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治上党城镇群道路网络布局规划研究

2012-01-15王德焱何山清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上党快速路长治

王德焱,何山清

(武汉工业学院交通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23)

2010年12月发改委已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这是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转折点,将为山西省带来更多的发展资源和发展优势。按照全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建设战略布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以长治为核心的上党城镇群,具有优越条件和良好基础,要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城镇群”的目标要求。根据长治市社会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环境和新挑战,对原有规划的调整和完善。之前和上党城镇群密切相关的规划就是《长治“1+5”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当时的规划范围为以长治市市区为中心,包括屯留县、长子县、长治县、壶关县、潞城市5个县(市)。后来,经过调整,将襄垣县涵盖进来,形成“1+6”城镇群,并正式命名为上党城镇群。

长治上党城镇群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晋冀豫连接地带经济圈、山西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上党文化绝佳的感受体验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和绿色能源工业发展典范。按照山西省长治市领导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会议要求,积极开展了《长治上党城镇群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并结合调研资料进行上党城镇群道路交通布局规划的研究。

1 上党城镇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1 上党城镇群道路网状况

上党城镇群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中央,以城区、郊区为核心,襄垣县、潞城市、壶关县、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紧紧地呈环形将其围绕起来。除襄垣外,其他5县市中心与中心城区间的距离都在20公里范围内。

上党城镇群道路网结构、密度等指标距离国家标准尚存在差距,城镇群道路建设仍以粗放式为主,对于次干路、支路建设投资力度偏低,不利于城镇群交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2 上党城镇群社会经济状况

上党城镇群是以长治市市区为中心,包括屯留县、长子县、长治县、壶关县、襄垣县、潞城市6个县(市),形成“1+6”城镇群。上党城镇群 2010年GDP为7565305万元,比2009年增长24.5%,占全市的82.2%。总人口为245.7万人,占全市的74.1%[2],这说明上党城镇群是长治市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2004年—2010年,长治县所占的比重从7%上升到10.5%,襄垣县所占比重从8.8%上升到21.8%。可见,上党城镇群是长治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表1为2010年各个县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表1 2010年上党城镇群各县市社会经济指标

1.3 上党城镇群道路交通客运现状

在“十一五”期间,上党城镇群综合交通客运体系中,公路客运比重高达94%。随着“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长治市加大公路系统建设,公路系统逐步完善,长治市公路客运量保持平稳增长(见图1和图2)。

图1 2009年长治市综合客运比例图

图2 长治市综合客运量历年发展柱状图

2 上党城镇群道路网规划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地区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2.1 上党城镇群道路网发展的优势

(1)优越的区位条件。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西连接河北、河南、陕西三省,南北承启山西交通,是二广高速和青兰高速的交汇处,具有良好的枢纽区位优势。

(2)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2004—2009年间,上党城镇群GDP占全市总量从53.9% 上升至82.2%,上党城镇群是长治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3)坚实的运输条件基础。上党城镇群目前有公路、铁路和航空三种主要运输方式,并初步形成了综合运输网络。

2.2 上党城镇群道路网发展的劣势

(1)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占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为代价,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优先”与“环境优先”将是这一地区未来发展的前提。

(2)城镇群综合交通运输需求层次低。上党城镇群各类办公、旅游、就医、求学等出行频率与发达地区相比还相差很远,而上党城镇群万元GDP产生的综合交通货运是发达地区的2—3倍,反映了上党城镇群各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密切联系程度不够,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比重相对较低。

2.3 上党城镇群道路网发展的机遇

(1)山西省获批国家资源型改革试验区。201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功能的优化整合。按照山西省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上党城镇群将加强与晋城市的协作,积极开展晋东南城镇群建设的深度合作,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体系。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其中上党城镇群城镇化水平达到58%以上,率先建成全省一流的城镇群。

2.4 上党城镇群道路网发展的挑战

(1)城乡交通一体化加速。随着上党城镇群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党城镇群的整合将引起城市功能结构和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交通供求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交通的引导与联系,形成空间的吸引力,凝聚成一个个组团,使上党城镇群变为“大集中、小分散”的有序空间,才能有效实现空间的整合、资源的共享[3]。

(2)城镇化和人口对交通设施的新要求。上党城镇群未来土地利用采用“多级组团、轴向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发展,各个组团将由交通轴相互联系。未来上党城镇群人口将由现状的242万增长到284万,同比增长18%。城市规模的扩展需要克服上述存在的制约,由交通给予恰当的引导,人口的发展需要交通系统来支持。

(3)道路交通优化升级面临挑战。进入20世纪以来,上党城镇群机动车一直以年均8%以上增长速度递增,至2008年底,机动车拥有量达到27万辆。随着上党城镇群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未来上党城镇群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将对交通保持一种长期压力。

3 上党城镇群道路交通布局规划

上党城镇群是以市区为中心,向外辐射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6个县市的城镇群落。构筑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网络,具体就是在现有的城市框架基础上提高标准,把市区提质与县城建设提速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市区与6个县市的道路连接,从空间上拉近距离,从形态上实现上党特色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舒适便捷、现代靓丽、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品质之都。

3.1 市域道路网络规划

3.1.1 发展目标

整合公路体系和城市道路体系,在市域范围内构筑布局完善、等级结构合理、功能清晰的一体化道路网络[4],提高长治面向全省、全国的辐射力,促进上党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形成市域范围内高效畅达的交通体系,满足市域范围内出行距离不断增加的物流和客流交通需求,支持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3.1.2 发展策略

(1)加强城市道路与公路网络的系统整合,构建一个整体完善、协调统一的道路网络,适应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实现城乡发展的进一步协调。

(2)加快市域性高速路、一级公路等高等级骨干道路的建设,在市域范围内形成高效畅达的交通体系,满足市域范围内出行距离不断增加的物流和客流交通需求,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推动上党城镇群一体化建设。

(3)根据主城区空间结构、地理空间特点、建立一个内外交通衔接良好、道路级配合理、开放式的主城区道路系统。

(4)完善低等级道路网络,加快建成区内低等级道路的建设,形成功能清晰,等级合理的道路网络。

3.1.3 规划方案

长治市域范围的公路网络建设与国家、山西省公路网规划相结合,构建起“一环两轴两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主要承担长治与全国各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功能。其中一环为环上党城镇群高速公路,两轴是两条国家级高速公路,两纵两横为四条区域高速公路(见图3)。

图3 市域路网规划图

❋一环:外环高速公路

❋两轴:(国家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

❋两纵:襄沁高速公路、黎左高速公路

❋两横:长安高速公路、黎霍高速公路

3.2 城镇群道路网络规划

依托长治主城区快速环路,向潞城、壶关、长子、屯留、长治、襄垣各个方向,建设由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组成的“双快”干线公路,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并且建设六个县城之间的高速环路,快速衔接各中心城镇。规划至2030年,上党城镇群形成379公里高速公路、405公里一级公路、415公里二级公路的干线公路网络(见图4)。

图4 2030年上党城镇群路网规划图

3.2.1 高速公路/快速路系统规划方案

上党城镇群规划形成“两轴、两环、八射、两联”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系统。主要实现三个功能:一是长治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口,二是建立长治主城区与六个城镇及城镇群内其他重点区域的快速联系,三是实现六个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络。

3.2.2 主干道系统规划方案

上党城镇群主干道规划形成“七纵九横”网络,丰富路网结构。主要实现三个功能,一是对高快速路系统的有力补充,连接上党城镇群的7个重要节点,增强路网的可靠性;二是加强高快速路之间的联络,增强路网的系统性;三是作为高快速路和低等级道路的联络线,服务城镇群范围内的村镇,增强路网的层次性。

3.2.3 次干道系统规划方案

在现状省道和县道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和改造提升,规划设置30条城镇群次干道,总长385公里。城镇群次干道在实施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双向4车道或双向2车道,并注重配套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等慢行设施。

3.2.4 城镇群立交规划方案

(1)高速公路/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快速路相交

根据上党城镇群的用地布局和路网结构,所有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相交均采用全互通立交。

(2)高速公路/快速路与主次干道相交

根据长治城镇群的用地布局和路网结构,结合高速公路/快速路立交方案,并考虑用地,则高速公路/快速路与主次干道相交选用半互通和分离式立交两种形式。

(3)主、次干道之间相交

采用平面交叉口形式,必要的路口需设置信号系统。

4 结束语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也是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和构建“一核一圈三群”的战略部署要求,同时山西省成为综改试验区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以上党城镇群建设为突破口,就是要坚持市区建设和县城发展相联系,建设与管理并重,既要加快建设树立城市形象品位、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工程,也要密切联系上党城镇群的组成城市。上党城市群路网建设不仅积极地加强了市区与6个县城的联系,而且推进了城镇化建设。同时也密切关注解决农民户口、子女就学、住房、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从而使得上党城镇群建设取得更大突破,为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 秦跃晋.对长治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思考[N].长治日报,2011-02-21(2).

[2] 卢建民.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路径[J].理论探索,2011(3).

[3] 孟兆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乡交通一体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

[4] 李贵顺.山西省路网分析和评价[J].山西交通科技,2002(5).

猜你喜欢

上党快速路长治
长治:考察调研 绿色防控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上党地区战略地位嬗变之考述
长三角智慧快速路车路协同应用探究
当当鼓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知识城东部快速路与城际铁路共线方案研究
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
上党梅花共五朵高平独占“四朵半”
上党棒子款款来 烟霭楼台舞翠鬟