300192)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氯碱主要产品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状况变化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涵义。价格攀升至历史高位的烧碱与大幅下滑的液氯、PVC产品的对比,使得行业短期内 “以碱补氯”的盈利模式已基本确立。由此,氯碱行业传统的“碱氯平衡”引发的企业耗氯产品选择问题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面对2012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高企的资源能源成本、持续扩大的行业产能规模均加重了未来市场上升的压力。而政策层面包括环保、金融、信贷、安全等一系列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耗能行业的政策导向,都预示着未来氯碱行业发展将面临更为复杂的运行环境。

1 2011年中国氯碱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回顾

1.1 主要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1.1.1 聚氯乙烯

2011年,中国聚氯乙烯产量继续维持高位增长。截止12月份,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295.2万t,同比增长12.5%。在国内相对庞大的产能规模基础上,聚氯乙烯装置的有效利用率依然处于偏低水平,行业平均开工率在60%上下。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依然成为国内聚氯乙烯产量逐渐增长的主要原因。

价格方面,年初,国内聚氯乙烯价格延续高位,前三季度市场波动幅度较为有限。但自三季度末开始,受市场货源量持续增加造成的市场供需矛盾恶化的影响,聚氯乙烯价格自2011年9-10月出现大幅跳水,甚至在11月前后出现6 200~6 300元/t的低位价格。在国内外资源能源价格高位的背景下,电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用电、运输成本的增加等,均使生产企业面临持续上涨的运营压力,而庞大的供应量与下游行业需求的不匹配则是造成价格低位的主要原因。2011年中国聚氯乙烯市场价格走势见图1。

图1 2011年中国聚氯乙烯市场价格走势图(元/t)

目前来看,高位的成本支撑始终难敌疲软的下游需求以及持续增长的产能等多重消极因素的作用,宏观经济领域日趋稳健的政策,对于房地产等重要下游市场的需求影响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1.2 烧碱

2011年全国烧碱累计产量为2 466.2万t,同比增加16.2%。整体来看,年内烧碱价格的高位带动了有条件企业提高装置开工负荷的积极性,但三季度末开始,受PVC、液氯价格持续低位,企业出于碱氯平衡的考虑,电解装置开工负荷有所下降,烧碱产量月度增幅有所减缓。2011年中国烧碱市场价格走势见图2。

图2 2011年中国烧碱市场价格走势图(元/t)

2011年,国内烧碱市场价格形成较为明显的震荡上涨的态势。在经历了连续两个多月的价格稳定运行后,3月下旬开始,受到部分地区因电荒诱发的限电政策导致当地货源紧张,以及日本地震引发的全球性液碱供应紧张带动的国内出口价格居高的综合作用,国内烧碱价格持续上涨,至6月初,已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前期烧碱价格的持续攀升,使造纸、印染等下游需求企业对不断走高的价格形成抵触,同时,出口市场有所转淡,国内烧碱市场开始步入下行通道。至8月中下旬,在液氯及氯产品市场行情欠佳的拖累下,烧碱开工负荷下降,货源量的减少进而推动市场价格走高。短期来看,由于液氯、PVC等耗氯产品仍无好转迹象,“碱氯平衡”将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解装置开工负荷。市场预期,近期烧碱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较小。

1.2 主要产品及乙烯基原材料对外贸易状况

2011年中国主要产品及乙烯基原材料进出口统计表见表1。

表1 2011年1-12月中国主要产品及乙烯基原材料进出口统计表 单位:万t

从表1中看出,固碱进出口市场相对稳定,与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液碱出口市场则在第二季度以后,受到日本地震灾害、台湾地区装置异常等影响下,液碱出口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价量齐增”的态势。但随着突发事件影响逐渐减弱,液碱出口量自7月开始回落。由于至年底国内市场价格持续高位,市场反映,相对有限的出口货源量已成为短期内支撑液碱出口市场的重要因素。

聚氯乙烯方面,2011年国内聚氯乙烯纯粉对外贸易市场运行情况相较2010年略有差异。特别是出口方面,受到日本突发性地震引发的短期内外贸环境的变化,第二季度中国出口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随着周边市场供应的逐渐恢复,从5月份开始,出口数量呈逐月递减之势,与此同时,国内产量却居高不下,甚至连破单月历史最高记录,因此,国内消化能力不强以及出口贸易受阻,也是影响国内聚氯乙烯价格走低的重要原因。

乙烯基原材料的进口则与外部突发事件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国内聚氯乙烯市场价格在三季度后期的下滑密切相关,特别是原料VCM的进口。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VCM累计进口量为92.76万t,同比下降14.06%。分析来看,日本地震灾害造成国际VCM货源紧张,价格大幅走高成为上半年国内VCM进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下半年开始,国内聚氯乙烯市场持续低迷,企业装置开工率有所下降,进一步对原料VCM的采购造成影响。

整体来看,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资源能源成本不断提涨的背景下,出口企业面对的市场阻力逐渐增大。另一方面,同样的因素使得海外货源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日见通畅。在国内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环境变化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国内氯碱行业产业安全更需业界人士关注。

2 2011年中国氯碱市场运行特点分析

2.1 产业规模增长“有进有出”

中国氯碱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国内烧碱产能共计3 412万t/a。其中,离子膜法产能3 035万t/a,占总产能比例接近90%。隔膜法装置能力为377万t/a,占国内总产能比例继续减少。2011年,聚氯乙烯(含糊树脂)产能共计2 162万t/a,其中电石法装置生产能力为1 723万t/a,占总产能的比例为79.7%,乙烯法装置产能为439万t/a,占总产能的20.3%。

从统计的2011年国内新增来看,新增烧碱产能(全部为离子膜法生产装置)为499.2万t/a,新增聚氯乙烯(含糊树脂)装置能力为204万t/a。年内,在烧碱价格高位、市场整体运行状况较好的带动下,烧碱产能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PVC产能增长则很大程度上受到三季度开始的市场价格下滑影响,扩张速度略有放缓。特别是近年来扩张速度较快的西北地区,由于当地氯碱装置多以“烧碱—PVC”的配套方式为主,在今年聚氯乙烯价格低位,“以碱补氯”造成企业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综合考虑碱氯产品的盈利能力,该地区产能增长速度略有减慢。

退出产能方面,2011年,退出市场的烧碱装置能力为108.2万t/a,其中,九成以上为技改或退出市场的隔膜碱装置。在新扩建产能增加的同时,以产能置换方式淘汰相对落后的隔膜碱生产装置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仍在继续。聚氯乙烯退出产能为84.5万t/a,并且全部为电石法生产装置。目前来看,老旧装置的逐步更新、不具竞争优势的企业转产甚至退出市场已逐渐成为聚氯乙烯产能淘汰的主体。

2.2 国家调控政策导向愈发明晰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年的政策导向继续体现了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延续性。与之相应,包括产能调控、电力、金融、信贷等方面的配套措施的落实和完善也在逐步推进。

2011年1月19日,环保部下发的《关于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4号)中要求,到2015年底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要全部使用低汞触媒;通知自发布60日后,新建、改建、扩建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项目必须使用低汞触媒。现有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在未完成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前不得改建、扩建;2015年底前全面淘汰高汞触媒;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适度扩大低汞触媒生产能力,完善和提高现有低汞触媒生产水平,满足替代应用需求;鼓励开展无汞触媒研发。目前,电石法生产工艺装置能力已占到在国内聚氯乙烯总产能的八成左右,国家对电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防治工作的政策导向将成为未来影响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发改委于2011年4月27日发布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则进一步从装置规模、生产技术等方面对氯碱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中,将新建乙炔法聚氯乙烯、起始规模小于30万t/a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新建纯碱、烧碱、电石 (以大型先进工艺设备进行等量替换的除外)列为限制类。要求在2015年底以前淘汰类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2015年底前淘汰高汞催化剂和使用高汞催化剂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

2011年,节能减排政策、电力电价政策的施行对氯碱行业的影响较为直接。但长远来看,在“十二五”第一年释放出的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逐渐确立以及愈发严苛的环境保护措施均将在对氯碱行业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3 原料价格持涨,行业步入“高成本”时代

在全球宏观经济逐渐复苏、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恢复的大背景下,煤炭等大宗能源产品的价格呈现单边上涨的走势,包括氯碱在内的众多基础工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快速上涨。生产成本的逐步攀高对氯碱企业的经营利润造成挤压,在增加的成本向下游转嫁略显困难的情况下,行业内对原料市场的关注度日趋加强。2009-2011年华东、西北地区电石价格走势见图3。

图3 2009-2011年华东、西北地区电石价格走势图(元/t)

受电价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国内电石价格处于高位震荡盘整阶段。按电石价格4 000元/t,液氯价格1 100元/t计算,聚氯乙烯生产中电石的成本占73%左右,且下半年液氯价格持续偏低,电石价格在聚氯乙烯生产成本中所占比更大。

以供应华北、东北地区的海盐及供应华东、华中地区的井矿盐的出厂价格走势图来看,在煤炭价格高升及人力成本上涨的推动下,原盐市场价格持续上行。并且原盐企业整体出货顺畅,库存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市场价格攀升后保持高位盘整态势。2009-2011年山东及湖北地区原盐出厂价格走势见图4。

图4 2009-2011年山东及湖北地区原盐出厂价格走势图(元/t)

近几年,煤炭、电价、原盐及电石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氯碱企业成本的直线上升,挤压国内氯碱企业的利润空间,迫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高成本时代,给中国氯碱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必将促使氯碱行业的整体格局发生变化。

2.4 生产企业微利经营

从全年氯碱行业主要产品运行情况来看,烧碱产品价格居于高位,保持了较好的运营态势,液氯、PVC则自二、三季度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并在此后长期处于低位。依靠烧碱产品的盈利弥补“氯”的亏损,“以碱补氯”的经营模式在2011年氯碱企业中较为普遍。

根据包含氯碱业务的上市公司2011年公告中披露的相关数据,国内17家上市公司1-6月整体毛利率为14.6%,1-9月份则降为12.3%。分析认为,三季度以后,聚氯乙烯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烧碱市场高位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受氯碱产品综合表现不佳的拖累,整体来看,全年氯碱生产企业基本处于微利甚至保本经营状态。

3 2012年中国氯碱行业经济运行状况预期

从产能规模来看,2012年中国氯碱行业的装置能力仍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中国氯碱网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聚氯乙烯和烧碱的产能增速仍有可能达到甚至突破10%的水平。可以预见,行业规模的扩大、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压力将继续成为2012年甚至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主要产品市场变化、影响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沉重负担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氯碱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与此同时,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2012年氯碱行业发展的主线。

2011年,烧碱价格基本居于高位,液氯、PVC等产品价格在下半年的大幅下滑拉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以碱补氯”的盈利模式越发凸显。成本压力的持续增加、庞大产能规模下的装置利用率降低以及下游需求行业支撑作用不足等情况均对年内氯碱产品市场的运行造成压力。此外,国家收紧银根、中小企业资金链条流转不畅,也成为在第四季度集中反映出的重要问题。2012年中国氯碱行业主要产品市场走势影响因素分析见表2。

表2 2012年中国氯碱行业主要产品市场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分析来看,全球经济在欧债危机影响下的走向仍不明确,国内依然居高的通胀水平则预示着基础原材料行业仍将面临长期看涨的资源能源价格。面对2012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持续增长的产能规模、日益严格的产业调控政策以及难以有效支撑巨大供应量的下游行业需求,均预示着行业格局的大调整和行业企业“微利经营”的时代逐步到来。

TQ114

A

1009-1785(2012)02-0001-04

张文雷(1970—)男,199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MBA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氯碱》主编。

2012-01-30

猜你喜欢

烧碱电石氯碱
2022年1—2月我国烧碱进出口情况
2022年1—6月我国烧碱进出口情况
天然气制氢在氯碱产业中的作用
氯碱生产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电石热回收技术分析与探讨
热电石粗破碎系统的设计
降低PVC生产中电石消耗的方法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从水说起学化学之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